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青玉案》表達了什麼

2025-02-08 12:50:10 字數 1590 閱讀 1171

1樓:迷離

這首詞著力用反襯法。上片渲染元宵節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熱鬧景象;下片開頭,又描 繪觀燈女子的盛裝豔服,笑語歡快的情景。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寫的主要物件,而只是陪襯。

最後點出「 燈火闌珊處」的「那人」,一位憂愁、孤獨、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熱鬧非凡的場景,是襯 託燈火闌珊處的冷落;那笑語歡快的一群觀燈者,是襯托「那人」的寂寞孤獨。但是,作者描寫這樣一位 孤獨者,用意何在?

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論說:「自憐幽獨,傷心人自有懷抱。」聯絡作者身世 看這首詞大約作於被罷職閒居期間,置身熱鬧之外的「那人」形象裡,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簡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眾裡尋他千,回頭驀見(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列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所必須經歷的第三種境界,這也說明了《元夕》詞「函蓋萬有」的特點。一篇文學佳作的藝術魅力,常常不止於它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還表現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深刻的啟示。王國維就從《元夕》詞聯想到了做學問的境界,而這當然是辛棄疾所未曾料到的。

況周頤在《香海棠館詞話》中說辛稼軒「其秀在骨,其厚在神」,確為有見地之語。這首《青玉案·元夕》,讀了之後就能使人神馳遐想,並從中領悟出深奧的哲理來,正說明了辛詞內容之豐厚和辛棄疾寫詞功力之精深。

2樓:春意盎然

表達了人 堆 裡 獨 處。 志 向 傑 出 者 時 常 處 於 這 種 孤 高 離 塵 的 境 地。 辛 棄 疾 這 首 詞 描 述 了 一 個 不 入 流 俗、 冷 觀 眼 前 熱 火 的 「美 人」 形 象, 而 這 個 理 想 中 的 美 人, 正 是 堅 持 志 向 和 操 守 的 作 者 自 身 形 象 的 寫 照。

全 詞 比 喻 巧 妙, 逼 真 的 環 境 描 寫 起 到 了 背 景 烘 託 的 作 用, 對 表 達 作 者 理 想 和 追 求 反 面 映 襯, 藝 術 效 果 極 為 強 烈。

3樓:網友

譯文】東風彷彿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著大街。悅耳的**之聲四處迴盪,職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

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她千百次,都見不到,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深處。

簡要評析】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乙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

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

認為本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運用了哪些表達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辛棄疾bai的青玉案元夕運用了對比反du襯表現手法zhi。它原是雙調dao,上下闋相同,只是版上闋第二句變成權三字一斷的疊句。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本篇採用了對比的寫法。上篇極寫花燈 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但找來找去卻找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偶一回頭,卻只見他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的上半闋寫元宵...

青玉案有幾個字不懂,求助

沒分 沒人解答呀,幫你解惑了,也讓別人的勞動有成果吧。星。鳳簫 簫的美稱如雨 指焰盈盈 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女子火紛紛,亂落如雨。星 指焰火。青玉案是什麼意思 青玉案意思是青玉所制的短腳盤子,名貴的食用器具。青玉案,詞牌名,調名取於東漢張衡 四愁詩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一詩。又名...

《青玉案元夕》上片寫了什麼景象,意圖是什麼

此詞的上片主要寫上元節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 燃放的煙火,先衝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然後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