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晚期專司雅樂機構是什麼?

2025-01-04 03:50:15 字數 3668 閱讀 7414

1樓:虎踞江南

北宋晚期專司雅樂的機構是(太常寺下屬的太樂署

在經歷了唐末五代又一次禮崩樂壞之後,到了宋朝,尤其重視禮樂制度的建設。因此,禮樂機構也就始終成為了宋朝**官僚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宋代主管禮樂制度的機構經歷了階段性變化。

北宋前期主要職能為太常禮院、禮儀院、太樂署、鼓吹署、教坊等禮樂機構所擔當。傳統掌管禮樂的禮部與太常寺幾廢為閒署。太常寺官淪為為閒職。

宋神宗元豐新制後,方依《唐六典》,恢復了禮部、太常寺的職權。除太常寺總管禮樂事之外,其職能亦有分工,下設專門樂舞機構,如太樂署(掌雅樂)、鼓吹署(掌軍樂)、教坊等。

2樓:錦鯉與梨

雅樂部,晚唐掌管朝賀、郊祭、內宴時樂舞的機構。歸太常寺卿節制。所用**均屬法曲,樂隊包括打擊樂(有編鐘、石磬、鼓等)和管絃樂(有簫、笙、竽、壎、篪、籥、跋膝、琴、瑟、築)兩類。

演奏的樂曲有《凱安》、《廣平》、《雍熙》等,舞蹈有《八佾舞》等,舞者文武各半,文舞者執翟(用野雞尾裝飾之舞具);武舞者執戚(斧)。樂隊稱為「坐部伎」,舞隊及其伴奏者稱為「立部伎」。見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

北宋後期,國家最高的**機構是什麼?

3樓:幸福小豬豬

北宋後期,國家最高**機構的名字叫大晟府,主要高哪雀製作一些大晟詞,然後由作曲家進行編曲戚早,其他人員進行緩銀演繹。

4樓:帳號已登出

大晟府,在這個機構裡面有很多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樂器,還有著不同的**風格。

5樓:是顧言吖

大晟府,這個地方掌管著很多種**,在宋朝時期**非常的發達,有很多種樂器。

古代唱戲的地方叫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戲樓又稱戲臺,古代是皇上看戲的地方。

我國出土文物中就有東漢的綠釉陶戲樓,共四層:上層為鼓樓,三層是框式舞臺,一二層為開放式的舞臺。臺上演出的是雅樂和散樂,雅樂用於國家慶典祭祀;散樂是民間歌舞和雜技。

唐以後,宗教流傳,神廟戲樓成為寺院建築的一部分,用於宗教儀式的場所。儺戲、儺舞以假面跳神,由宗教傳到民間,至今有的地方還可見到,成為寶貴的文化「活化石」。但其意義在典禮活動,不是如今的唱戲看戲。

戲樓的鼎盛時期,在清朝。康乾盛世,兩位皇帝喜好戲劇。康熙設「南府」,乾隆擴大了「南府」,道光改為「昇平署」,都是專司演戲的機構。

清宮中的戲臺,最大的有三處:熱河行宮最大,故宮裡寧壽宮暢音閣次之,頤和園的頤樂殿第三。頤樂殿也就是民間稱的頤和園大戲樓。

規模小一些的還有故宮裡的長春宮戲臺、頤和園聽鸝館戲樓和南長街南口路西,挨著中南海的昇平署戲樓等等。

雅樂是怎麼在中國徹底失傳?

7樓:撐胸甲

日本參加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以後,第一時間攻佔太常寺,殺光全部人員,搶了所有工尺譜,造成中國雅樂失傳,1938年1月攻佔曲阜,搶了所有祭孔樂譜!

1932年對商務印書館的轟炸,商務印書館損失1630萬元,80%以上資產被毀,所屬東方圖書館珍藏的45萬冊圖書和古籍化為灰燼。1937年南開大學圖書館被轟炸,焚燒。倖存圖書多為日本擄往東瀛。

十萬餘冊中文線裝書遂蕩然無存。

日軍在1932年轟炸上海商務印書館後,一位日本軍官用一段文字道出了轟炸的初衷:如果我轟炸中國閘北的幾條街,中國人半年一年就把它修起來,只有炸燬商務印書館,中國人就不得翻身!

**他人。

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蒙古兵打敗宋朝**,使雅樂失傳的。因為雅樂好像是皇宮的。我上網查到的是北宋滅亡,雅樂隨著滅亡。

其實中國民間也有不錯的**,有被譽為華夏正音的『『南音』』(四大古樂之一)、潮州**、廣州**等。

9樓:請教教主

雅樂是北宋亡國後徹底失傳的。

北宋年間,由於宋徽宗採取聯金滅遼的的政策,結果導致金人勢力大增,於是導致靖康之難而亡國。

金人滅宋後,將徽、欽二帝擄往北方,隨行人員包括當時一流的**家、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也攜文籍與圖、寶器法物,以及百姓10餘人北返,史稱靖康之難,由於徽、欽二帝最後「不知所終」,而雅樂也隨之失傳。

10樓:網友

中國的古典樂其實都失傳了,因為以前的**都是宮廷的,聽誰說過,給忘了,等待高人吧。

11樓:叮嚀力量

雅樂一般指的是古代宮廷祭祀,朝會等活動所用的**。周公制禮作樂,始有雅樂。後代各朝一直存在,不過都在仿周代,有形無質。

所以有人說它名存實亡,制禮作樂是維護政權統治「正統性 」的標誌和手段,雅樂這種形式應該是清王朝滅亡以後消失。漢唐歌舞一般指的是宮廷燕樂。

北宋三司:鹽鐵,度支,戶部,都是管什麼事?

12樓:各種怪

1、戶部:掌戶口及賦稅,長官為戶部司。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

2、鹽鐵:掌全國茶、鹽、礦冶、工商稅收、河渠及軍器之事。長官為鹽鐵司。

3、度支:掌統籌財政收支及糧食漕運,長官為度支司。

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故名。

13樓:咪浠w眯兮

鹽鐵之下設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掌管全國礦冶、茶、鹽、商稅、河渠和軍器等。

度支之下設八案:賞給案、錢帛案、糧料案、常平案、發運案、騎案、斛鬥案、百官案,掌管全國財賦之數。

戶部之下設五案:戶稅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糧案,掌管全國戶口、兩稅、酒稅等事。

三司的附屬機構,據《宋史·職官志二》載,有磨勘司、都主轄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憑由司、開折司、發放司、勾鑿司、催驅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見三司職權之廣泛,與事務之殷繁。

北宋前期,全國財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實際上取代了尚書省的許多職務。元豐改革官制時雖廢三司仍歸戶部、工部管轄,其中胄案改置軍器監,這些改革似較合理。但是財用大計畢竟不是戶部所能盡辦,因此,北宋末期又有總領財賦官及經總制使以別掌之。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號稱「計省」。唐末稅法混亂,田賦、丁稅的收入無法維持王朝的龐大費用,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鐵和度支。五代後唐明宗始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宋初沿之。

三司的職權是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長官是三司使,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宋史、職官志二》說:

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

後唐長興元年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宋初沿舊制,三司總理財政,成為僅次於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於參知政事。太平興國八年,廢三司使 ,分為鹽鐵、戶部 、度支三個機構,各置使分領。

淳化四年(993)五月 , 又合併為三司,設三司使一員。

14樓:潛秋芹雪畫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鹽鐵、度支、戶部為北宋三司,三司使相當於今天的主管財政的副總理。

鹽鐵司管資源,度支司管財務,戶部司管理民政。

15樓:澤蘭蕙草

鹽鐵:管理鹽的生產及買賣,以及礦冶(包括銀、銅、鐵、錫等)的徵稅。

度支: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與支調。

戶部:主管戶口,賦稅以及厘金,公債,貨幣等。

北宋地方官制的特點是什麼,北宋 官職 主要特點

手機使用者 昏了 強幹弱支 內外相制 論述宋代 官制的特點 佟貴東 宋朝官制特點 一 主義 集權的加強 宋朝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 主義 集權的加強,體現在職官制度上,有五大特點,即 集權 皇帝集權 百官權力分散 重文輕武和軍事上內重外輕。宋朝的政治體制演變,以元豐 宋神宗年號 改製為界限,改制前與後...

北宋定窯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不曾明瞭 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也燒製醬 紅 黑等其他名貴品種,如黑瓷 黑定 紫釉 紫定 綠釉 綠定 紅釉 紅定 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 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 構圖 ...

北宋趙匡胤字什麼,趙匡胤是什麼朝代的人

法並不對,並不是 都是 兩個字,其實大部分都是即位之後改名至於為什麼改名,先看下北宋皇帝表 1.宋太祖 趙匡胤 未改名 2.宋太宗 趙匡義先改名趙光義即位改名為趙炅3.宋真宗 趙德昌即位改名為趙恆 4.宋仁宗 趙受益即位改名為趙禎 5.宋英宗 趙宗實即位改名為趙曙 6.宋神宗 趙仲針即位改名為趙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