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一則的譯文,《禮記》翻譯

2023-06-17 12:45:12 字數 4427 閱讀 9804

《禮記》翻譯

1樓:紫夢煙凝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欺。要像憎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愛好美好的容貌一樣,這就是說自己不虧心。因此,君子對獨居這事必須謹慎。

小人獨居,幹不好的事,沒有什麼做不出來的;看見了君子,這才躲躲藏藏地把不好的掩蓋起來,把好的顯示出來。其實人們看他,正像看透他裡面的肺肝一樣,躲藏掩蓋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是說,裡面有什麼樣的實在東西,外面就必然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所以君子必須在獨居時很謹慎。

2樓:匿名使用者

由子之言似夫子翻譯:

有子問曾子道:「向先生(孔子)問過失去官職方面的事情嗎?」(曾子)說:

聽他說的是:『希望丟官後趕快貧窮,希望死後趕快腐爛』。」有子說:

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的確是)從先生(孔子)那聽來的。

有子又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

我是和子游一起聽見這話的。」有子說:「的確(說過)。

但先生這樣說肯定是有原因的。」 曾子將這話告訴子游。子遊說:

有子說話很象先生啊!那時先生住在宋國,看見桓司馬給自己做石槨,三年還沒完成。先生說:

像這樣奢靡,(人)不如死了趕快腐爛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趕快腐爛,是針對桓司馬而說的。 南宮敬叔(他原來失去官職,離開了魯國)回國,必定帶上寶物朝見國王。

先生說:『像這樣對待錢財(行賄),丟掉官職(以後)不如趕緊貧窮越快越好啊。』希望丟掉官職以後迅速貧窮,是針對敬叔說的啊。

曾子將子游的話告訴有子。有子說:「是啊。

我就說了不是先生的話嗎。」曾子說:「您怎麼知道的呢?

有子說:「先生給中都制定的禮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槨(板)五寸。

依據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後)迅速腐爛啊。從前先生失去魯國司寇的官職時,打算前往楚國,就先讓子夏去(打聽),又讓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想法)。依據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職後)迅速貧窮。

戰於郎翻譯:

雖然徭役使百姓們很辛苦,賦稅使他們的負擔很沉重,但君子不能為國家謀劃,士人不能為國家獻身,這可不行,我敢於這樣說,就應當做到!」於是他和相鄰的少年汪踦上戰場參戰,兩人都戰死了。魯國人不想用孩子的喪禮來為汪踦辦喪事,便向孔子請教。

孔子說:「他們能夠拿起**來捍衛國家,不用孩子的喪禮來安葬他們,不也是合理的嗎?」

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的邊上,看見有乙個婦人在墳墓前哭得十分悲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讓子路前去問那個婦人。子路問道:

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傷心的事吧?」那個婦人說:「沒錯,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咬死了!

這裡)沒有嚴酷繁重的賦稅。」孔子說:「學生們記住,嚴酷繁重的賦稅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禮記二則原文及翻譯

3樓:天府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後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

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曰「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尚書·兌命》說「教別人,佔自己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幹的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因此人們不單敬愛、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疼愛、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人們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是謂大同。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禮記》全文是什麼? 25

4樓:育者仁心

《禮記》1、《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原文】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疑事毋質,直而勿有。【譯文】傲慢不可滋長,慾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達到極點。

對於賢能的人要親近並敬重,要敬畏並愛戴。對於所愛的人要了解他的惡德,對於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能積聚財富,但又能分派濟貧;能適應平安穩定,又能適應變化不定。

遇到財物不要隨便獲得,遇到危難不應苟且逃避。爭執不要求勝,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斷語,已明白的事不要自誇知道。

2、《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原文】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

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

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

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

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

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譯文】晉獻公想要殺掉他的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告訴申生說:「你為什麼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對父親說呢?」太子說:

不行。父親有驪姬才得安樂,我說出來會傷他的心。」重耳又說:

那麼為什麼不逃走呢?」太子說:「不行。

父親會說我想謀害他。天下**有沒有國父的國家?再說我能逃到**去呢?

於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別說:「我申生有罪,沒有聽從您的忠告,以至於只有去死。我不敢貪生怕死。

雖然如此,但我們國君年紀老了,愛子年紀又小。國家有許多憂患,您又不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如果您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願去死。

申生再拜叩頭行禮,接著自盡身亡。因此,人們送他溢號稱「恭世子」。3、《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御,卜國為右。

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

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

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

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5樓:哦房子

全文就是說這寫了很多的問題,春秋,李世紀他那裡邊很多的地方都寫到了地方志,還有他的一些。

6樓:匿名使用者

禮記幾十篇,要全文?是不是沒搞清楚要什麼。

禮記,一則雖有嘉餚原文和翻譯

7樓:仰鴻煊依獻

原文:「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翻譯:即使有美味的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在學習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以後就會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

知道不足,這樣之後就能更好地反省自己;知道困難,這樣之後就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

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你的我的榮幸~

8樓:泉迎海開闌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

禮記。原文: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斆,教也】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from

end#理(最好的義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

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文章《雖有嘉餚》原文及翻譯出自。

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奮圖強。所以說:教與學相輔相成的。

預設分類。article/

哪位高人知道《禮記禮運篇》的翻譯 誰知道這篇古文講的是什麼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

我喜歡的一則格言作文我喜歡的一則格言作文

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會想起一句話 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這句話還有一段故事呢。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被後人稱為 詩仙 的唐代著名的詩人 李白 由於他一直秉持這個信念,終於成為了家傳戶饒的詩人。李白小時候很聰明,但也很貪玩,讀書時不專心,怕困難。一天,他正在高聲朗讀屈原的 九歌 時,看見...

《莊子》兩則的譯文,《莊子》故事兩則翻譯

您好!原文 莊子 秋水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 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 請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魚樂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