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消費者理論的問題,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問題。

2022-11-28 03:06:36 字數 4851 閱讀 1124

1樓:匿名使用者

基數效用理論在西方經濟學中是研究市場的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

基本觀點是:消費者所購得的產品效用是可以計量並加總求和的,在這種情況下,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數學上的基數(比如1、2、3)來表示。所謂產品效用可以計量,就是指消費者消費某一特定物品所得到的滿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單位來進行計量,比如用10元錢看一場電影的效用是50,用5元錢買一杯飲料的效用是5,那麼花15元錢可以得到55個效用單位。

根據這種理論,可以用具體的數字來研究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問題。

由於邊際效用遞減,因而物品的邊際效用的大小以及總效用的增減,同物品數量有著密切的關係。物品擁有量或消費量越多,邊際效用越小,當邊際效用等於零時,總效用達到最大值。以後,該物品的消費量如果繼續增加,則會產生負效用,總效用也會絕對地減少,這說明,在既定的收入和**水平下,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消費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乙個限度的問題,那麼,消費者如何將自己有限的貨幣收入花費在各種不同商品的購買上以求得最大的滿足呢?

這就是乙個消費者均衡的問題。為了說明消費者均衡,首先必須作下述假定:(1)消費者的偏好是既定的,對各種商品的效用和邊際效用是已知的,不會發生變動。

(2)消費者的收入是既定的且全部用於購買商品和勞務。(3)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是已知的。(4)每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對消費者都相同。

在上述假定條件下,西方經濟學家指出,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消費者用單位貨幣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都相等,即消費者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於它們的**之比。消費者均衡可以用邊際效用決定需求**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來進行說明。

為了分析的方便,我們假定消費者在市場上只購買兩種商品x和y,由於收入和**都是既定的,增加x的購買量就必須減少y的購買量,購買量的變化,必然引起它們的邊際效用的變化。這就是說,如果消費者發現多花一元錢在一種商品上取得的增加的效用(邊際效用)不如多花一元錢在另一種商品取得的增加的效用大,他就會改變主意,把取得邊際效用較小的那種商品上的花費轉移到較大的邊際效用的商品上,由於花費轉移,原來取得邊際效用較小的商品,現在可能變得具有較大的邊際效用了,而原來取得邊際效用較大的商品,現在可能變得具有較小的邊際效用了。如果後者的邊際效用小於前者,那麼,就會再次發生花費轉移的情形,這樣,消費者根據邊際效用的大小,自由地改變花費的方向,最後,必須達到一種最優的花費狀態,他所花費的每一元錢都取得相等的邊際效用,或者每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等於他們的**之比,總效用達到最大。

2樓:匿名使用者

基數效用論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

西方經濟學效用理論的思想淵源也許可以追溯到以邊沁和密爾為代表的英國功利主義哲學,但其直接奠基卻是產生於19世紀50-70年代的「邊際革命」。在此期間,德國的戈森、英國的傑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以及法國的瓦爾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時但又都各自獨立地發現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邊際效用學說建立在效用可以直接計量的假設之上,因此也被稱為「基數效用論」。

基數效用論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西方經濟學普遍使用的概念。基本觀點是:效用是可以計量並可以加總求和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計量單位被稱為效用單位(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正如長度單位可以用公尺來表示一樣。基數效用論採用的是邊際效用分析法。

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其計數單位就是效用單位。

基數效用論認為商品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而馬歇爾指出,貨幣也必須服從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既然如此,由於富人持有的貨幣量大於窮人,所以前者的邊際效用小於後者。如果把一元錢從富人那裡轉移到窮人那裡,整個社會的效用就會增加。

所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可以成為收入平均化的理論依據。

經濟學案例分析(關於消費者行為)

3樓:匿名使用者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給經營者的啟示

消費者購買物品是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費者願意支付的**越高。根據效用理論,企業在決定生產什麼時首先要考慮商品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大效用。

企業要使自己生產出的產品能賣出去,而且能賣**,就要分析消費者的心理,能滿足消費者的偏好。乙個企業要成功,不僅要了解當前的消費時尚,還要善於發現未來的消費時尚。這樣才能從消費時尚中了解到消費者的偏好及變動,並及時開發出能滿足這種偏好的產品。

同時,消費時尚也受廣告的影響。一種成功的廣告會引導著一種新的消費時尚,左右消費者的偏好。所以說,企業行為從廣告開始。

消費者連續消費一種產品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如果企業連續只生產一種產品,它帶給消費者的邊際效用就在遞減,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就低了。因此,企業的產品要不斷創造出多樣化的產品,即使是同類產品,只要不相同,就不會引起邊際效用遞減。

例如,同類服裝做成不同式樣,就成為不同產品,就不會引起邊際效用遞減。如果是完全相同,則會引起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不會多購買。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告訴我們,企業要進行創新,生產不同的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減少和阻礙邊際效用遞

消費者行為理論也叫做效用理論,它研究消費者如何在各種商品和勞務之間分配他們的收入,以達到滿足程度的最大化。這一理論 將要解釋為什麼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考察消費者行為,可以採用兩種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

一種是以基數效用論為基礎的邊際效用分析;一種是以序數效用論為基礎的無差異曲線分析。現代西方經濟學界,比較流行的是無差異曲線分析。

消費者購買各種物品是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說是為了消費者剩餘最大。當某種物品**既定時,消費者從這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費者對這種物品評價越高,消費者剩餘越大。當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評價既定時,消費者支付的**越低,消費者剩餘越大。

因此,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取決於他以這種價 格所獲得的物品能帶來的效用大小。消費者為購買一定量某物品所願意付出的貨幣**取決於他從這一定量物品中所獲得的效用,效用大,願付出的**高;效用小,願付出的**低。隨著消費者購買的某物品數量的增加,該物品給消費者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而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

這樣,隨著物品的增加,消 費者所願付出的**也在下降。因此,

4樓:符映肥涵易

1.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願意支付的**與實際支付**之間的差額。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剩餘大於或者等於0時,消費者可以做出購買決定。

在這個案例中,a的消費者剩餘實際是20,b是0.c/d因為消費者剩餘小於0而放棄購買,b沒有購買可以理解為b因為受a的干擾,認為繼續拍賣將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於是放棄,80元已經是b的承受底線。

2.可以說,對於賣方而言沒有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於買方a而言消費者剩餘為20,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是比較划算的。

3.對我們的啟示:作為賣方,要合理制定拍賣規則,除了從底往高拍,更可以從高向低拍。

例如:起價150,然後140,130,這樣就能首先激發a的購買慾望,a首先作出決策,保證利潤最大化;還可以採取自由拍賣,也就是買家自由出價,一共出三輪,最後根據出價最高決定買主,這樣的方式對買方有一定的逼迫性,如果不是買方之間有協議,那麼和容易逼近他們的購買底線,可能保證利潤的最大化;如果是自低向高拍賣,可以變化每次競價的價差,想辦法越過80,但這個方法操作性很差,需要拍賣前的資料,只作為參考;

對買方而言,如果有協議或者默契,能統一壓低出價,那麼賣方的**體系就會失靈,最終的購買者會有更大的消費者剩餘。

5樓:匿名使用者

額,無能為力,因為我是杰迷

問乙個微觀經濟學的問題,是有關消費者行為理論的

6樓:匿名使用者

**為10的時候,q=0.02*5000-4*10=60,即消費60單位

**為20的時候,q=0.02*5000-4*20=20,即消費20單位

依照定義,替代效應是指商品相對**變化後,而令消費者實際收入不變情況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化,實際收入不變,是指消費者能購買到原來的商品組合,維持原來的消費

當**為20的時候,消費者維持原來消費的實際收入為5000+60*(20-10)=5600;

代入方程中得到q=0.02*5600-4*20=112-80=32,

那麼它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為32-60=-28,這就是斯盧茨基替代效應;

20-32=-12是收入效應

消費的理論

7樓:琦興運

巨集觀經濟學中,指某時期一人或一國用於消費品的總支出。嚴格地說,「消費」應僅指這一時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分享過的或「吃掉了的)消費品。但在實際上,消費支出包括所有已購買的商品,而這其中許多商品的使用時間要遠遠超出考察時期,如家具、衣物和汽車等。

20世紀30年代以前,關於消費理論的研究比較簡單。當時處於支配地位的正統理論是馬歇爾的需求理論。這種需求理論的要點是:

假定消費者收入不變,消費者所獲得的商品數量依**的公升降向反方向變動。恩格爾系數是衡量消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30年代以後,凱恩斯把消費問題引入到巨集觀經濟領域,他把消費看做是國民收入流通的基本形式之一。購買消費品的支出,稱為消費支出。從全社會看,乙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乙個人的收入,總支出等於總收入。

在兩部門的經濟中,社會總需求等於消費和投資之和,從總需求中去掉投資支出,就是消費支出。凱恩斯在分析了消費概念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平均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等概念,使消費理論增添了新的涵義。消費是巨集觀經濟學中的乙個基本變數。

凱恩斯的絕對收入消費理論認為,消費取決於乙個人的當前收入。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週期消費理論認為,乙個人會在其一生中,綜合考慮消費和收入e問題,消費取決於乙個人一生的收入和支出的綜合衡量。

杜森貝利的相對收入消費理論提出,乙個人的消費取決於過去的消費和周圍人群的消費。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費理論提出,乙個人的消費取決於他的長期的永續性的收入。

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問題。

8樓:急急急急的封

你算的是mrs是說這個人有預算曲線的時候,也就是說他金錢有限,他會選擇corner solution,也就是全部買商品a。

如果你給的題目是全的,從題目資訊只有u(x)=20a+30b,哥土豪不在乎錢,那當然全部買b了,才能使u最大化。

問微觀經濟學的問題,是有關消費者行為理論的

為10的時候,q 0.02 5000 4 10 60,即消費60單位 為20的時候,q 0.02 5000 4 20 20,即消費20單位 依照定義,替代效應是指商品相對 變化後,而令消費者實際收入不變情況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化,實際收入不變,是指消費者能購買到原來的商品組合,維持原來的消費 當...

微觀經濟學問題,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微觀啊,幾年前學的,現在不會做了 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有關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這是 微bai 觀經濟學 中 消費者du 行為理論 部分的知識zhi 我的回答如下 dao 1 要內 使效用最大,效用函式和預算約 微觀經濟學考試題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問題是什麼?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問題從來沒有改變過 生產什麼?...

微觀經濟學問題,有關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中國汽油市場上,是寡頭壟斷的市場,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達到納什平衡,保版 持統一 對雙方最有利。權如果其中一方降價了,那就破壞了這種平衡,雙方就要開始進行 博弈,那這種 站最後的結果就是 邊際成本,消費者笑了,企業哭了。希望解釋了你的問題 有關微觀經濟學的問題 這是 微bai 觀經濟學 中 消費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