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方程式(有機部分)共26個、求高人指導----方程式加反應型別。謝謝滿意加懸賞
1樓:龍塵飄
你好,加成:1,2,4,6,9,11,12,13,17,22聚合:5取代:3,14,15,20,21,,23,26消去:7,8,10
氧化,16,18
還原:1,2,17,22
水解:21酸鹼:19,24,25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請追問!望!
高中化學的某些反應方程式求解!!
2樓:竹子青
強酸是說酸溶解在水中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電離成氫離子和酸根離子,弱酸是相對強酸來說的,指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大部分在溶液中以分子狀態存在。一般的酸制酸的反應實際上是個複分解反應,這個反應能不能發生除了要看酸的強弱還要考慮有沒有沉澱,氣體,高沸點或低沸點酸的生成。
比如用磷酸(一種中強酸)製取hi ,hbr(二者都是比鹽酸強的酸)。雖然磷酸為弱酸,但由於生成了氣體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在比如用硫酸與高氯酸鋇作用生成高氯酸,雖然我們說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強,但由於生成了硫酸鋇沉澱,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因此對於強酸制弱酸大家要理解它,不要一遇到有酸與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與鹽時都簡單的歸為強酸制弱酸。
不是一定強酸制弱酸,有特殊情況:如:h2s+cuso4=h2so4+cus
這個反應主要是生成了一種難溶於強酸的物質(也就是提到離子反應中的難溶物質)
弱酸制強酸有兩種情形:
1)非氧化還原反應的複分解反應。
誠如,樓上那位所述,酸性較強的酸能夠製取酸性較弱的酸,是因為較強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大於較弱酸,電離產生的氫離子可以跟較弱酸的酸根根離子結合,形成較難電離的較弱酸分子從體系中「遊離」出去,從而導致化學平衡向著生成較弱酸的方向移動。
事實上,弱酸能製取強酸的道理是相同的,也是使整個反應向總的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進行,只不過是由於生成的鹽的溶解度實在是很小。
如:cuso4 + h2s == cus(沉澱)+ h2so4等等。
2)氧化還原反應。
這純粹是與反應物和產物的氧化還原性大小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規律:氧化性強的氧化劑 + 還原性強的還原劑 == 氧化性弱的氧化產物 + 還原性弱的還原產物。
如:cl2 + h2s == s(沉澱)+ 2hcl
h2so3 + cl2 == h2so4 + hcl(未配平)等等。
3樓:厲尋楣
na2co3+h2s=nahco3+nahs強酸制弱酸,強鹼制弱鹼,那就是碳酸鈉的鹼性要強於碳酸氫鈉和硫氫化鈉,而硫化氫的酸性要大於硫氫化鈉和碳酸氫鈉,h2s和碳酸的酸性很接近,無法制備出碳酸,所以只能停留在酸式鹽的點上。
就跟用二氧化碳通到硫化鈉裡面一樣,結果是一樣的,co2+h2o+na2s=nahco3+nahs
很多的化學反應跟滴定的順序也是有關係的,比如鹽酸加到碳酸納裡面和碳酸鈉加到鹽酸裡面的反應式是不一樣的,
4樓:殘夢拂曉
這一類反應主要有以下反應:
na2co3 + 2 mhso4 == na2so4 + mso4 + h2o +co2
其中m表示的是金屬元素)
反應的實質為下列離子反應:
co3 2- +2 h+ == h2o + co2由於硫酸氫鹽在水溶液中h+完全電離,可以近似看成強酸,這樣對高中解題會方便一些。。。
5樓:網友
我記得有個結合強弱順序的:鉀>鈉>鈣>(氫)>鋅>鐵>銅。
co2和nas到一定就不會再生成硫化鈉沉澱。
是強酸制弱酸,n硝酸及化合物>s硫酸。。>co3碳酸。。>矽酸。。
6樓:化園閣
碳酸鈉與硫化氫反應時,由於碳酸鈉顯鹼性而硫化氫顯酸性,兩者發生歸中反應,得到碳酸氫鈉和硫氫化鈉。不會得到二氧化碳氣體,因為兩者的酸性非常接近。
高中不常見的化學方程式求!
7樓:云云
怎麼說呢,考試不會考的偏的,把基礎的記住就行的。
8樓:網友
不常見?確定沒打錯?
怎樣規劃高中三年的學習計畫呢,高中三年學習規劃
一 學習 計畫的制訂 1 制訂學習計畫的重要性 高中學習,首先要學會聽課 1 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 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 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 聽 的旁觀者,而是 聽 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
高中涉及的反應型別,高中化學反應型別一共有幾種?
幾乎所有反應啊,除了想傅 克醯化反應等的有機反應。高中化學反應型別一共有幾種?有機 取代反應 分子裡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加成反應 有機分子裡不飽和的碳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消去反應 有機物從分子裡脫去小分子而成為不飽和分子。酯化反應 酸和醇反...
初中學的所有化學反應種類及定義
happy去病 初中化學的基本反應型別有四種,即化合 分解 置換和複分解反應,這四種基本的反應型別,作為初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教材,將初中化學知識串為一起,所以,加強對這部分知識的歸納梳理和對比分析,非常有利於學生對化學用語的突破及整個初中化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一 化合反應 用字母可以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