《商山早行》的寫作背景 急求,《商山早行》的寫作背景

2022-09-05 08:16:35 字數 2869 閱讀 6392

1樓:切切切

《商山早行》是溫庭筠的一首比較著名的寫景抒情詩.商山,又名尚阪、楚山,在現陝西省商州市東南.這首詩大概是作者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在商山途中所作.

據夏承燾《溫飛卿系年》,這兩件事均發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當年溫庭筠四十八歲。自長安赴隋縣,當道出商山。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又為生計所迫出為一縣尉,說不上有太好心緒,且去國懷鄉之情在所不免,固寫下此詩。

全詩緊扣「早行」二字,寫景抒情,表達了羈旅中無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2樓:o_o花精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淒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裡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整首詩正文雖然沒有出現乙個「早」字,但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緻地描繪出來。

全詩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唐詩中的名篇,也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歷來為詩詞選家所重視,尤其是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膾炙人口,備受推崇。

《商山早行》的寫作背景

3樓:匿名使用者

《商山早行》是溫庭筠的一首比較著名的寫景抒情詩。商山,又名尚阪、楚山,在現陝西省商州市東南。這首詩大概是作者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在商山途中所作。

全詩緊扣「早行」二字,寫景抒情,表達了羈旅中無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商山早行》溫庭筠

4樓:小水手

1.晨起動徵鐸(duó),客行悲故鄉。

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3.槲(hú)葉落山路,枳(zhǐ)花照驛牆。

4.因思杜陵夢,鳧(fú)雁滿回塘。

《商山早行》的幾個問題!所描繪的季節?思想感情?!

商山早行 賞析

5樓:匿名使用者

溫庭筠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釋]

1. 動徵鐸(音奪):震動出行的鈴鐺。徵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2. 槲(音弧):一種落葉喬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

驛牆:驛站的牆壁。驛:

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說: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牆邊。

4. 杜陵:在長安城南,因漢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這裡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說:因而思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

5. 鳧(音符):野鴨。回塘:岸邊彎曲的湖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解說]

這是一首抒發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開頭兩句寫早行引起了對故鄉遙念。中間四句寫景,處處突現乙個「早」字。

末尾二句說雖然途中觀賞著景色,但頭腦中卻在回想著「鳧雁滿回塘」的「杜陵夢」境,表達了對長安的留戀之情和孤獨失意之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把幾個名詞排列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圖景,向為傳誦的名句。後人常引此形容遊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作者簡介] 溫庭筠(音雲)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唐代詩人、詞人。商山:在今陝西省商縣東南。

6樓:匿名使用者

商山早行》溫庭筠

作者背景

溫庭筠(812-870),唐代詩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出生在京兆鄠(hù)縣(今陝西戶縣)。才思敏捷,參加考試,八叉手即寫成八韻,人稱「溫八叉」。

詩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又擅長填詞,是最早大量寫詞的作家。

注詞釋義

商山:又名楚山,在今陝西商州市東南。

徵鐸:車馬旅行時用的響鈴。

槲: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

枳: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

驛:古代道路沿途專供遞**文書的公務人員休息、住宿的地方。

杜陵:地名,在今陝西西安東南,作者曾在此寓居。

鳧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來往北飛,秋天往南飛。

古詩今譯

徵鐸鳴響催促旅人起程,剛上路就傷悲離開故鄉。雞鳴聲伴有屋頂的殘月,足跡已踏亂橋上的新霜。槲樹的葉子落滿了山路,枳樹的白花只點綴驛牆。回想夜來甜蜜的故鄉夢,滿眼是鳧雁散布在池塘。

名句賞析——「人跡板橋相。」

這是一幅早行圖。它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裡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現「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強。清晨起床,旅店裡外已經叮叮噹噹,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旅客們套馬、駕車之類的許多活動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講自己,但也適用於一般旅客。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在封建社會裡,一般人由於交通困難、人情淡薄等許多原因,往往安土重遷,怯於遠行。「客行悲故鄉」這句詩,很能夠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三、四兩句,歷來膾炙人口。這兩句詩可分解為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和「聲」結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喚起引頸長鳴的視覺形象嗎?「茅店」、「人跡」、「板橋」,也與此相類似。

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使早**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緊接著詩人將鏡頭轉向兩種植物,一方面暗示出季節,同時也點明商山的風物特徵。面對眼前獨特的山景,詩人不禁想起夜裡夢到故鄉的情景,那兒沒有這些綠葉白花的樹木,卻是野鴨、鴻雁棲滿了堤岸曲折的池塘。

這段對夢境的回味,不僅貼合商山早行的具體情境,也照應了開頭的「客行悲故鄉」,將詩人的羈愁旅思和對故鄉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白楊禮讚》的寫作背景急求!!茅盾《白楊禮讚》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寫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中國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瀕於 的局面,中國共產黨肩負著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 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親身體察了解放區軍民的鬥爭生活,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

商山早行中的頷聯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商山早行 描寫了旅途寒冷淒清的早行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商山早行 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全文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翻譯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噹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一心想念故鄉。雞...

從軍行的寫作背景

在盛唐時期,吐蕃 突厥曾經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朝的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將士們都希望可以打敗邊疆的敵族,使天下太平,並且在這個時代立下戰功,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於是王昌齡就寫出了 從軍行 來表達邊塞將士的巨集偉壯志。盛唐時期,吐蕃 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