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不是寒食節,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不是一回事?

2022-11-07 18:21:36 字數 5422 閱讀 5333

1樓:

不是。清明本來是乙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曆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乙個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為三月三。

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裡洗澡,驅除舊的一年裡的穢氣。

寒食傳說和介子推有關,說介子推不受祿,帶著母親逃到綿山,晉文公去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把介子推和他母親一起燒死。晉文公大為後悔,於是在這天不舉火,紀年介子推。

事實上,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寒食節的由來是先民「換火」習俗的遺留。上古時期,為了驅除野獸、照明取暖,火塘中的火是從不熄滅的。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不是一回事?

2樓:東村混混

當然不是一回事了。

因為現在的民間只重清明節,對寒食節似乎已經忘卻或因寒食與清明日期相距甚近而混為一談了。寒食節是「冬至後105日即有疾風甚雨,禁火三日」,這段時間只能吃涼東西,所以人們稱它為寒食節或冷節,有的也叫禁煙節。

這個節日是介子推被燒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而產生的。舊時在介子推的家鄉,據說有的地方整整乙個月都吃冷食,不生火做飯。

清明節與寒食節都在公曆的4月之初,清明節就不用解釋了吧!

3樓:

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天或前兩天

4樓:香香小百花

寒食節與清明節的區別:

原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人們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稱「寒食」。

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節日。

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古代,清明其實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和春分、穀雨、立夏這些節氣並沒有什麼不同。自從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設立了寒食節以後,因為寒食節剛好是清明這個節氣的前一兩天(曆法不同,說法也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清明節慢慢的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清明節。

話說當年晉文公重耳當年因為他父親晉獻公的「驪姬之亂」被迫流亡到翟國,並在那裡生活了十二年。晉獻公死後,他的弟弟夷吾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做了晉國國君,是為晉惠公。這個晉惠公因為害怕素有賢名的哥哥重耳會威脅他國君的位置,於是就派殺手到翟國去暗殺他,得到訊息的重耳不得不又開始了新的流亡生涯。

殺手來得突然,重耳也逃得很快,他帶著狐偃、趙衰、賈佗、魏犨、介子推等幾個親信隨從從翟國逃亡出來後,發現匆忙之間連盤纏都沒有帶!一路顛簸來到衛國境內,衛國國君衛文公是個目光短淺的人,對他們沒什麼興趣!

於是重耳他們在衛國沒有得到的一絲援助,錢財、食物都沒有得到補給,只好再度起錨。一路走到了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時重耳餓得實在沒有辦法,就向沿途的村民討要點吃的,村民看到他那落魄的樣子,就給了他一塊土讓他吃,重耳很不高興,伸手要打人!趙衰安慰他說:

「這是上天要賜給我們土地啊!說明我們復國在望!」重耳才收起手改為拜謝村民,還把土塊裝到車裡。

秦漢時期,寒食節慢慢增加了掃墓的習俗,因為和清明這個節氣很接近(就差一兩天),久而久之,到了唐代兩者便已經合二為一,形成了我國現在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6樓:要他叫白柏

清明節是寒食節的後一天,二者風俗習慣大致相同,不過在之前清明節只是一種節氣,後來才改為節日

清明原是一種節氣,因與寒食節相近,所以現在兩個節日是一起過二者都是掃墓,祭祖的的節日

寒食節因吃冷食而得名

7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的,而且在以前寒食節是清明的前一天

8樓:匿名使用者

到了唐代,寒食節和清明節逐漸合二為一。

9樓:來自寒山寺性格爽直的超人

谷歌官方同時發揮出色防護股份

寒食節和清明節有什麼不同??????????????????????????????????

10樓:我去有意思好吧

清明節起源於周代,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公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 清明前後, 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的農諺。一般來說清明節是從冬至之後的108天開始,凝聚著古人對自然氣候變化觀察總結之智慧型結晶。

而比清明節早一兩日還有乙個節日,名叫——寒食節。

寒食節與清明節其實是兩個節日,只不過兩個節日相差沒兩天,後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兩個節日逐漸融合,尤其是自唐宋以後,清明節與寒食節基本上合二為一。寒食節一般是冬至過後的105天,主要習俗是禁菸禁火,不用火烹煮食物,吃冷食,後來有加入一些比如鬥雞、拔河等娛樂活動。

11樓:恆文雅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紀念「介子推」說。相傳寒食節是源於春秋時代,是為紀念晉國人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繼位,即晉文公,唯忘介子推,想請介子推上朝領賞,介子推堅辭不來,晉文公便親自去請。

介子推就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

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市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見,唐人盧象《寒食》詩) 在山西介休,平遙,靈石等地,仍有清明寒食吃冷飯的習俗,如當地較為盛行的涼粉,涼皮,麵皮,粉皮,碗禿子等

寒食在詩歌中 可以用於暗諷當權者的獨斷專橫 徇私舞弊 因為從古代起 寒食節其實只有百姓才會被迫度過 但百官家裡任然笙歌艷舞 火樹銀花 寒食後來和清明融合 也可以表達為是寄託對已故親人的懷念....

主要是諷刺權貴 再是寄託哀思

清明是為了祭拜祖先,緬懷親人..........

12樓:燦哥帶你到處飛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同一天嗎,原來它們還有這樣的故事,你知道嗎?

13樓:

清明祭祖,寒食節是在冬季到來時死者燒一些紙衣服,好過冬,我們這樣.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同乙個節日嗎?清明節與寒食節有區別嗎?

14樓:喵小採

清明節和寒食節不是乙個節日。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很多在外的遊子都要回家祭祖掃墓,十分隆重,這與古時的寒食節有類似之處,但是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清明節是在寒食節的兩天之後,所以是不一樣的。

區別: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迴圈的開始。

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15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人們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稱「寒食」。

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節日。

16樓:燦哥帶你到處飛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同一天嗎,原來它們還有這樣的故事,你知道嗎?

清明節就是寒食節嗎?

17樓:愛演戲的男孩

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介紹,清明是我國節日體系中,唯一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日子。因為是節氣,所以清明不是固定的哪一天。一般情況下,每年春分後15天左右即為清明,具體日期前後變動不超過三天。

「寒食節通常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兩個節日離得非常近,所以很多人把這兩個節日合在一起了。」高巍說,現在的清明節其實包括了古代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這三個節日的習俗。掃墓、祭奠先烈、吃寒食等習俗都是從寒食節發展而來,但放風箏、盪鞦韆、插柳、拔河等春遊踏青活動則是上巳節的重要習俗。

古時的上巳節通常在農曆三月初三,也有人稱作女兒節,每到這一天,人們成群結隊到水邊祭祀飲酒,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祈求新生命的到來。「春天的特點就是『生髮』,所以才鼓勵人們在春天要多進行戶外活動,多和大自然接觸。」

18樓:鐸瑩玉弘珏

不是,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天,但它倆是同乙個故事得來的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

19樓:度天祿

寒食節是禁明火, 寒食節不掃墓的說法來自這裡 。因為掃墓需要放鞭炮以敬哀思 ,現在掃墓不允許放鞭炮 ,改以鮮花代替,這樣在 寒食節就可以去掃墓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樓:燦哥帶你到處飛

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同一天嗎,原來它們還有這樣的故事,你知道嗎?

「清明節」跟「寒食節」是一天嗎

21樓:曲水流觴

「清明節」跟「寒食節」不是一天。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踏青節、**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不是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不是乙個

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 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24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地區把寒食節與清明節等同了起來,在同一天過。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

寒食節的冷食有哪些,寒食節吃什麼 傳統寒食節的各地美食有哪些

戀人的蜜語吹過 寒食節的冷食有薑絲排叉 硬麵餑餑 炸焦圈 糖卷餜 艾窩窩 馬蹄燒餅 螺螄轉兒 饊子麻花 驢打滾 蜜麻花 糖耳朵 糖火燒 芝麻醬燒餅 奶油炸糕等。寒食食品還包括寒食粥 寒食麵 寒食漿 青精飯及餳等 寒食供品有面燕 蛇盤兔 棗餅 細稞 神餤等 飲料有春酒 新茶 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春城...

古代的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古代的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寒食節起源,據史籍記載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 不離不棄 甚至 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 晉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 最終被火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