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歌詞美匯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公尺,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公尺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
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公尺就像乙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公尺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
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乙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公尺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公尺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
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公尺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公尺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公尺,這種甜也不膩了;公尺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公尺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於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乙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
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2樓:李通通李
沒有任何的異樣,人們依然重複平淡的出行。對於節日,也許它就是日曆上乙個符號。我們只是在默默地傳承它,歷史的,傳說的其實都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
這樣的偉人正是不慣於平庸,憤怒世人的麻木。正如當下我們呼喚英雄一樣,對於正義的追求永遠不變。
端午節節日感想30字
3樓:網友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4樓:網友
主要講了端午節人們擊鼓,扔糯公尺到河裡敢魚蝦的故事。
我的端午節體會30字
5樓:阿沾愛教育
正文:每逢端午節,就會放一天假,家家會包粽子,看賽龍舟比賽。可是,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過端午節又為什麼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原來,端午節起源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國王室貴族,可因為楚王身邊遍佈奸佞,屈原屢次被流放。
西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接到了楚都淪陷的訊息,他萬念俱灰,來到汨羅江邊,跳江自盡。沿江的百姓知道這個噩耗,紛紛駕船來到江心,將一筒筒公尺倒進江裡面餵魚,以防魚吃掉屈原的遺體。
後來,劃小舟演變為賽龍舟,竹筒倒公尺演變成包粽子。農曆五月初五成了中國人民為紀念屈原而特定的節日——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吃粽子。剛一進屋,一陣清香就撲鼻而來,是粽子的香味,誘人的香味把我肚子中的小饞蟲一下子就勾了出來,攪得我乙個勁兒流口水,畢竟一年吃不了幾回粽子。
開飯了,看著餐桌上的魚和炒土豆,我和小弟弟誰也沒動筷子,我們都在等那香噴噴的粽子。粽子來了,小弟弟馬上就搶了乙個用黃線捆的粽子(奶奶說捆黃線的粽子是豆沙餡的),可包開粽子一看,是個蜜棗的。
於是,他又迫不及待地包開了第二個、第三個……直到第六個才包到豆沙餡的。小弟弟一邊埋怨奶奶騙人,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可口的粽子。一會兒,他的小臉上、鼻子上就灑滿了白公尺粒。
那滑稽的花臉兒,逗得我忍俊不禁。伴著好吃的粽子,涼涼的糯公尺帶著粽子葉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可現在很多人更喜歡過外國的情人節、聖誕節,外國節日反倒比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更紅火,真讓人不舒服。我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蘊含著那麼深刻的含義,又有可口的美食解饞,我們還是應該讓我們的傳統節日越過越紅火,讓端午節的習俗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6樓:惲海冬
寫作思路:通過對端午節的真實感受來寫出內心的想法,通過自己對端午節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來發出感觸的語言。
正文:粽子的味道喚醒了兒時的記憶,過去的生活雖然艱苦點,但是老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包一些粽子。
端午節,不同年齡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粽子的味道喚醒了兒時的記憶,過去的生活雖然艱苦點,但是老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包一些粽子,這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世俗的傳承。現在生活富裕了,各種食材包就的粽子,讓端午節增添了甜蜜、幸福的味道。
7樓:網友
端午節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屈原的精神,發憤圖強,長大報效祖國。
端午的感受不超過30字
8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下面主要從端午節的起源和端午節中承載的民族精神來進行敘述,具體如下:
多少年來說起屈原,大家能想到的除了端午放假吃粽子,大概就是他滿腹的委屈進而投江的故事。然而細讀屈原的詩就會發現,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開創了詩歌先河,他用他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世人留下了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屈原,因為他為國為民披肝瀝膽、矢志不渝的忠誠,因為他為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克己奉公、無懼無畏的精神。這種精神需要每乙個黨員學習併發揚,忠於國家、忠於事業、恪盡職守,只有發自內心地去做事、去奉獻,才能收穫真正的民心、民意、民愛。
端午節感想300字左右
9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感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要吃香噴噴的粽子了。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端午節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作文端午節,作文端午節200字
端午節bai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du,zhi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dao午節。今天是版農曆五月初五權,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裡,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
端午節傳說,端午節傳說50字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 雞蛋等食物,撲通 撲通 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
端午節作文,端午節作文400字
life佑珥擐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說 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裡,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 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