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ays淺吻
如果該光子能量hv大於逸出功 在乙個電子只能吸收乙個光子能量的基礎上 那麼在損失這部分能量同時剩餘能量完全轉化為成為光電子的電子的動能 也就是光電效應。
如果光子能量hv小於逸出功 顯然金屬上的電子根本達不到脫離的條件你大概是以為這部分逸出功並不是轉化給電子的 其實只是轉化給電子再克服阻力 變成逸出功。
至於無法發生光電效應的情況 那部分轉化的能量應該是以其他形式散出。
2樓:網友
這個方程的意義在於hν的能量除了給電子克服w以外全部轉為電子的動能,如果hν能量不足則電子就無法通過吸收該光子逸出成為自由電子;至於你說的「乙個光子的能量並沒有完全給乙個電子」的結論並沒有包含在這個式子裡面,能不能把你的結論的論據再明確一些?
3樓:涼風高中
樓上的都沒有正面你,你首先要知道,蒲朗克量子理論表明光子能量只能整份整份的被吸收,它要麼不給要麼都給,明白了?只有電子與電子發生碰撞傳遞能量時才可以部分吸收!參見高中物理3-5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完全給電子的部分就是逸出功。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是什麼?
5樓:小y聊星座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基殲賀方程是hv=w0+ek。
光電效應方程是愛因斯坦推廣的乙個光學方程。光電效應中,金屬中的電子在飛出金屬表面時要克服原子核。
對它的吸引而做功。
某種金屬中的不同電子,搏派脫離這種金屬所。
需的功不一樣,使電子脫離某種金屬所做的功的最小值,叫做這種逃逸原子核表面所做的功叫逸出功。
主要內容
電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後,可能向各個方向運動,有的向金屬內部運動,有的向外運動,由於路程不同,電子逃逸出來時損失的能量不同,因而它們離開金屬表面時的初動能不同。
只有直接從金屬表面飛出來的電子的初動能最大,這時光電改兄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叫這種金屬的逸出功。逸出功與金屬材料有關。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是什麼?
6樓:小蕾蕾愛生活
愛因斯坦完美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公式是:hv=w0+ek。
含義是:光子照射到金屬表面,能量克服逸出功後,轉化為了電子逃逸出來的動能ek。
光電效應用波動理論(蒲朗克常量),解釋了光的粒子屬性。
請應用愛因斯坦光量子理論解釋光電效應實驗現象
7樓:我來跟你談談情
光電效應。實驗中人們發現了幾個實驗現象:只有頻率超過某一極限頻率的光照射才有電子從金屬表面逸出,從光照到電子逸出所需時間極短。
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說認為光子的能量是乙份乙份的,每乙份能量值為e=hv光照射金屬表面,乙個電子吸收乙個光子的能量,若光子的能量足夠大,電子就將從金屬表面逸出,因為吸收光子能量不需要積累的時間,所以吸收能量和從金屬表面逸出的時間極短。
8樓:利逸佘鈺
把光看成某種粒子(因為波粒2相性),即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
1定能量的光量子碰撞金屬會有電子出來。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是什麼?
9樓:ctahh愛生活
光電效應方程是愛因斯坦推廣的乙個光學方程。
光電效應中,金屬中的電子在飛出金屬表面時要克服原子核對它的吸引而做功。某種金屬中的不同電子,脫離這種金屬所需的功不一樣,使電子脫離某種金屬所做的功的最小值,叫做這種逃逸原子核表面所做的功叫逸出檔薯陸功。
1905年,愛因斯坦把蒲朗克的量子化概念進一步推廣。他指出:不僅黑體和輻射場的能量交換是量子化的,而且輻射場本身就是由不連續的光量子組成,每乙個光量子的與輻射場頻率之間滿足ε=hν,即它的能量只與光量子的頻率有關,而與強度(振幅)無關。
光生伏特效應:
一般光生電壓不會超過vg=eg/e,但某些薄膜手陸型半導體被強白光照射會出現比vg高的多的光生電壓,稱反常光生伏特效應(已觀察到5000v的光生電壓)。
70年代又發現光鐵電行頃體的反常光生伏特效應(apv)可產生1000v到100000v的電壓,且只出現於晶體自發極化方向上,光生電壓:v=(jc/(σd+△σl))l。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光電效應方程。
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是什麼,愛因斯坦光電效應理論有哪些內容?
英文名稱 光電效應 photoelectric effect愛因斯坦方程 h 1 2 mv 2 i w 式中 1 2 mv 2是脫出物體的光電子的初動能。金屬內部有大量的自由電子,這是金屬的特徵,因而對於金屬來說,i項可以略去,愛因斯坦方程成為 h 1 2 mv 2 w 假如h 由 h 0 w確定。...
愛因斯坦的,愛因斯坦的資料
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 1879.3.14 1955.4.18 猶太裔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 父母均為猶太人 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愛因斯坦的發明,愛因斯坦的發明
1 太陽能電池 防盜報警器和照相機的測光表都是以光電效應為基礎的。2 核能利用了這樣乙個物理現象 當鈾原子發生裂變時,總質量的微量損失可以轉變成能量,其依據正是愛因斯坦的著名等式e mc2。如今,核能為英國提供了25 的電力。3 全球定位系統之所以能將物體的位置精確到公尺,正是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