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題,選?理由是? 謝謝!

2025-02-07 19:25:18 字數 4100 閱讀 3817

1樓:lie__別碰我

選c 功w=gh=50*10*3=1500(一樓到二樓高度大概算3公尺) 功率p=w/t 上個樓時間可以算是15秒 則選c

2樓:匿名使用者

w=fs=gh=mgh=50kg乘以10n/kg乘以3m=1500jt=s/v=3m/【

p=w/t=1500j/

人正常的行走速度大約是 一樓高約3m】

600w最接近1000w,所以選d望。

3樓:小傳七

da高度為2x10^-3m不符。

b高度為不符。

c高度為不符。

d高度為2m符合。

4樓:愛磊磊磊哥

中學生爬樓的功率為p=wtght

mght50kg×10n/kg×3m15s

100w.故選c.

5樓:網友

選c,正常教學樓我們設定為4公尺層高,那麼從1樓到2樓總的做功就是讓高度上公升了4公尺,mgh=2000j左右。整個事件大概算為接近10秒,所以p=2000÷10=200w,根據估算,最接近的是100w。

望~樓下那個考慮是錯誤的,雖然我們步行速度是,但是我們上樓是乙個旋轉上公升的過程,而不是直接走的垂線上樓,所以肯定不可能按二秒多上一樓來算的。

初三物理題,請說明理由,謝謝!

6樓:斐樹

類比法:比較法是用不同點比較。類比法是用相同點對照。

減小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罐頭是真空包裝,內壓小於大氣壓,不易開啟,撬了蓋的一邊後。使得空氣進入瓶中,從而內外壓強差減小,容易開啟。

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應為水杯是滿的,放入木塊後,水會溢位,所以杯中水的深度不發生變化,根據p=ρgh可知,h不變,p不變,則a錯;f=ps可知,杯子的底面積s不變,壓強p也不變,那麼f也將不變,則c、d錯。

一道初三物理選擇題,要解題過程哦!謝咯!

7樓:聖誕之物

設甲乙質量分別為。

可列方程(x+y)\(x\5+y\2)=3.之後整理x:y=5:4 選c

初中物理題求助!

8樓:網友

(1)p總=240w+140w+120w+800w=1300w>220v*5a=1100w,所以不合適。

2)w=p*t=,即節約度電。

初中物理 只有一道選擇題,希望可以詳細解答哦!謝謝!

9樓:網友

a 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說明絲綢上的正電荷轉移到了玻璃棒上,錯,是玻璃棒上的電子轉移到了絲綢上。

b 橡膠棒與其他物體摩擦後,橡膠棒一定帶負電 ,錯,顯然不一定,若橡膠棒與得電子能力比它強的物體摩擦,則橡膠棒帶正電。

c 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橡膠棒帶負電,則毛皮一定帶正電 ,對d 兩個物體相互摩擦後仍不帶電,說明這兩個物體沒有電荷,錯,不是不帶電荷,應該說二者對自身的電荷的束縛能力都較強。

10樓:網友

摩擦起電(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電子由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的結果,使兩個物體帶上了等量的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因此原來不帶電的兩個物體摩擦起電時,它們所帶的電量在數值上必然相等。

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

a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則絲綢帶正電b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不同,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得到電子,物體因多餘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物體因缺少電子帶正電。所以不一定是負電。

c正確d說明兩個物體原子核束縛電子能力相當。

11樓:網友

a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b不同物質對電子的束縛能力不同,橡膠棒若和比他束縛電子能力更弱的物質摩擦,就會得到多餘電子,從而帶負電。

d兩個物體相互摩擦後仍不帶電,說明這兩個物體對電子的束縛能力相同。

12樓:巡航蜜蜂

排除法:a:玻璃棒帶正電是因為失去電子 b:

錯在「一定」兩個字 c: d:物體由分子組成,而分子由帶正電原子核及帶負電核外電子組成。

物體不帶電,說明物體沒有得到電子或者失去電子。

初三物理題 請說明理由,謝謝!

13樓:網友

向上吊起做功,平移不做功,要搞清楚做功的定義,在力的方向上執行距離,這凳公升孫邊拉力是豎直向上的,棗鏈吊起是在力的方向笑賀上執行了距離,而平移沒有在力的方向上。

w=fs=50*5=250j

重力做功0

初二的乙個物理題,幫我解釋一下!

14樓:拉里

很明顯,空氣幹,也就是水蒸氣含量少,水的蒸發速率就快,則溼布蒸發水多,吸熱多,所以兩支溫度計示數差大。

這道題就是轉彎轉的多一點而已,你慢慢分析,慢慢想就可以想明白的。

生活例子:天乾物燥的時候衣服容易幹,就說明水蒸發快,單位時間蒸發量大,水蒸發吸熱,所以降溫,蒸發越多,降溫越多,就這樣。

看看樓上的,太專業了,樓主才初二的問題,擴散系都出來了,嚇死人了,我的多麼通俗易懂啊,囧。

15樓:眼中只妞

空氣中水蒸汽的含量越低,那麼水分蒸發的就會越快。包著溼布的那個溫度計,因為水分蒸發的時候吸熱,示數就會比正常的氣溫低,而且,空氣溼度越低,示數就越小。而不包溼布的那個溫度計顯示的是正確的氣溫。

所以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越大,溼度就越低,也就是說空氣中水蒸汽的含量越低。

16樓:網友

—這個是現實中乾溼度計的原理。包著溼布那個由於水分揮發,會帶走潛熱,因此溫度低一些。而另外一支沒有包溼布的,相對於這個當然要高一些。

當外界溼度越小(就是水蒸氣含量越低)的時候,包著溼布那個的水分揮發越快,當然溫度下降的就越快,指示的溫度就越低,也就是兩支溫度計的數差就越大;反之,當外界溼度很大、大到了飽和溼度的時候,也就是百分之百相對溼度的時候,你包著的那塊溼布就無法再揮發水分了,因此兩支溫度計的指示就趨於一致了,也就是沒有數差了。

17樓:小小魚人小小

這個應該要聯絡物理學中的分子擴散的概念了。

百科擴散。擴散的速率與物質的濃度梯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大氣中水蒸氣含量越低,擴散的越快,也就是蒸發的越快。

希望對你有幫助。

九年級物理選擇題,求解釋,謝謝!

18樓:網友

c對,即有3個可能溫度℃或120℃)。

分析:當不考慮熱量損失時,若水的末溫沒有超過100攝氏度(沒達到沸騰),則由q=cm*δt 得。

420000= t末-20)

得 末溫是 t末=120攝氏度。

顯然,在乙個大氣壓的環境中,一般的散熱面積小的開口容器的水早已經沸騰了。考慮到實際上有少量熱量損失,但從計算的結果看,水也能輕易達到沸點而沸騰,所以末溫應是100攝氏度。

如果水是裝在密閉容器中,且水的體積剛好等於容器的容積,則水無法沸騰生成水蒸氣(沒有空間),只要容器的材料絕熱效能好,就能使水的末溫達到計算得到的120攝氏度。

如果水是裝在散熱面積巨大的金屬容器中(水的深度較小,水面面積大),水在吸收熱量的同時,也會被大量的散熱,末溫就達不到沸點100攝氏度,可以是80攝氏度。

19樓:網友

水在常溫下不會大於100℃ 只有兩種可能。

所以選b

20樓:網友

只有一種可能,所以選a。因為根據公式q吸=cm(t-to),其中q吸=420000j/,c=1kcal/kg℃,m=1kg,to=20℃,可求出t=120℃,但水在常壓下,不可能大於100℃,所以只能為100℃。

21樓:網友

選b 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則合力應該是二力之和,合力一定不為零,所以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b 選b b 原因: 兩個力同向,作用。

22樓:網友

水的比熱容是4200j/kg℃。

在高壓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達到120度,如果考慮能量的損失,100度度皆有可能。選c

高一物理牛頓第二定律題,高一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第二題。謝謝

解 假設斜面的加速度為a時 正好斜面無壓力 此時小球剛好離開斜面 只收到重力mg 和細繩的拉力f 豎直方向受力平衡有mg fsina 水平方向由fcosa ma 解得a gcota 所以斜面加速度範圍是a gcota 方向向右假設斜面的加速度為a時 正好繩子無拉力 此時小球只收到重力和斜面壓力豎直方...

計算第二題怎麼開括號求解,謝謝

負負得正,4個負號抵銷,乘法交換率,0.25 40,8 12.5,3 1 3 6個負號,結果是正,帶分數化為假分數計算 3 2x4 3x5 4x6 5x7 6x8 7 4 求解,從我畫的第乙個圈圈到第二個圈圈,這一步是怎麼得來的?這種帶括號的二重積分到底應該咋求?謝謝 如圖。不知道這一步怎麼來的。從...

初中物理一題,大家幫幫忙謝謝啦

從動輪的轉速分別為 n0 11 24 n0 n0 24 11 輪子的轉速是單位時間內轉動的圈數 假設在主動輪上磁帶前進了l公釐,那麼,從動輪上的磁帶也走過了l公釐。這個能知道吧,因為是一根磁帶嘛 在磁帶走的過程中,兩個輪子的大小是變化的。這個也能知道吧,假設磁帶前進了l公釐,那麼,兩個輪分別轉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