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林小倩
對偶是將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兩個片語或句子成對地排列起來的修辭法。
對偶的句式看起來整齊美觀,讀起來節奏鏗鏘,便於記誦。
如 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送友人》李白如 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 《荀子.解蔽二十一》
2樓:匿名使用者
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意義上密切相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這種修辭叫對偶.如: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樓:匿名使用者
1.司馬修史記,孔子作春秋
2.秋風瑟瑟,冬雪綿綿
3.江山如畫, 歲月如歌
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5.一輪秋月夜, 兩彎柳葉眉
4樓:冰河世紀聖
1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2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古詩中的對偶句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徵 怎麼分辨出來對偶句?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5樓:無關風月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
特點:(1)上下句字數相等。
(2)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時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
(3)上下句對應位置的字眼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仄相對、不重複用字。
例如:石間溪流脈脈,如線如縷; 水塘碧波閃閃,似錦似緞。
6樓:匿名使用者
字數,結構,意思相同或相反的是對偶句
7樓:晴雲茶煙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請舉出古詩中用數字成對偶的例子
8樓:處處皆學問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行路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樓:匿名使用者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10樓:匿名使用者
舉例說明什麼是「對偶句」 唐詩不多數都屬於對偶吧
11樓:匿名使用者
對偶通常是指文
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版的兩個詞
權組或句子構成的修辭法。 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後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後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嚴格的對偶還講究平仄,充分利用漢語的聲調。
特點:(1)上下句字數相等。
(2)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時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
(3)上下句對應位置的字眼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仄相對、不重複用字。
例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例如:石間溪流脈脈,如線如縷; 水塘碧波閃閃,似錦似緞。
關於唐詩:
所謂的唐詩只是對朝代的限定,但不是對體裁的,詩按照體材的不同,可以分為律詩,絕句,古詩等。而對偶是詩詞寫作的一種修飾手法,在律師的二,三聯中的是對仗,與對偶得意義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對偶作為一種修辭,可以用在唐詩中,例子數不勝數,但是也沒必要非得用,同樣例子也是多如牛毛,因此,看對偶還是要看作者怎麼用,不能單純說唐詩都是對偶
12樓:匿名使用者
對偶通常是指文來句中兩兩相對自、字數相等、句法相bai似、平du仄相對、意義zhi相關的兩個片語或句子構成的修dao辭法。 對偶從意義上講前後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從形式上看,前後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嚴格的對偶還講究平仄,充分利用漢語的聲調。
特點:(1)上下句字數相等。
(2)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時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
(3)上下句對應位置的字眼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仄相對、不重複用字。
例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例如:石間溪流脈脈,如線如縷; 水塘碧波閃閃,似錦似緞。
關於唐詩:
所謂的唐詩只是對朝代的限定,但不是對體裁的,詩按照體材的不同,可以分為律詩,絕句,古詩等。而對偶是詩詞寫作的一種修飾手法,在律師的二,三聯中的是對仗,與對偶得意義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對偶作為一種修辭,可以用在唐詩中,例子數不勝數,但是也沒必要非得用,同樣例子也是多如牛毛,因此,看對偶還是要看作者怎麼用,不能單純說唐詩都是對偶
古詩中,詩句對仗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複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麼,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
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幹文言》)《詩經》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律詩中的對仗還有它的規則,而不是象《詩經》那樣隨便的。
這個規則是:
⑴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⑵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①。
因此,象上面所舉的《易經》和《詩經》的例子還不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
對聯(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例如下面這副對子: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出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裡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複,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辭方面來說,這副對子也是對得很工整的。「牆上」是名詞帶方位詞,所對的「山間」也是名詞帶方位詞。「根底」是名詞帶方位詞③,所對的「腹中」也是名詞帶方位詞。
「頭」 對「嘴」,「腳」 對「皮」,都是名詞對名詞。「重」對「尖」,「輕」對「厚」,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頭重」對「腳輕」「嘴尖」對「皮厚」,都是句中自對。
這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更顯得特別工整了。
例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4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對仗多用於駢體文.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古詩中的對仗句
15樓:匿名使用者
對 仗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又是什麼呢?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者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例如「抗美援朝」,「抗美」與「援朝」形成對偶。對偶可以句中自對,又可以兩句相對。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兩句相對。 一般來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仍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例:「抗」、「援」、「保」、「衛」都是動詞相對,「美」、「朝」、「家」、「國」都是名詞相對。
實際上,名詞還可細分為若干類,同類名詞相對被認為是工整對偶,簡稱「工對」。這裡「美」與「朝」都是專有名詞,而且都是簡稱,所以是工對;「家」與「國」都是人的集體,所以也是工對。「保家衛國」對「抗美援朝」也算工對,因為句中自對工整了,兩句相對就不要求同樣工整了。
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複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麼,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
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幹文言》)《詩經》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律詩中的對仗還有它的規則,而不是象《詩經》那樣隨便的。
這個規則是:
⑴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⑵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①。
因此,象上面所舉的《易經》和《詩經》的例子還不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上面所舉***《長征》詩中的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才是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的。
對聯(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例如下面這副對子: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出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裡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複,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辭方面來說,這副對子也是對得很工整的。「牆上」是名詞帶方位詞,所對的「山間」也是名詞帶方位詞。「根底」是名詞帶方位詞③,所對的「腹中」也是名詞帶方位詞。
「頭」 對「嘴」,「腳」 對「皮」,都是名詞對名詞。「重」對「尖」,「輕」對「厚」,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頭重」對「腳輕」「嘴尖」對「皮厚」,都是句中自對。
這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更顯得特別工整了。
關於詩詞的對仗,在下文律詩的對仗及詞的對仗中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到這裡。
16樓:匿名使用者
怎麼了?~````````````~什麼意思``
17樓:匿名使用者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兩句詩的古詩是什麼?
18樓:資料不詳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術語的來歷。
對偶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複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造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麼,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
例如《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幹文言》)《詩經》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這些對仗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律詩中的對仗還有它的規則,而不是象《詩經》那樣隨便的。
這個規則是: ⑴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⑵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
①. 因此,象上面所舉的《易經》和《詩經》的例子還不合於律詩對仗的標準。 對聯(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
例如下面這副對子: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出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裡上聯(出句)的字和下聯(對句)的字不相重複,而它們的平仄則是相對的...
受字數限制,以上供參考。
舉兩個例子說明黨的實事求是路線的實踐意義
十一屆三中全會 改革開放等,都是實事求是的產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例 1共產黨人更是不怕失敗,前仆後繼,由弱至強,成長壯大。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於勝利了。2一個國家 兩種制度的科學構想和偉大實踐。3可持續發展戰略 例子隨便寫很多啊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外語留學教師...
積的變化規律是什麼舉兩個例子
積的變化規律是乙個因數不變,另外因數增加到原來的幾倍,積就增加到原來的幾倍。例如 5 5 25 5 10 50。前面因數5不變,後面因數5增加到原來的2倍,為10,積25就增加到原來的2倍,為50。假如a b c a b c都是整數 那麼我們稱a和b就是c的因數。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數,除數,商皆...
排比句的例子,什麼是排比句 舉兩個例子
例如 黃山松 中 黃山松,高大挺拔,像一位堅強的衛士,守衛著我們的祖國。白楊禮讚 中 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它是樹中的英雄,它是樹中的硬漢。白楊禮讚 中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