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忘憶如水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4、陰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韻譯】: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樓:網友
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作者是從遠古的歷史立意,把抽象的時間概念和有特定含意的具體景物聯絡起來,構成「萬里長征人未還」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
這種藝術構思是很有一番匠心的。我們乍一看,「關」 上冠以「漢時」倒還可以理解,明月這種永恆的東西,怎麼說它是哪個朝代的呢?似乎費解。
其實只要看看下—句也就明白了。原來作者第一句是作為第二句的背景的,「關」固然是邊塞征戰的表徵形象,但明月又何嘗不是戰士出塞入塞,沙漠苦戰的長期伴侶和最能勾起鄉愁別恨「此物最相思」 的呢?所以自古以來的從軍歌行總是愛提到它。
這裡在明月和關口加上「秦時」、「漢時」,主要強調「萬里長征人未還」由來已久了。雖然「古人不見今時月」,可是「今月曾經照古人」,這樣通過明月和關這兩個吸引起人們無限聯想的形象,就把古今戰鬥生活在想象中貫串起來了。
現在,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瞭解前兩句的意思了:從秦代漢代起,我們戰士就頂著星星頂著月亮轉戰在萬里關山的邊疆,可是,千百年來,有幾個勝利而歸呢?作者發的也就是「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浩嘆,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
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3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龍城大將李廣還在人世,那他決不讓匈奴的軍隊度過陰山。
出塞的後兩句的意思意思
4樓:筱鴨電影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
全文: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里徵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5樓:貝貝愛教育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出塞》【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白話釋義: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里徵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創作背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6樓:小古老師
提問收到了。
2、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是王昌齡的出塞卅。
好的提問。你能把涼州詞的意思發給我。
你能把涼州詞的意思發給我。
稍等一下。提問好的。
好的回答。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提問兩句兩句的發給我好嗎。
兩句兩句的發給我好嗎。
回答好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意思: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
提問後兩句發給我。
後兩句發給我。
7樓:泰恬仰清秋
只要有像「飛將軍」李廣那樣的猛將戍守邊關,匈奴的人就不敢度過陰山來南下入侵。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8樓:巧亦云
真香只有乙個,我也不知道。
出塞的後兩句的意思意思?
9樓:智鈮衲
只要有像漢朝李廣樣的將軍鎮守邊關,說可以。
出塞最後一句的意思?
10樓:潘辰悠然
最後一句的意思是: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1、原文。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里征夫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3、作者。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
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c中,intnnn》1請問這第二句是什麼意思
比如原來n是8,他的二進位制數為00001000,進行 1右移一位後就是00000100,4了.第二個就是將n與n 1進行相與操作.同時為1是1.例.n 7,n n 1就是n n n 1 00000111 00000110 00000110 不知道你看明白了嗎?第二句是將n右移一位之後再賦值給n。c...
《江雪》前兩句詩和後兩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前兩句詩釋義 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後兩句詩釋義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原詩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簡介 宗元 773年 819年 字子厚,唐代河東 今山西運城 人,傑出詩人 哲學家 儒學家...
暮江呤古詩意思《暮江呤》這首詩後兩句是什麼意思?
原文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豔紅。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 朗新月形如彎弓。作者簡介 白居易 772 846 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 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