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善始善終的好人?

2025-02-14 09:25:26 字數 3907 閱讀 7119

1樓:網友

漢文帝在歷史上是個節儉的君王,愛民如子的好君王。在他上位之後,就繼續傳承了前輩們的一些經驗,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是乙個明君,沿襲了很多前朝的執政方式,就是為了造福一方百姓。在劉恆執政期間,對於民生方面也是提出了節儉,廢除了不少牢獄的酷刑,讓社會在不斷的進步。

國力在他的扶持之下走上了繁榮之路,百姓們也是安居樂業。劉恆在位二十三年的時間,始終如一的就是把百姓的位置放的比較高,還提倡贍養老人,對於一些貧困家的幫助也是非常的多。就連班固就曾讚賞劉恆,在孝文皇帝繼位這二十三年的時間裡面,宮廷裡面的這些建築,和馬匹以及皇室裡面的衣服,都是沒有奢侈過多,將節儉成為了民生民德善始善終一直到離世。

2樓:巫新菱

這位將軍,在輔佐趙匡胤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善始善終,這位名將就是曹彬。曹彬生病。宋真宗親自看望,親手替他和藥,又賜他白金萬兩。

問他後事,他說:「我沒有事可說。我的兩個兒子才能可用,我如果內舉,都堪任為將。

宋真宗問他們誰優誰劣,他說:「曹璨不如曹瑋。」同年六月去世,終年六十九歲。

宋真宗親自痛哭致祭。

3樓:融麗雅

曹彬不但善始善終,他的子子孫孫也都很好,曹璨,官至河陽節度使、同平章事,諡號武懿。曹珝,娶秦王趙廷美之女興平郡主,官至昭宣使,綜上所述,曹斌應該成為名將之中的典範,毫不為過。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從未違旨,也從未談別人的過失。

討伐後蜀、南唐,絲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第威勢自異於人。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車迴避,不稱呼手下官吏的名字,每次手下官吏談政事,一定先整冠才接見。

做官,俸祿分給宗族,沒有餘積。

4樓:粉絲麻

大唐衛國公李靖可以稱得上是完人,他一生都在輔佐明主,從無到有建立了乙個華夏最鼎盛的王朝,並打下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之後又開始興建帝國。李靖出將入相為國家勞心勞力。他有一生的榮華富貴,同時在死後,自己家族也是名將輩出,可以說實現了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可以說這樣的古代將領確實是有完美的人生。

5樓:網友

要數李靖吧,大唐王朝將近300年,戰爭無數,名將輩出,但無論從戰功到能力和知名度,當時還是後世的評價,李靖都是大唐第一名將,而且毫無任何爭議。在李靖去世百年之後,唐朝還設立了乙個武廟,李靖在武廟十哲中和韓信白起孫武吳起等古代的名將同列,並且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歷史上的「好人」最終都是什麼結果?

6樓:衡成燕

我覺得歷史上的好人最終都沒有什麼好結果。就比如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好不容易出山輔佐劉備,直到劉備去世,後來輔佐他兒子劉阿斗,後來諸葛亮就死了。

還有曹操曹操一直被後人誤解為是乙個壞人,其實他是乙個好人。

7樓:知哥44002重誠

歷史上的好人最終其實結果都不是很好,就比如說諸葛亮的後果就是不好的,因為諸葛亮一生都是為蜀國的發展盡心盡力的,而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說真的非常的偉大,這樣的好人,再後來的結果也不是很好,所以說,歷史上的很多好人都是沒有什麼好的結果的。

8樓:以心

歷史上,但凡是個較為全面的人物,都無所謂好人壞人。因為我們對好人和壞人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是否和大眾一致,我們的價值觀是否和主人公一致等。長孫無忌既有好的為國的一面,又有壞的弄權的一面。

小人可能有小人的手段,正式這些可能是我們不屑使用的手段,卻在這樣乙個社會,這樣乙個時期,收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終究是乙個社會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事實的表面,卻無法解釋他的成因和後果。

9樓:網友

世上的好人大多數不是很好的結果,但也有少部分是很好的結果,不是死了就是被人家破壞了,土地上的好人,基本上不是很好的結果。歷史上的好人其實基本上就不會有好結果,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到現在也有很多好人沒有好好下場,這就是流傳下來的一句經典語錄。

10樓:裝

你覺得有什麼樣的結果?反正不都是死唄,死了之後流芳百世唄。好人真的是好人嘛,壞人又真的是壞人嗎?

歷史,是成功者的自傳。大概是這個意思,我也不記得原話是什麼了。總之歷史有很多地方是被篡改過的,不能盡信,也不能不信。

歷史上有哪些善終的惡人

11樓:網友

秦檜,裕仁天皇,馬步芳,康生。

歷史上有什麼出名的善人嗎?

12樓:7988橙子胃陳

‍‍樊重,字君雲,西漢南陽湖陽人。性情溫和厚道,為人樂善好施,喜歡幫助別人。樊重的家中世代擅長耕種莊稼,並且喜歡做生意。

家裡能夠上下同心戮力,財產和利潤每年都成倍增長,以至於後來擁有田地三百餘頃。鄉里有窮困緊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滿足他們,樊重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稱讚。樊重不貪財不吝嗇寬容大度,他要求自已勤儉節約,待別人卻慷慨大方。

親屬族人中有遇到天災人禍的,他二話不說,開倉賑濟,這成了他家一條不成文的家規,至於鄉里鄉親生活上有什麼短缺的,他也是及時幫助。縣中的人都稱讚樊重的德行,將他推為「三老」。樊重八十多歲去世,他平素所借給別人的錢財多達數百萬,他臨終前囑咐子女們將那些有關借貸的文書契約全部燒掉。

向他借貸的那些人聽說後都感到很慚愧,爭先恐後地前去償還。樊重的孩子們都謹遵父親的遺囑,一概不接受。樊重的兒子樊巨集也同樣宅心仁厚,為人謙虛謹慎。

王莽末年的戰亂中,曾有軍士要殺樊巨集的家人,但聽說樊重父子兩人,向來以禮義恩德行於鄉里,因此沒有敢亂來,樊巨集家人得以倖免。樊巨集後來辭官返鄉,與同族親屬們聚居而住,有老弱千餘家前去歸附他。當時赤眉賊殘殺無數,本欲攻打樊巨集居住的地方,但聽說樊巨集素來仁厚,喜歡行善,因此也沒有忍心前去攻打。

樊重後來被追封為壽張敬侯;樊巨集拜光祿大夫,封壽張侯,去世后皇帝為表彰他的德行賜錢千萬,布萬匹,諡為恭侯,贈以印綬,車駕親送葬;樊重的另乙個兒子樊丹被封射陽侯;孫子乙個被封平望侯,乙個被封玄鄉侯。樊重一家人樂善好施,重德積德,成為當時的一大名門望族。‍‍

13樓:網友

‍‍路邕,陽平清淵人。世宗時,積功勞,除齊州東魏郡太守,有惠政。靈太后詔曰:

邕蒞政清勤,善綏民俗。比經年儉,郡內饑饉,群庶嗷嗷,將就溝壑,而邕自出家粟,賑賜貧窘,民以獲濟。雖古之良守,何以尚茲。

宜見沾錫,以垂獎勸。可賜龍廄馬一匹、衣一襲、被褥一具。班宣州鎮,鹹使聞知。

南北朝時的北魏路邕任魏太守時,每天從家中拿出粟谷去賑濟貧苦百姓。另一良吏閆慶胤任東泰州敷城太守時,正遇荒年,他把自家千餘石粟公尺全部捐出,「賑恤貧窮」,幫助許多困難家庭渡過難關。‍‍

14樓:加油幹哦

‍‍有啊,還挺多的,我覺得做出最大貢獻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應是孔子吧,他的乙個重要思想就是仁愛。‍‍

15樓:網友

‍‍宣秉,雖然官至三公九卿,被皇帝尊為「三獨坐」,權勢很大,但他一生節約,從不亂花,「服布衣」,「蔬食玉器」,宣秉身居高位卻如此節約,那麼他豐厚的俸祿都幹什麼去了呢?「所得祿俸,輒以收養親族。其孤弱者,分與田地」原來把他歷年所得薪俸,盡數贈與貧苦親族和孤寡之家,以致逝世時「自無擔石之儲」。‍

16樓:吾王說

孔子應該算乙個吧,收學生不分貧窮富貴,一視同仁,當真是一位好老師,也是一位善人,這也是為什麼幾千年來孔子一直受到中國人的敬佩,因為他有生之年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做自己。

17樓:小月有愛

‍‍孫景茂,隋文帝時,有伐陳之役,征途中有許多兵士不服水土而患病,景茂自求用自己的薪俸為這些病兵求醫煮粥熬藥,因為他的善舉而存活的人達到1000多。後來公孫景茂任道州刺史時,又動用自家薪俸和家產購買大量雞豬牛犢,"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18樓:黑馬狼劍客

中國歷史上,做出最大貢獻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應是孔子吧。他的乙個重要思想就是仁愛。

19樓:樹動風知

西漢時期的黃霸,從傳達資訊的職位做到太守,每個職位他都兢兢業業,對老百姓負責,對王朝負責,老百姓都很尊重他。

歷史上有哪些居安思危的名人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是石痴

在選國歌的時候有人說義勇軍進行曲不行,因為中華民族以經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但是 說,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所以才選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回答者 xxjspring101 經理 四級 7 5 18 01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989 1052 即太宗端拱二年 989年 卒於皇佑四年 ...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錯過」的故事,歷史上有哪些錯失良機的著名例子

敦克爾克大撤退,四十萬英法聯軍被擠在敦克爾克,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是唯一的希望。希特拉命令德軍停止進攻。如果這一戰進攻了,曾經的歷史說不定就被改寫了。兩廣事變的時候,廣東軍閥陳濟棠打算舉兵反蔣。起事之前找算卦的算了一卦,卦雲 機不可失 於是陳欣然起兵,幾天之後 空軍叛變投蔣。真是錯失良機。蘇軾的一生都充...

歷史上有哪些非常「命硬」的人,歷史上有哪些特別讓人心疼的人物

世界上最難殺死的人,恐怕就是妖僧拉斯普丁了。這個人在吃了這些毒藥後幾個小時後居然還可以和公爵夫人調情。菲德爾 卡斯楚可稱得上是非常命硬的人,他一生中經歷了638次暗殺,但都很幸運避開了。我覺得秦始皇就是乙個非常命硬的人了,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刺殺那麼多,還能活那麼長時間。古巴共和國 古巴共產黨和古巴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