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旅昕
你先得搞明白,乙個人為什麼要買保險。
比如,他買了一輛車,車要上強制保險,所以他會動用存款去買車險。
他要出去旅遊,他就會去買人身意外保險。
至於儲蓄,估計人人都有,多少而已。低保戶溫保要緊,當然不會去買商業保險,但至少有社會統籌保險。而富人,可能會去買一些商業險來防止意外風險或分擔養老風險。
買不買商業保險,要看乙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同在海口,同樣的經濟實力,農民的想法和城市人的想法就可能完全不一樣,這也不一定城市裡的人比農村裡的買得勤,有時恰恰相反。城市居民由於單位福利買過商業險,自己不會去買,頂多給孩子買乙份。而農村保障有問題,反而對商業保險品種有需求。
而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對壽險保險產品來講,不太有利,這次十七大會對人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出強有力的規劃,很多商業保險產品的功能成了多餘。另外,**的賺錢效應及百姓的理財觀念更新,對商業保險都會帶來深遠影響。
保險產品,特別的壽險,其實就象把錢存在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來投資,然後被保險人生存至某個年限,從保險公司提取本金和利息,保險公司賺的是利差。所以,反過來講,只要你投資得當,所獲取收益一樣比保險公司多,按投資大師林奇的說法,通常情況下,個人投資者的收益率比機構多得多,船小好掉頭麼。
上面那位老兄提及的加息,我覺得對個人的投資取向影響不大,而且中國目前是流動性過剩,通過加息根本解決不掉實際問題,反而***明顯。
你想啊,保險的收益才多少,還不如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高,只要不挪用,這筆錢復利會翻得很高,雖然還是沒辦法對沖通脹,但比保險高多了。而**的收益率遠比國債和信託高,不巧碰個漲停板一天就賺10%,在這個大牛市裡,經常每天有10-20%的**漲停。
以前錢多,國家讓投地產,後來地產過熱了,國家就把**託高了,這樣錢就從樓市去了**,然後錢還是太多,不怕,國家都不斷髮行超級**股對沖,比如中移動、中石油、中海油什麼的。
所以講,就目前而言,個人儲蓄對保險業影響不大,只要保險產品的投資收益率能高過銀行的產品,希望還是有的。
2樓:網友
只有自己去淘金了。
人身保險與儲蓄的關係
3樓:abc保險網
人身保險與儲蓄的聯絡表現為帶有儲蓄性質的保險業務的存在,長期的人身保險具有儲蓄性質。對保單持有人而言,長期人身保險可以形成現金價值,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也就具有了金融儲蓄的顯著特徵。
人身保險與儲蓄的緩哪塵顯著不同主要表現為如緩檔下方面:
1.儲蓄是自助,保險是互助。儲蓄是自我保障行為;而保險是一種社會互助行為,保障程度更高。
2.儲蓄與人身保險所集資金的使用權與所有權不同。儲蓄存款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可以任意提取使用本金和利息;人身保險是依靠單位或個人的互助共濟來實現的,聚集起來的的保險費由保險公司管理使用,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只有在擾禪賠付時才能獲得保險金。
3.儲蓄與人身保險的給付原則不同。儲蓄的給付是建立在個別的均等關係上,儲蓄者可以利用的金額是以存款為限額的;保險的給付是建立在綜合的均等關係上,任意一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都有可能獲得遠遠超過已交保費的保險金,需要符合理賠條件,且保險人需要保持償付能力。
擴充套件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保險與儲蓄的區別有哪些?拜託各位大神
4樓:猴鏈耗
儲蓄是基礎,保險是在有了一定的儲蓄能力後為了防範人本身出現風險採取的提前的準備。如果儲蓄是食品(生存必須品),保險則是冰箱(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後的必須品)。
5樓:哲宇丶
保險還有保障 儲蓄沒有。
保險業能夠發揮作用的空間,保險業對經濟的作用
保險業對經濟的作用 之所以說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 保險是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的行業。從保險密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為652美元 人,發達市場為3620美元 人,反映出居民很強的保險意識和成熟的保險消費觀念。從保險深度看,2013年全球平均水平為,發達市場為,反映...
保險業國十條是什麼,保險業的國十條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保險業的國十條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2006年,頒布的 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簡稱 國十條 為推動和完善中國的保險事業起著重要作用。另有2008年11月,為了為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中國的不利影響,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 常務會議,會議確定,出台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簡稱國十條。而2010年 為了堅決遏制部...
保險如何走未來的發展道路,未來保險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一直以來,保險中介就是保險公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資料顯示,2012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2757.7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3540.33億元,壽險保費收入9217.41億元,佔2012年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4 保險中介又包含了保險專業中介 保險兼業 保險營銷員三個部分。保險中介內部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