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續編,續寫《濫竽充數》 450字

2025-02-01 14:25:11 字數 1193 閱讀 9404

1樓:反黑人護中華

從此,濫竽充數成為了知名的成語,為人廣泛使用。

後來有乙個小學生在知道上求《濫竽充數》續編。

續寫《濫竽充數》_450字

2樓:吃瓜群眾

齊王喜歡聽人乙個接乙個吹竽。混在吹竽隊裡充數的南郭先生聽到這個訊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他邊逃邊想:「這樣下去對我實在沒好處,我一定要學會吹竽!」

他一到家,妻子就問他:「你怎麼回來了?」南郭先生說:

別提了,在先頭的大王那裡演奏,我還可以裝模培櫻作樣,濫竽充數;而今的大王卻喜歡人們乙個乙個吹給他聽。沒辦法,只好逃回來。唉!

看來混日子是不行的。」妻子對他說:「既然你知道錯了,就應該改,做乙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他的孩子也天真地說纖中旅:「我也要乙個有真本領的爸爸。」南郭先生聽了眼睛溼潤了。

南郭先生為了學吹竽,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位吹竽名家,拜他做老師。那位師傅對徒弟要求很嚴格,南郭先生學得也很用功。人家學一遍,他就學三遍、四遍。

人家睡覺了,他還在苦練。經過很長時間努力,他終於學會了吹竽。

有一天,南郭先生正在吹竽。乙個有學問的老頭走過那兒,聽到這優美的竽聲,很驚訝,問南郭先生:「你吹的竽這樣好,為什麼不去參加齊王的吹竽隊?

南郭先生不毀凳好意思地說出自己以前的情況。那個老人說:「不要緊,只要你現在吹得好就行。

於是,南郭先生來到齊湣王那裡承認了以前的錯誤,要求參加吹竽隊。齊湣王原諒了他,要他吹個曲子,他一吹完,齊湣王就點頭叫好,把他編入了吹竽隊。

濫竽充數新解

3樓:網友

濫竽充數lànyú來-chōngshù

出自於 不會自吹竽的人bai,混在吹竽的樂du隊裡充數(故事見《韓非子·zhi內儲dao說上》)。

釋義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裡面充數,或是以次貨充好貨。也用作自謙之詞。

引證解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冒充有本領,混在行家裡充數。或比喻以次充好。葉聖陶《倪煥之》二五:「這當然不能讓任何人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的新解

4樓:網友

你買十斤小魚,8斤新鮮,2斤不新鮮,裡面肯定有不少爛的。

如果你買一條十斤的大魚,他就沒法充數了。 魚就一條,爛不爛一眼就看出來了。

所以這個成語教育我們,要買一條十斤的整魚。

如何理解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濫竽充數 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濫竽充數,漢語詞語,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 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裡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 韓非子 內儲說上 近義詞 名不副實 注釋 副 相稱,相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魚目混珠 注釋 只比喻以假亂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

濫竽充數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濫竽充數是寓言故事還是古代故事?

濫竽充數,古代漢族寓言故 事。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版教訓意義的權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定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

濫竽充數的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 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 大王啊,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