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居士快來幫幫忙。
1樓:以何為心
莫以神道來解釋佛法,佛法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不二」,是超越任何二元的事物觀念,也不是「一」,因為有「一」,就有「非一」,可否領悟?如此推理,佛法不執著有神論,也不執著無神論,因為有和無已經落入二邊之見。但是不執著不等於不說,故此佛經中也有不少地方說到神。
一般佛經以中道的觀點來說神通,皆為宣法之方便,若有人執著於玄學,是為心靈解脫障礙之一。
修行的精神應該合乎中道,既不偏重內涵,也不流於形式。偏重內涵的修行,容易有唯心論的傾向,其缺點和影響我們已在前章中討論過了;而偏重形式的修行心態,不可否認的也已在佛教發展的後期形成了。人是形式的動物,而修行也不能離開形式,故「形式」當然是重要的。
從修行人的身體、環境,到整個的教法,都是其修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形式。但同時修行人也不可忘的,就是形式固然重要,但修行絕不「只是形式」。
金剛經》中佛所說的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正是經典中對「形式主義」的修行最有力的批評。形式主義的修行思想,大半皆有極濃的神秘傾向。事實上形式如果離開了內涵,還能在整個因果流轉的過程中有多少作用,是不難想象的。
整個人類文化的興亡消長皆是如此的。乙個國家如果上上下下皆只重排場與形式,不講實質,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這就是其衰亡的先兆了。乙個沒有內涵而徒有形式的東西並不合乎自然法則,硬要它延續下去也是不可能的。
佛教的發展也是一樣的;它如果越來越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而逐漸失去了其純粹深刻的內涵時,其衰亡凋敝也自然可以想見的。
以上僅為說理,我們學佛以理事圓融為解脫,也不執理廢事。就樓主的疑惑而言,是可以請到自己家裡供養的,不用說什麼,心地恭敬即可,放到一起也沒事兒,儘管放心吧!佛菩薩都是無相慈悲,唯恐眾生心有煩惱而不得解脫,樓主如此恭敬,佛菩薩都會隨喜,阿彌陀佛。
2樓:網友
你執著於相!
我媽每次上香的時候都會求個不停。
佛像是佛菩薩以相存在的,修行的人誠心修行。有如佛菩薩在身邊,有如現世於你眼前。
又有何執著多少,材料呢?都是過眼浮華,本來無一物的!
何必強求呢?
另外,你要是為了求神保佑,我看你求的神也不會常在你家的!要想常在你家,你就得時時行善多作修行,修心,修思想,修根本,修持佛號,修持佛經,修持佛咒,這比什麼都強,比你求神佛保佑來得更直接,你修這些,滿天神佛都會來保佑你的!常隨你左右。
要是只為了供養增加福報,多多少佛像都一樣的!
好自為之。
3樓:智鎧
樓上兩個拜個私生子做神,還笑別人是魔鬼,哈哈哈。
4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偶像背後有隱藏著直接受控於撒但的屬靈界的鬼魔。
我想信佛,想做居士,那位師傅能幫忙,有什麼問題可以去那問?謝謝!
5樓:匿名使用者
皈依證是在家(居士)佛教徒的重要證明,當然要明瞭是皈依自性三寶: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才是最重要的。
到寺院拜一位師傅,請求傳授三皈,舉行皈依儀式,便可獲得。
標準的《皈依證》要有三章並存。
一、「寺院公章」最標準的是鋼印,要是紅公章的話,有些寺院是不允許免費進入的(例如:大相國寺)
二、「三寶印」上書「佛法僧寶」或「**寺院佛法僧三寶印」。寺院和寺院不一樣。象徵是三寶發給。
三、「授皈依師私章」。通常是方丈的章子。
只有這三章齊全,才能順利的免費進入寺院。
關於免費進入寺院,根據每個寺院不同的規定,通常初。
一、十五都可以進,有些寺院平時拿皈依證也能進。
6樓:匿名使用者
信佛信個屁,靜心不需要信佛,佛只是個虛晃,只要有心,信不信佛都能靜心。
7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話簡直是放屁,你的心是什麼?除了貪,嗔,痴,慢,你真能做到萬緣都放下,心裡得到真正的清靜嗎?,
8樓:匿名使用者
讓心靜下來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所謂的宗教可以幫你的,把你加在身上的枷鎖鬆開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各位幫幫忙我快瘋了各位。幫幫忙
也許這和你的學習沒有關係,是你平時處事的做法問題吧,比如好朋友是用來給你分擔快樂與煩惱的,而你總是在班上說你的一切,讓每個人都知道,給人的感覺就是你對每個人都一樣,大家不知道你對誰是真心的好。只要你真心對別人,別人一定會真心對你的,有負出就有回報,改變一下自己吧!還有可能就是你說你很受寵,也許總希望...
請各位幫幫忙,謝謝,幫幫忙謝謝各位
we can only use rise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the sun rises everyday.the flag is rising.the flood is rising.the world population is on the rise.we c...
各位大蝦,幫幫忙了,各位大蝦幫幫忙!!急!!
我看見了巴黎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宿建德江 註釋 1 新市徐公店 地名。2 籬落 籬笆。3 徑 小路。4 陰 樹葉茂盛濃密。5 急走 奔跑著。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它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兒童撲蝶圖。頭兩句 籬落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