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大約在1998年開始,很多學校陸續取消了少年班的招生,僅剩下了中科大、西安交大。
以及東南大學。
還設定了少年班。
2、大學少年班最早起源於1978年,在當時人才較為匱乏以及落後的科技年代,這種教育模式無疑是快速而有質量地培養出一批具有十分強大的潛力優秀人才。
3、少年班注重智力因素,但是也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無疑是不科學的,更不公平。畢竟孩子還那麼小,身心還沒有發育完全,因齡施教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不是所有天才都是適合這種少年班的,因為少年班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壓力,很難讓這些年幼的天才們充分發揮出優勢。
4、想讓孩子成龍。
成鳳是非常自然的願望,但也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讓孩子有過重的壓力。教育要講究因材施教,切不可為了和別人比較而去適應不適合自己的教育。
2樓:新初遊戲
大學少年班在2015年左右表示禁止這類班級。
之後過了2-3年就基本取消了。
這類班級不利於教育資源的公平。
3樓:陶貓吉
喜報!蘇州多人錄取!2023西交大少年班放榜!
2023年還有的啊。
國家為什麼取消少年班
4樓:乾萊資訊諮詢
具體如下。
一是不少少年班學成之後定居美國或其他國家,全粗態心全意為外國的科技發展而服務——也就是說咱們自己國家反而成了「第三者」;二則是還有一些少年班成員學習不成居然去出家當和尚去了,雖然不好評價和尚這個「職業」,還有一些則害了精神病,運滑這些無疑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少年班是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中國大陸的少年班始於1978年,在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建議下中國多所高校曾一度招收少年大學生,後由於種種原因大多停止招生。當前在中國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三所高校設有巖悄源少年班。
中國大學的少年班為何紛紛停辦?
5樓:dsdds樂園
少年班是中國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指某些頂尖高等學府,將來自全國各地的一些頭腦異常聰明或者有其他特殊技能的年輕人全部集中起來,提前讓他們接受高等教育,出國深造等。這種現象外國也有,但不明顯,主要以中國為主。
少年班表面上培養了一批具有頂尖頭腦的青年人才,但事實上這些被培養出來的人才,到了國外後幾乎很少回國,他們都選擇在外國定居,結婚。而那些回國的人,也不見得有幾個從事科研工作。
中國曆代的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以及軍工企業科學家等,幾乎看不到少年班的身影。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是一步步穩打穩紮從小學到大學的,沒有乙個是天才型人物。
注:天才型人物指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那些3歲識2000個漢字,8歲可以解題勾股定理,10歲可以上大學的那種小孩,就叫「天才型人物」。
大學辦少年班有必要嗎?
6樓:網友
<>史籍記載,科舉考試封卷制度始於宋朝。據《宋史·選舉》說,宋太宗淳化年間,為「革考官窩私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後再開拆彌封。追溯起來,宋代的「糊名考校」法當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古代科考也有「少年班」。每年的高考,幾乎都會傳出有低齡高分考生被重點院校破格錄取的訊息,有高校還開設了「少年班」,其實對「神童」實行特意培養並非今人的創舉,大量史料說明,中國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對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視,一旦發現,就要著意加以培養,並引為皇朝幸事。
早在漢時朝廷就選拔了一些年齡俱在12歲以下的「奇童」在太學讀書。唐代科舉則專門設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齡在10歲以下,能通一經並且《孝經》《論語》等每卷能誦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給予身份。當然,由於年少不經事,他們雖有功名,卻不能去治民。
宋朝時,童子科還「錄取」過女孩。宋淳熙元年,有個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書省應試,主考官挑試詩書43件,全部通過,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為「孺人」。元代也曾規定,凡童子科中試者,一律「錄取」到朝廷的最高學府——國子學裡加以重點培養。
古代科考也重「素質教育」。如今「高分低能」現象不斷引起社會的關注,這實際上涉及考生的「素質教育」問題。古代的科舉考試同樣重視這一點。
中國大學的少年班為何紛紛停辦?
7樓:射手西部駝鈴
少年時代應該是他思維模式和思想方法形成的早期時代,而不是挖掘他潛力的時期。我是乙個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提倡,不能過早去發掘孩子的潛力,這樣很容易導致他後勁不足。讓他發光發熱,應該是讓他走上社會以後。
8樓:家有愛妻我驕傲
中科大沒停辦,招15歲以下的。
中國哪一年建國,中國哪一年建國
中國早在西元前2070就建國了,不過其範圍不同於現在。而且古文中的中國與現代漢語中的中國意義不同啊。新中國是1949年建立的。問題不明確啊!西元前2070年,中國第乙個國家政權出現.就是夏朝.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是1949年建立的。我認為回答1949年建國是不夠準確的,難道1949年以前就沒有中...
雍正元年指的是哪一年,雍正是哪一年登基的
1723年是雍正元年。雍正是1722年登基的,但這一年算是康熙61年。傳承的中國皇帝紀年一般都是要退後一年的,新皇帝登基當年沿用老皇帝年號,次年即為自己的年號元年。雍正是哪一年登基的 康熙六十一 公元1722 年十一月辛丑即位,號世宗,年號雍正,以明年為雍正元年。雍正是45歲的時候登基的。雍正皇帝胤...
李白出生於哪一年,李白出生哪一年
李白生卒年,在歷史上有生於長安元年 701 卒於寶應元年 762 享年62歲說 生於聖曆二年 699 卒於寶應元年 762 享年64歲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有生於長安元年 701 卒於廣德二年 764 享年64歲說 生於長安元年 701 卒於廣德元年 763 享年63歲說 生於神龍二年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