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沉魚落雁
找找古詩書,書上有。
踏莎行 晏殊
2樓:匿名使用者
此詞描繪暮春景色,上片寫郊外景,下片寫院內景,最後以「斜陽卻照深深院」作結,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繪一幅具有典型特徵的芳郊春暮圖:小路兩旁,花兒已經稀疏,只間或看到星星點點的幾瓣殘紅;放眼一望只見綠色已經漫山遍野;高臺附近,樹木繁茂成蔭,一片幽深。
紅稀」、「綠遍」、「樹色陰陰」,標誌著春天已經消逝,暮春氣息很濃。三句所寫雖系眼前靜景,但「稀」、「遍」、「見」這幾個詞卻顯示了事物發展的程序和動態。從「小徑」、「芳郊」、「高臺」的順序看,也有移步換形之感。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所寫的楊花撲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詞人描繪這一景象時,卻注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成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以致讓它漫天飛舞,亂撲行人之面。
這一方面暗示已經無計留春,只好聽任楊花飄舞送春歸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楊花的無拘無束和活躍的生命力。這裡雖寫暮春景色,卻無衰頹情調,富有生趣。「濛濛」、「亂撲」,極富動態感。
行人」二字,點醒以上所寫,都是詞人郊行所見。 過片「翠葉藏鶯,珠簾隔燕」兩句,分寫室外與室內,一承上,一啟下,轉接自然。上句說翠綠的樹葉已經長得很茂密,藏得住黃鶯的身影,與上片「樹色陰陰」相應;下句說燕子為朱簾所隔,不得進入室內,引出下面對室內景象的描寫。
著「藏」、「隔」二字,生動地寫出了初夏嘉樹繁陰之景與永晝閒靜之狀。 「爐香靜逐遊絲轉」寫如此閒靜的室內,香爐裡的香菸,裊裊上公升,和飄蕩的遊絲糾結、繚繞,逐漸融合一起,分不清孰為香菸,孰為遊絲了。「逐」、「轉」二字,表面上是寫動態,實際上卻反托出整個室內的寂靜。
逐」上著一「靜」字,境界頓出。 結拍「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跳開一筆,寫到日暮酒醒夢覺之時,原來詞人午間宣,酒困入睡,等到一覺醒來,已是日暮時分,西斜的夕陽正照著這深深的朱門院落。
這裡點明「愁夢」,說明夢境與春愁有關。夢醒後斜陽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長難以消遣之意。 前人評此詞寫景流麗。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中說:「結『深深』妙,著不得實字。」沈謙《填詞雜說》中進一步指出結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詞寫景的特點,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跡。
求蘇軾的《踏莎行》
3樓:網友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註釋。
4樓:網友
踏莎行山秀芙蓉,溪明罨畫。真遊洞穴滄波下。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跨。解佩投簪,求田問舍。黃雞白酒漁樵社。元龍非復少時豪,耳根洗盡功名話。
5樓:網友
不要嚇我 蘇軾有寫過這首詩嗎 還是你弄錯名字了。
誰能幫我賞析一下晏殊的《中秋月》呢?意思和思想感情
譯文00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蘇軾的 中秋月 賞析 主旨和寫作手法 00這首小詞,題為 中秋月 自然是寫 人...
幫翻譯一下告白的不要機翻,請幫忙翻譯一下,不要機翻,謝謝
七夕 中國 私 本當 羨望 良 幸 本當 恥 毎年 友達 自分 入力 殘 半分 見 最終更新 言 私 信 私 言葉 確 男 子 共通 表示 人格 過去 比較 私 他 優 笑 遊 1 日 深 印象 殘 保證正確 七夕 中國 殘念 私 彼氏 本當 1対正 見 本當 良 幸福.言 本當 恥 思 毎年 自分...
誰懂泰文?幫忙翻譯一下,有沒有懂泰文的 幫忙翻譯一下 機翻不給予採納
如果藥劑師,等待 的 啟發,7 的 的便盆一年 北方。的 在 足夠的戰爭 啟發 的亮度 警察小學 德鈦 警察的味道,在 足以通過 香港 幫助如果 香港 的 有沒有懂泰文的 幫忙翻譯一下 機翻不給予採納 tinachalisa 29分鐘前讚了你發表的 翻譯完畢。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有沒有懂泰文的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