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水越來越少,魚缸的水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2022-11-03 10:41:58 字數 6215 閱讀 7497

1樓:手機使用者

你所說的「水」越來越少,可能是說,飲用水越來越少,或者,水資源的分布越來越不科學,越來越不平均。

行星上的水,會逐漸溢入太空,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地球上的水的**有大致有三種:1,地球形成初期,自身所攜帶的水元素。

2,隕石或彗星所帶的水元素,經過大量撞擊後留在了地球。

3,由自然想象或人為現象,由化學反應生成的水分子。

我們如果到「金星」上旅遊一次,就會發現金星其實是地球的「同胞兄弟」。很久很久以前,金星曾經也是水源密布,但由於自身的「溫室效應」,水大量進入大氣層,最終飄入太空,最終完全乾涸。

由於地球溫度適宜,有穩定而合適的大氣,水流失的很慢的,飲用水的減少其實大都是人為造成。但是,如果加速地球溫室效應的程序,在太陽還沒毀滅之前,地球上將會滴水不剩,海洋完全乾涸,海洋性季風將不復存在。

到那時,魚最好是進化出肺和四肢,爬上陸地才能生存。但是最終,植物也在劫難逃。人類的飲用水只能通過化學方法,利用氫元素和氧元素進行合成。

人類將會進化,身體需要的水分也越來越少,不排汗或者很少排汗。人類將會縮小自身體積,減少散熱需求,防止身體消耗過多水分。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2樓:熊柒鴨

還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人類在浪費水

魚缸的水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3樓:智障班班長

魚缸裡的水越來越少的原因是水分蒸發了。

水的分子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只不過這樣的運動用肉眼看不到。水的分子在不同環境下運動的快慢不同。水分子在運動中就不斷會有一部分分子逃離,成為氣體。分子運動得越快,分子逃離得也越快。

蒸發就是水分子逃離的現象。水在任何溫度下都會蒸發,只不過快慢不同。在陽光下,水的溫度公升高使水的分子運動加快,蒸發速度也會大大加快,蒸發現象也會很明顯。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物理學上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是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與氣體間接觸的表面積大小以及液面上氣體流動的快慢。

但在氣象學上,要考慮到自然界蒸發的實際情況,所以影響蒸發速度的主要因子有四個:水源、熱源、飽和差、風速與湍流擴散強度。

(一)水源

沒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發,因此開曠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濕土壤、植被是蒸發產生的基本條件。在沙漠中,幾乎沒有蒸發。

(二)熱源

蒸發必須消耗熱量,在蒸發過程中如果沒有熱量供給,蒸發面就會逐漸冷卻,從而使蒸發面上的水汽壓降低,於是蒸發減緩或逐漸停止。因此蒸發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熱量的供給。實際上常以蒸發耗熱多少直接表示某地的蒸發速度。

(三)飽和差

蒸發速度與飽和差成正比。飽和差愈大,蒸發速度也愈快。

(四)風速與湍流擴散 大氣中的水汽垂直輸送和水平擴散能加快蒸發速度。無風時,蒸發面上的水汽單靠分子擴散,水汽壓減小得慢,飽和差小,因而蒸發緩慢。有風時,湍流加強,蒸發面上的水汽隨風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廣大的空間,蒸發面上水汽壓減小,飽和差增大,蒸發加快。

4樓:匿名使用者

會蒸發,而且魚會吸收一定的水分,只是很少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魚喝了,是蒸發了。一公尺缸大約一周蒸發一桶。

6樓:匿名使用者

蒸發掉的,樓上說魚會吸收(不會的,就算吸收了也水也不會少,因為魚在缸裡,不關水在魚身上,還是在缸裡,缸裡的水永遠那麼多)只有蒸發才會少,水在任何形態下都會蒸發,就連是冰塊的時候也同樣會蒸發

7樓:姐汁拯救世界

蒸發,尤其室內有空調,蒸發地非常快的。

8樓:涵涵是

肯定是蒸發掉了呀,這是常識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會少啊,時間久了就蒸發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1.因為天氣太熱,水會蒸發.

2.魚會喝水.

3如果種了水草,水草會吸水.

11樓:1o大海

冬天開加溫棒蒸發得最快

為什麼地球的水越來越少

12樓:深愛之人

人類壽命相對於地球地質演化史,實在是短短一瞬間的事,可就是在這短短一瞬間卻使得我們人類明顯感覺到,地球水資源正向著愈來愈枯竭趨勢發展,沙漠戈壁正在無情地吞噬著良田,內陸湖、內陸河正在悄無聲息緩慢縮小面積、直至消失,地下水水位也越來越低,水資源與人類生存矛盾愈來愈緊張,水資源減少趨勢無疑給我們人類今後生存發展敲響了警鐘。面對水資源日益減少困惑、人類往往完全簡單地歸之於氣候暖化以及其自身生態的破壞惡果,似乎只要維持原有生態、恢復人類自工業革命以前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地球氣候暖化就可以得到有效遏制,水資源減少趨勢也就能自然得到有效保障,人類反思生態破壞是人類巨大進步,但幻想通過生態途徑可以改觀改變氣候乾旱趨勢、乃至淡水資源減少趨勢,這無疑是人類過於樂觀了,誠然生態保護維持,可以減輕水資源流失,可以增加水資源利用效率,但絕不能根本改觀扭轉地球氣候發展趨勢和水資源減少發展程序。

全球水資源減少最為代表性、最為觸目驚心特例,無疑是我國三江源近幾十年、來的生態滄桑巨大變化。「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江河之源,黃河總水量的49.2%、長江總水量的25%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於此。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三江源地區的冰川、雪山開始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乾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中華水塔面臨嚴重的生態之憂。素有「千湖之縣」美譽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是三江源生態惡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4000多個湖泊中曾經有90%乾涸。長江源區冰川總面積目前為1051平方公里,比《長江源志》記載的1247平方公里減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達9.

89億立方公尺。冰川大規模消融退縮的速度,已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黃河源頭「星宿海」星羅棋布的湖泊風景,現在已經變成荒蕪的戈壁和乾涸的湖底;長江源頭薑根迪如冰川,其冰舌部分已經萎縮大約1公里左右。

「2度計畫」攝製組考察隊公布兩組對照**(同一地點相隔30年),顯示出30年間三江源的滄桑變化。

面對上述我國三江源生態滄桑巨變、乾旱加重趨勢,全球水資源急劇減少、生態萎縮的乙個縮影訊號,確實給我們以極大震撼。但當我們追根溯源尋找原因時,我們也往往習慣歸之於全球暖化背景下的惡果,問題是如果我們把時間跨度往前看得更遠些,那麼4000千萬年前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曾經就是海洋,乃至於2023年前那裡也曾經是適宜於人類居住的場所,那裡沙漠也曾經擁有星羅棋布湖泊,這一現象同樣適用於我國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新疆沙漠腹地羅布泊也曾是生命的海洋。據古書記載羅布泊曾經是「西域巨澤」。

那時水草茂盛,生機盎然,坐坐城邦聳立在這大片綠州上,一派繁榮景象。直至20世紀40年代後,湖面才逐漸萎縮乾枯,直至2023年羅布泊才在地球上完全消失於一片茫茫沙海中。羅布泊湖是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見證中在極短時間段內消亡的、它幾乎是在很少有生態破壞或氣候變遷中消亡的。

地球水資源就是在歲月消逝中無情地減少消失的,誰說今天的三江源在地球演化史中,不會像今天沙哈拉大沙漠那樣的宿命呢?像這樣例子在地球地質史上是舉不勝舉的,難道說這些沙漠區域的形成也是全球暖化的結果嗎?那麼為何恐龍時代、同樣是暖化氣候就沒有形成地球乾旱沙漠化呢?

我們發現全球氣候變遷,造成陸地乾旱水資源日益緊張加劇趨勢,尋找原因時,毋庸置疑是找錯方向找錯了物件。我們總偏面以為,氣候暖化可以加快陸地水蒸氣蒸發,加快植物乾枯缺水,加快冰川的消融,因而也就合理歸罪於地球暖化,但是我們是否想到氣候暖化同時也會加快海洋水蒸氣蒸發因而增加降雨,增加水資源迴圈,增加內陸河流徑流量的,因而對於人類、生物而言,氣候暖化是有利於生物界的。恰恰是嚴寒的氣候更容易導致氣候乾旱、以及水資源緊缺。

冰川消融減少從表象上看固然有著氣溫上公升不可推卸責任,但我們卻同時忘記了,冰川**於氣溫上公升所增加的水蒸氣遇冷降雨降雪而形成的,真正導致冰川減少罪魁禍首理所應當就是大氣水蒸氣減少結果,乃至造成我國三江源降雨降雪總量減少。而正是降雨降雪總量減少導致了三江源氣溫上公升幅度是其它區域三倍以上。如果非要怪罪於二氧化碳,那我只能告訴你、正是那裡三江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應該是最低的,莫非全球溫室氣體都跑到那裡形成了氣溫上公升?。

同樣沙漠腹地氣溫也是最高的,那裡的二氧化碳也是最少的。關於溫室氣體是否有溫室效應爭論,事實上大自然已經給了我們正確答案,而我們卻視而不見或故意置之不理,——喜馬拉雅山南坡全年光輻射時間比北坡多,熱量理所應當比北坡充沛,按常人理解或現代氣候理論南坡雪線高度也應該比北坡高,事實上恰恰相反,反而是北坡雪線比南坡高300—500公尺,也就是說同等海拔下北坡比陽光充沛南坡氣溫高。那麼南坡熱量跑到**去了呢?

原來就是因為南坡降雨量大、水蒸氣溫室氣體濃度高,造成了熱量擴散快、熱量逃逸損耗大造成了氣溫反而低的原因。在這裡溫室氣體表現出來的明顯特徵就是它的製冷降溫性和溫差平衡性。

地球氣候氣溫高低與氣候乾旱關係,事實上我們如果從另一簡單角度來觀察這一因果關係,那麼我們就會更加容易理解:如果我們把地球縮小看成是乙個澡堂,那麼澡堂中的水池就像是地球71%海洋,水池外圍就相當於地球陸地,那麼澡堂隨著氣溫上公升,澡堂濕度就會上公升,如果澡堂氣溫是零下,那麼澡堂水池就像是滑冰場,結果是空氣乾燥;如果澡堂氣溫是人體體溫、或體溫以上,那麼就會有水蒸氣繚繞、乃至於水滴下降。地球氣候濕度之所以沒有像澡堂那樣高,那是因為澡堂的封閉性、水蒸氣無法擴散至澡堂之外,澡堂可以承受高於乙個大氣壓氣壓、導致了水蒸氣的積累漂浮濃度提高,地球引力同樣就像澡堂封閉性那樣,可以阻擋減緩水蒸氣擴散,只不過地球引力形成的封閉性壓力只有乙個大氣壓,小於澡堂封閉性所能承受壓力,所以在相同氣溫下澡堂濕度高於大氣濕度,但無論如何澡堂這一濕度形成現象,說明了地球氣候濕度同樣會隨著氣候暖化是提高的。

並且地球水資源總量在像澡堂那樣封閉性條件下也不會隨著氣候氣溫如何變遷而減少的,而地球恰恰發生了淡水資源減少、沙漠戈壁蔓擴張、抗旱植物進化產生奇怪現象,那麼水資源減少量跑到**去了呢?

這就是地球膨脹的惡果。氣象資料顯示,「青藏高原每年平均上公升四五公釐,30年間冰川面積共後退147.96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各主要河流流量近70年間減少了15%。青海湖水位近40年間下降3.35公尺,有些高原湖泊甚至已經乾枯。

全國沙漠化土地面積中青藏高原佔13.95%,而且僅在青海省境內每年就仍以13萬公頃的速度擴大。此外,青藏高原森林面積銳減,草場退化面積達30%,並且伴隨著珍稀動物瀕臨滅絕、地下水位明顯下降的嚴峻問題。

生態持續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青藏高原每年平均上公升四五公釐,事實上就是地球膨脹結果(而面對青藏高原上公升,理論界解釋卻是印度洋板塊碰撞,如果果然如此豈不是隨著青藏高原上公升,印度大陸會隨之減少嗎?可我們至今檢測到印度陸地減少了嗎?

),事實上地球上也不僅僅是青藏高原上公升,全球海陸海拔高差就是在漫長歲月流逝中悄無聲息中擴大的,只不過是地球陸地西部陸地山脈由於質量密度大,受到太陽、月亮引力大的緣故,西部高海拔區域自身堆積重力、由於地球向東自轉難以向西釋放、東、南、北三面距海太遠難以滑坡釋放,故海拔上公升速度比其他區域稍快。正是這一現象造成了我國三江源水源地降雨量減少,造成了漫長歲月向後退縮軌跡,也正是這一原因促使了我國雲貴高原近年乾旱發生的本質原因。生態移民可能是我國今後必須選擇而又無奈的路,寄希望於有限地下水、且鑽井成本高昂、期望時間推移減緩氣候乾旱無疑是善良人們一相情願。

正是地球膨脹,造成海拔上公升、造成了氣壓在原有海拔高度的上公升,形成了額外不斷上公升高氣壓阻力、使得暖濕氣流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力不從心、很難光顧此地,從而造成降雨總量緩慢長期必然減少趨勢;其次地球膨脹使得地質土壤更加疏鬆,滲漏增強、加快水資源滲漏流失;其

三、地球膨脹造成陸海比例增加,使得原有水資源降雨總量分配更多陸地因而攤薄了陸地平均降雨量;其

四、由於地球膨脹造成了海陸海拔差增加,河床高差加快了河流水流速度,於是也無形中加快了水資源流失;其

五、地球膨脹造成了地球地表引力的下降,造成了大氣壓降低、熱量更加容易逃逸、造成了水蒸氣總量減少大氣層雲系變薄、使得暖濕氣流向兩極方向推動力減弱,從而形成高海拔、中高緯度區域乾旱加重發生;另外引力下降、使得大氣濕度降低、就像漏氣澡堂可以減少水蒸氣一樣;引力下降大氣壓降低、促使植物釋放更多自由水、更加容易加快水蒸氣蒸騰、失去水分因而同樣加快了植物乾旱。如果假設地球半徑膨脹10%,那麼地球表面積就相當於增加了1.21倍,那麼增加1.

21倍地表面積分攤的地球引力至少下降為原來的0.826倍(距離地核增加也會降低引力、但由於地球自轉減慢同樣也可減小大氣離心力增加氣壓,因而在此距離增加而減少引力權當與自轉減慢抵消,另外由於地球距離太陽、月球越來越近,對地球引力也伴隨著增大,從而也大大地降低抵消了地球自身引力),也就是說現在大氣壓至多也僅僅是地球膨脹10%前的0.826倍,那麼地球膨脹10%前的陸地降雨量除了增加21%降雨量外,由於引力大、大氣壓高、氣候濕潤等因素使得植物、土壤水蒸氣蒸發減少21%以上損耗速度、甚至減小了更高速度,等於地球膨脹10%前的水資源幾乎是膨脹後的150%,由此可見地球膨脹造成水資源減少幅度是驚人的,這也就是恐龍時代氣候潮濕、到處都是熱帶雨林、遍地都是星羅棋布湖泊、河流,溫室氣體濃度比今天高得多的根本原因。

魚缸水幫浦箱的水為什麼越來越少,底濾魚缸安放潛水幫浦的缸水總是少的原因

1正常現象,蒸發了,適當新增 2出水大於進水 底濾魚缸安放潛水幫浦的缸水總是少的原因 20 對溢流式底濾來說,主缸水位是不變的,濾缸前幾個濾料室的水位也是不變的,因為都是滿水才流到下一級。所有蒸發的水,濺出的水造成的水位下降都只在濾缸的最後一級,就是裝置室裡體現,底濾缸裝置室的空間面積不大,所以下降...

為什麼中國的複姓越來越少了

在最初的歷史時期,中國的複姓還是非常多的,大約有2000多個吧。這些姓都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上古只有八大姓,後來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封地 官位等給自己 起個 姓。一代代的人傳承下來,姓氏就越來越多,慢慢也就有了現在的百家姓。最主要的我感覺還是因為現在人的追求的原因原隨著封建王朝被推翻,很多清朝貴族都改了姓...

為什麼現在好人越來越多而壞人越來越少

一直有只是在陰暗角落裡面,或是被把陰暗面藏起來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正義的,所以好人越來越多,壞人越來越少。現在為什麼好人越來越多而壞人卻越來越少?我認為現在好人越來越多而壞人卻越來越少,這是好現象,證明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覺悟越來越高了,懂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所以犯法的人就越來越少了,所以說現在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