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開心點哦耶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既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直接承擔著國家民族興衰的二千多年來的主要歷史責任;其功過是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一次又一次重點審視的主要物件。這就是貫穿在整個20世紀中國,尊孔、反孔、批孔、評孔多次交替出現的歷史背景和主要原因。
儒學在中國歷史和中國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和影響,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學派對其所在的國家和社會的影響所不能比擬的。
中國對西方文化有乙個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的認識過程,由於當時時代的限制和語言文字的障礙,這個過程往往是比較漫長的。中國對自己的固有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也有乙個認識–––再認識的過程。而且還要受到不同利益集團自覺不自覺的影響。
這就是多次出現中西文化論爭的直接原因。這與日本有所不同,儒家思想雖在日本影響也很大,但畢竟是外來文化,相對中國來說有取捨之便,比較容易完成從「和魂漢才」到「和魂洋才」的轉變。
返顧中國卻必須經歷由「言技(技術、經濟)」「言制(政制)」「言教(思想文化)」的過程。對魏源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長技」內涵的認識,也有乙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如果說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洋務運動」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體用之爭,屬於言技階段,那末到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已到了「言制」階段。戊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師法、俄、日;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師法美、法,但都屬政治體制的變革,康有為是「託古改制」,孫中山是「中西融合」,不同程度上都吸收了西方文化,但儒家思想仍佔重要地位。
儒學在各個時期的發展特徵及發展變化原因?
2樓:隔絕
春秋戰國: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仁」以德治民,克己復禮)。
孟子發展了「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主張性本善說。
荀子主張性惡論。
漢: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的主張。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宋明理學:天理是世界的本源,三綱五常。二程:格物致知;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程朱理學成為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明朝王陽明提出「心即是理」。陸王心學是宋明時儒學的主流,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影響深遠。
明朝李贄批判「存天理滅人慾」簽到人的正當私慾,對市民階級有深遠影響。
儒學的發展歷程?
3樓:壹對混
儒學產生後,教人禮儀文明,學習的人越來越多,被大眾所接受,所以興旺,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不會過時。
4樓:漢社宣傳部
漢武帝前與漢武帝后。
儒學的發展歷程?
5樓:奶思呀呀
1、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劃時代的歷史變革中,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
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2、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3、漢代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
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陰陽家和儒家中有利於封建帝王統治的部分加以發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4、漢朝以後,儒學地位下降,在魏晉南北朝時玄學盛行。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是也滲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時發展為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
後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為考試題目。直到五四運動才取消了儒學的統治地位。
6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襄陽)來孔子創立了儒家自學派。
在歷史中bai,儒學一直在發展與創du新。唐代韓zhi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dao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後中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
吾所謂道,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併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
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後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7樓:江湖道術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
孟子---完善儒家學派。
荀子---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創立新儒學體專系,將法家屬,儒家,陰陽五行家融為一體。
韓愈---古文運動,維護儒家道統朱熹---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程頤程顥---創立心學。
王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儒家思想地位的變化及其原因?
8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被人們所重視的原因是儒家的思想不能符合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實行,儒家的思想雖然沒有道家的無慾無求,也沒有墨家的「兼愛非攻」但在那樣的乙個分割時期是沒有哪個諸侯會實行他的思想的。到了秦朝,儒家的思想在秦始皇重視法家思想的條件下更加不被重視,歷史上秦始皇被稱作暴君就是因為他濫用刑法過度重視法家思想。到了漢朝,儒家思想界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偉人——董仲舒。
他建議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一系列的政策。他把儒家思想推上了第乙個高峰。後來又有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一系列的思想最終把儒家思想變成中國的正統思想。
後來到了清朝時,由於清朝的落後,外來思想的衝擊等一些原因,導致儒家思想的影響力開始衰減。
儒學在各個朝代的地位及影響
9樓:四力三態國學網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儒家學說,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看到其他回答裡面對於明代的儒家思想介紹過於簡單,所以想補充一下明代的儒家學說;
明代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儒學思想有所偏移,但整體來說還是承繼於儒家學說。明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是王陽明;王陽明發揚光大了陸九淵之學,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學說,形成陽明學派,是明**學的大宗,影響至今不息。有《傳習錄》、《大學問》等。
10樓:我沒經驗
呃,我沒經驗覺得漢朝以前,儒是一派古典哲學思想,稱為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其他諸子百家爭鳴,反映了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乙個高度。
漢朝至宋末,儒演變為一種學派,稱為儒學。儒學專為帝王統治製造理論依據,維護王權。
儒到了元明清及以後,就成了一種宗教了,稱為儒教。儒教禁錮中華民族的思維,奴化了中國人的人格。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欺凌,中國近代
1 洋務運動 2分 洋務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2分 興辦新式學堂 2分 2 在三民主義思想指導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3分 3 新文化運動。2分 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2分 4 從學習西方科技,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最後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層層深入,逐步推進的過程。4分 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
關於19世紀末,關於19世紀末 20世紀初列強侵華史實和中國軍民抗爭史實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 確立和發展的歷史,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侵華史,又是一部中國人民抗爭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略史,也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1840年以來至20世紀初,西方列強通過不斷 阿兮天才 1 鴉片戰爭及 南京條約 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
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明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兩種新交通工具是什麼
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技術發展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1 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人類進入電氣時代.2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3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卡爾 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和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當然是汽車了準確的說是汽油機車和柴油機車2種 19世紀末20世紀初,導致石油開採量大幅度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