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的活動內容都有哪些 最少五條!!!!!! 5

2025-02-11 02:25:15 字數 3680 閱讀 1917

傣族潑水節的活動內容都有哪些? 最少五條!!!!!!

1樓:菡萏的任意門

傣族青年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

進行划龍舟比賽。

放高公升和孔明燈。

放河船、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鬥雞等,也是潑水節期間的活動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傣族的青年在林間的空地上做丟包遊戲;進行划龍舟比賽;放高公升和孔明燈;放河船;跳象腳鼓舞;鬥雞等等。

3樓:網友

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流佈於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傳一千多年前傣族領袖召麻栗傑數模仿孔雀的優美姿態而學舞,後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成型,流傳下來,形成孔雀舞。

象腳鼓舞》象腳鼓舞流傳於中國雲南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和布朗族等少數民族中的民間舞。是一種男子自娛性舞蹈,因舞者身挎象腳鼓而得名。象腳鼓用芒果樹或木棉樹幹挖空,蒙上牛皮製成,形如象腳。

鼓有長短之分,長者公尺左右,中長者1公尺左右,短者公尺左右。長象腳鼓舞端莊瀟灑,舞步緩慢,擊鼓方法多變,鼓點節奏豐富;中象腳鼓舞穩重紮實,剛健有力,動作幅度較大,有甩鼓、轉鼓、掖腿等技巧動作,短象腳鼓以靈活騰躍著稱。

鬥雞》鬥雞是供競賽和娛樂用的雞品種。鬥雞遊戲起源於亞洲。中國是世界上馴養鬥雞的古老國家之一。

關於傣族潑水節的資料 關於傣族潑水節的內容

4樓:自全望

1、潑水節是傣族最仿悄數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傣族潑水節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

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麥帕雅晚瑪」人們習慣把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第四天運悔是新年,叫「叭網瑪」,敬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2、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

水!」,鼓鑼備首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到了節日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著採集的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裡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徵著甜蜜的愛情。

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潑水節的內容,除了潑水,還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跳孔雀舞,丟包,放高公升,放孔明燈等習俗。

傣族潑水節的習俗是

5樓:築夢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第一天,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 先至佛寺浴佛,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節,然後 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裡的水向對方灑過去, 「水花放,傣家狂 」 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

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曆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過雲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潑水節,可是潑水節由來的傳說卻有兩種。西雙版納、德巨集的傳說都是由「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得來,而位於麗江華坪地區的傣家潑水節的故事卻獨具特色。這裡的傣族人是中國乃至亞洲緯度最北的傣族部落。

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

潑水節"舞蹈":象腳舞和孔雀舞。

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6樓:網友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源於印度,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

到了節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浴佛"完畢,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這樣開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文雅的則用樹枝湛水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溼一身、幸福終身"!

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溼透,興致彌高。入夜,村寨鼓樂相聞,人們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整個節日期間,除有賽龍船、放高公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有鬥雞、放氣球、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

雲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裝與遊客一起歡度潑水節。

7樓:手機使用者

2012-2-20 23:07 龍的深處335 | 一級。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乙個傳說:很早以前,乙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

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髮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髮,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邪火就蔓延到**。

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8樓:網友

我覺得潑水節還不錯,去年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我從昆明去西雙版納去過人家傣族的潑水節,一身淋得溼透透的,還得人家還去幫我買衣服,因為表哥在哪工作,所以去看看,穿著傣族男人的衣服,雖然不習慣,但看著那麼多傣族女孩,雖然當地語言我聽不懂還好人家會說漢語,所以不那麼尷尬,特別是傣族女孩,衣服很漂林,人也很美哦,所以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9樓:小徐為你開窗

回答您好,老人和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浴佛:在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

丟包: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

1、歌舞活動: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裝,共聚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和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

2、浴佛:在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採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

3、丟包: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遊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

4、賽龍舟:賽龍舟是潑水節精彩的專案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第三天舉行。

5、邊交會:由泰國那邊的小商人過來買賣當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兩國的友誼,意義重大。

傣族潑水節的加說明方法的,傣族潑水節的資料加說明方法的

囧,乙個潑水節有什麼說明方法?無非就是打一盆水,然後潑別人身上,在就是加點特別的東西什麼的 太多了.太長了.說不完 有關傣族潑水節的資料 傣族潑水節又名 浴佛節 傣語稱為 桑堪比邁 意為新年 西雙版納德巨集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 尚罕 和 尚鍵 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 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

傣族人是怎樣過潑水節的,傣族人過潑水節的過程

第一天叫 腕多桑利 意為除夕 最後一天叫 腕叭腕瑪 意為 日子之王到來之日 為新年元旦。中間叫 腕腦 意為 空日 每逢節日,都要進行潑水 丟包 劃龍舟 放高公升 拜佛 趕擺等活動。其中熱鬧的潑水活動是全國人民最為熟知的。潑水節這天,孩子們紛紛砍竹作水槍,家家戶戶的門框 窗戶上都貼上各式各樣的剪紙,城...

傣族潑水節主要有幾方面?潑水節是怎樣誕生的

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乙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髮才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裡,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衝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