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望》的練習,《春望》原文閱讀題

2025-02-03 12:30:09 字數 2758 閱讀 2668

1樓:夢蝶飄雪

表面寫(城村)。實際寫(國家淪陷、城空人稀)

抒發作者(憂國憂民/憂國思家)的感情。

《春望》原文閱讀題

2樓:金色盛典歷史

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乙個「__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___到___2分)

2.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2分)

以下為08年大慶中考題)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___的思想感情。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說了在**?

5.(07年瀋陽)對該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

以下是03年咸陽中考題)

6.讀上面的。詩,請簡要說說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表達內心世界的。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聯中,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麼?

9.對「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乙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觸目驚心;乙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滿目悽然。詩人的感情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為「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後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後敘荒蕪之狀,前後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為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見的景物。

《春望》問題

3樓:梨園西風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

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春望》是一首戰亂中憂國思家的抒情詩。雖然春天已經來臨,草木茂盛,但是滿眼望去,一片荒涼破敗,感傷時事,看花落淚,悵惘恨別,聽鳥心驚,在戰亂之中,特別思念家人。「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

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杜甫《春望》這首詩表達了戰亂中憂國思家的悲痛之情。

4樓:辛勞雨田

表達了詩人對於國家破敗的悲痛之情和對於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5樓:匿名使用者

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戀親人的美好情操。

《春望》的主要內容

6樓:小月兒在雲中

《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

一、古詩原文。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二、白話譯文。

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裡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髮疏稀插不上簪。

7樓:網友

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詩通過描寫安史之亂中長安的荒涼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寧、嚮往幸福的願望。

8樓:網友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ān)。

譯文:故國淪亡,唯有山河依舊。春光寂寞,荒城草木叢生。

感傷時局,見花難禁涕淚。悵恨別離,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烽火,早有陽春三月。

一信萬金,家中音訊難得。 愁緒纏繞,白髮愈搔愈短。頭髮稀少,幾乎不能插簪。

9樓:契瓴

是詩句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意思就是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皇朝處於風雨飄渺之中,朝野荒廢,兵荒馬亂。春天之時城旁盡是茂盛野草,一派荒涼。一切景物在詩人的眼中都是透露著濃重的哀愁的。

對家鄉的思念,對國家未來,對人民生活的擔憂使得詩人萬分愁苦,青絲化白髮,心中鬱結的惆悵久久不能散發。

10樓:網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寫春望時作者的心情左右寫春望時作者的心情50字左右

安祿山起兵反覆 唐,由制於唐玄宗寵妃楊貴妃bai的哥哥楊國忠du,誤導唐玄宗,zhi把守潼關的哥舒dao翰派到關外攻打叛軍大本營,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祿山沒有了勁敵,一下子就攻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妾皇子,與大臣們逃往靈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唐肅宗至徳元年 756年 八月,杜甫從鄜州前往靈武...

春望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春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春望 表達了詩人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一 出處 唐代杜甫的 春望 二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三 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

春望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春望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春望 這首詩描寫了都城淪陷後春日遠眺中見到的荒涼,冷落的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親的情懷,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詩的首聯寫望中所見。長安城被叛軍攻破後,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焚燒軍宮室,殺戮無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破山河在 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後的長安 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