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戰靈天下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寧教我心徒枉然,不教銀光惹塵埃。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全詩
2樓:魚要糧
《七言絕句》元代:高明——《琵琶記》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3樓:叫那個不知道
寧教我心徒枉然,不教銀光惹塵埃。
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第15106頁,最後一行。
擴充套件資料通俗地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
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錢仲聯(1908-2003),號夢苕,浙江湖州人,生於江蘇常熟。著名詩人、詞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國學大師。蘇州大學終身教授。
錢先生2023年畢業於無錫國學專修館,先後任教於大夏大學、無錫國學專修館、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學院、江蘇師範學院(蘇州大學前身)、蘇州大學。2023年經***學位委員會審批,先生被評聘為全國首批博士生導師。
參考資料
4樓: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資料拓展: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通俗地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5樓:隱匿望默念
1、出處: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2、七言絕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3、釋義:通俗地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4、作者簡介:
(1)高明(約1305~約1371),即高則誠,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業於縣人黃溍時,成古典名劇《琵琶記》。元代戲曲作家。
(2)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亦稱東嘉,故後人稱他為高東嘉。他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
(3)明代萬曆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
6樓:brina穎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
這兩句可以說是七言絕句,可並不是完整的詩,看書名,就可知是記事文,只是其中不乏好的絕句,被引用甚廣而已!如『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清風細雨紅泥寺,不見僧歸見燕歸』、『逢君別有傷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將心向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皆風神絕世
希望對你有幫助
7樓:鯨娛文化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內心的失落感自然不言而喻。比喻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我本將心向明月全詩
8樓:天蠍娛樂快報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七言絕句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
意思是本來把心全部奉獻給了明月,可是明月並不在意,卻獨獨照耀那沒有直覺的溝渠。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
誰知道「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全詩啊。。。
9樓:匿名使用者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10樓:匿名使用者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全詩是什麼
11樓:啊哦哈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出自於元代的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通俗的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琵琶記》是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則誠)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戲,主要講述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的愛情故事。琵琶記系改編自民間南戲《趙貞女》(更早時還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原故事中背親棄婦的蔡伯喈變為了全忠全孝。
故事講述了一位書生蔡伯喈在與趙五娘婚後想過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從。伯喈被逼趕考狀元後又被要求與丞相女兒結婚,雖不允,但牛丞相不從而依之。當官後家裡遇到饑荒,其父母雙亡,他並不知曉。
他想念父母,欲辭官回家,朝廷卻不允。趙五娘一路行乞進京尋夫,最後終於找到,並團圓收場。這「三不從」是高明重點刻畫蔡伯喈全忠全孝的關目。
12樓:熱詞課代表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內心的失落感自然不言而喻。比喻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
13樓:鯉魚
寧教我心徒枉然,不教銀光惹塵埃。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七言絕句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第15106頁,最後一行。
通俗地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
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14樓:過客~邂逅
詩句,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七言絕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15樓:檸檬麼
通俗地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望採納!
我本將心向明月全詩
16樓:龍少塵
詩句,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七言絕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17樓:匿名使用者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七言絕句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意思是本來把心全部奉獻給了明月,可是明月並不在意,卻獨獨照耀那沒有直覺的溝渠。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追溯前緣:
《封神演義》第十九回,「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乃妲己因愛伯邑考,為所拒絕,故發此言。「照」一作「滿」。
元.高明《琵琶記》: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 》:
卷三十六 東廊僧怠招魔 黑衣盜奸生殺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現在多用這句話表示對某一人有心,對方卻無意的感嘆和無耐!
18樓:匿名使用者
七言絕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記》
19樓:匿名使用者
我本將心向明月,誇何明月照溝渠
20樓:28x斯
你不知道嗎?,其實在gong眾號 曉悟讀書 有的看
是一部非常好看的豪門言情**
21樓:匿名使用者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七言絕句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
意思是本來把心全部奉獻給了明月,可是明月並不在意,卻獨獨照耀那沒有直覺的溝渠。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情
我本將心向明月的下句,我本將心向明月 的下句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這七言絕句出自 清詩紀事 掃葉錄 第21冊 第15106頁,最後一行。追溯前緣 封神演義 第十九回,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乃妲己因愛伯邑考,為所拒絕,故發此言。照 一作 滿 元.高明 琵琶記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明?凌蒙初 ...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的下句
喬木查 天下無賊 中黎叔一句經典臺詞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不盡讓多少人感慨!聽到此,很多人第一個閃念肯定確認無誤的是此句必為引用了古人的詩詞,然而,出處何處想必就沒幾人知曉了!本著窮根究源的原則,根據對現有手頭的資料的蒐集整理,筆者對這兩句話的出處做了一...
我本將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下面幾句是什麼
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於心戀落花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 全詩是什麼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詩句,出自元代高明的 琵琶記 元 高明 琵琶記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