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與朋友斷交 你還知道哪些例子說說其中的原因?

2025-02-17 03:00:17 字數 1852 閱讀 8444

1樓:金蟾居士

割席斷交。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譯文。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

曾經,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本篇通過管寧、華歆二人在鋤菜見金、見軒冕過門時的不同表現,顯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屬《德行》第十一則。

管寧因朋友的一二細節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標準,便斷然絕交,有點苛求於人,但是,華歆貪慕虛榮,就不能怪管寧割席斷義。

2樓:網友

割袍斷義。不記得名字了,小時候聽說的,兩人好友一起學習,但後面乙個人心不在學了,他就割了袍子,不再做朋友。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兩個

3樓:故清歡

孔融讓梨。

曹衝稱象。楊氏之子。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文化名人?並說說他們的事蹟。

4樓:匿名使用者

沈 括(1033一1097年)

北北宋錢塘人沈括,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多才多藝的大學者,十一世紀第一流的科學家。

青少年時隨父沈周先後到過潤州、泉州、開封、江寧等地,增長了不少書本外的知識,為他以後做學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沈括自幼好學不倦,對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水利、軍事、文學、**各個方面部有興趣,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東京(開封)任過昭文館編校、司天監等職,使他有機會閱讀了大量豐富的皇家藏書。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陽曆,即「十二氣歷」的主張,使他成為世界上第乙個提出太陽歷和農曆結合的人。

他對傳統曆法的缺點作了科學分析,說傳統曆法用閏月的方法來調整太陽和月亮的執行週期,是費力又不解決問題。他為此主張採取太陽曆,按十二節氣把一年分成十二個月。1930年,英國氣象局局長肖伯納也曾提出了與沈括相同的理論,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寧三年),沈括積極參加了王安石變法,成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擔任過「權三司使」(主管財政經濟),「兼判軍器監」等職。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歲,住在潤州夢溪園(今江蘇鎮江東門外),撰成《夢溪筆談》,這部鉅著是他一生所學和實踐的結晶。全書共三十卷,分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條。其中涉及到科學技術的條目就有二百多條,如銅壺滴漏的討論、凹面鏡的解釋、透光鏡的**、立體地形模型的製造、指南針使用方法的經驗、地磁偏角的發現等等。

全書廣博的內容,獨特的創見,被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

5樓:匿名使用者

陳天華,咬破手指寫啦十幾封血書,送到個個學校,還以死明志來喚醒國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古代清貧有貧窮而守節只說方誌敏以清貧為題表明了什麼說說你的理解?

7樓:建造師張

表明了方誌敏是乙個清而不貧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的法律形式,說說他們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它們具體包括哪些法律內容

8樓:xiao粉de糖糖

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規定,可以用交納實物來減輕賦稅,為的是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深得民心,來達到自己統治的目的。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勤奮學習的故事,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勤奮學習的故事

司馬光砸水滃,司馬光是北宋朝代的政治家和史學家。來原於 宋史.司馬光傳 司馬光從小看書從不離手,甚至連飢餓 囗渴 寒冷 炎熱都忘了。司馬光姓司馬名光。1.戰勝殘疾的巴雷尼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 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

你知道哪些國家的國際區號,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國際區號

你要它做什麼呢 中國 86 英國 44 美國 1 法國 33 德國 49 馬來西亞 0060 印度尼西亞 0062 菲律賓 0063 新加坡 0065 泰國 0066 汶萊 00673 日本 0081 南韓 0082 越南 0084 朝鮮 00850 香港 00852 澳門 00853 柬埔寨 00...

除了你學過的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節日的古詩的請寫出三首古詩吧?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