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 奇聞軼事,三峽的歷史故事

2025-02-02 18:40:16 字數 1747 閱讀 7975

三峽的歷史故事

1樓:承吉凌

三國時期,劉備攻打東吳失敗後,也是以三峽為屏障,退守白帝城。

值得讓人思索的是,劉備在奉節一住就是幾個月。

他不僅不急於回成都,而是將這裡的魚復縣改名為永安縣,追諡甘夫人為皇思夫人。

病重期間,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將家事、國事一併託付給他。

這就是在史學上頗有影響的"白帝城託孤"。

白帝城託孤的人文意義遠遠超過了事件衡培昌本身。

雖然有的學者對劉備的託孤舉動有所非議,但大多數人認為,劉備是真誠的,其"託孤"行為在封建世襲時代難能可貴。

在"託孤"事件中,諸葛亮的更讓世人敬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成為萬代楷模。

奉節縣名的來歷也與"託孤"有關。

後來,奉節的兩道古城咐扒門被命名為"依斗門"和"開濟門",使奉節縣的城市文化意蘊更為深遂和具有靚麗的色彩。

諸葛亮在奉節留下的八陣圖遺址也是閃爍中國古代軍事藝術的一處重要遺存。

八陣圖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運用,但諸葛亮讓它與古老的中磨《易經》相結合,閃爍出神秘的光彩。

目前,全國的八陣圖遺址的地方屈指可數,而奉節縣的八陣圖不僅最有名氣,而且最顯得真實可靠和富有傳奇色彩。

關於三峽的故事

2樓:繁華有一夢

1,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長江之患,大禹治水,有斧開山,三峽之源,頓然破開,長江之所流進大海,全靠此斧破開。此鐵乃太上老君之寶,大禹求得,號定海神針鐵,又名如意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定東海龍宮,後來光華閃耀,放奇光異彩,引來天產石猴孫悟空,大鬧水晶宮,老龍王懼他,將此寶給他,後來大鬧天宮,多借此寶之力,再後來保唐憎西遊,最後,成為鬥戰勝佛。

2,在。五、六千年前,神州大地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災。滔天洪水包圍了群山,淹沒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們只好棲身於山洞,或者在樹上結巢而居。

當時,正處於原始部落聯盟時代,部落聯盟的首領堯,派鯀去治理這次洪水。鯀治水9年,他採取水來土擋、堵塞水路的辦法,結果水愈堵愈高,堤破決口,洪水再次氾濫,鯀的治水以失敗告終。堯終舜繼,舜又派鯀的兒子禹繼承其父親未竟的事業,繼續治理洪水,還派了契(商族的祖先)、后稷(周族的祖先)、皋陶等人去協助他。

3樓:我是人間別離客

巫山神女的故事,還有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我之前有一本書就是講的三峽相關的歷史典故和故事,叫做《永遠的三峽》上面記載了很多三峽有關的故事,這兩個我的印象比較深刻。

4樓:匿名使用者

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1公里。長江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三峽景色更加迷人。三峽的山水也伴隨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三峽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

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與三峽有關的傳說故事?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峽最早的。

傳說不是這些,三峽最早的傳說**於大禹治水,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長江之患,大禹治水,有斧開山,三峽之源,頓然破開,長江之所流進大海,全靠此斧破開。此鐵乃太上老君之寶,大禹求得,號定海神針鐵,又名如意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定東海龍宮,後來光華閃耀,放奇光異彩,引來天產石猴孫悟空,大鬧水晶宮,老龍王懼他,將此寶給他,後來大鬧天宮,多借此寶之力,再後來保唐憎西遊,最後,成為鬥戰勝佛。

《三峽》的翻譯,《三峽》原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 重重疊疊的懸崖 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隻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

三峽大壩的歷史沿革,三峽大壩的歷史意義

1992年4月3日,copy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七屆五次bai會議,根據對議案du審查和出 zhi席會議代表投票dao的結果,通過了 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要求 適時組織實施。其時,出席會議的代表2633人。是日下午3時許,大會宣布投票結果 贊成票1767票,反對票177票,棄權票664票,未投票...

《三峽》習題答案,三峽習題及答案

寫三峽的山勢之高 1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雄奇 2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險峻 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從山和水這兩方面 寫山 體現連綿不斷,遮天避日的特點 寫水 則描繪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 第1段 寫三峽山勢特徵 山高嶺連 1 連綿不斷 正面描寫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 高聳峻峭 1 正面描寫 重巖疊嶂,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