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層地下水水質影響因素及變化規律

2025-02-26 15:20:06 字數 3662 閱讀 6602

地下水的ph往往具有區域性的分佈特徵,引起這種區域性差異的主要原因包括天然因素和(  )。

1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a地下水的ph往昌銀往具有區域性的分佈特徵,引起這種區域性差異的主要原因包括天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天然條件下,某些地質環境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質、硫化物及有機酸,其中有機質(碳)在氧化條件下可產生大量的遊離二氧化碳,使地下水隱迅歲ph降低;原生環境中富含的硫化物,經氧化分解溶於水中,也會導致地下水ph降低。

人為活動中,工業廢氣及酸雨對地下水ph影響較大。由於工業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灶睜,與降雨結合為硫酸、碳酸、硝酸,形成酸雨。當土壤本身對酸的緩衝能力不足時,酸性水就會通過入滲補給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的ph降低。

紅層地下水的水質概況

2樓:中地數媒

紅層區風化裂隙水的水質在山地丘陵區普遍較好,水化學型別大多為hco3ca 型、hco3

ca·mg型和hco3

na型,礦化度多小於1 g/l,硬度中等,多符合各類生產及生活用水水源的質量要求。但在山間盆地和谷地底部等低窪地帶,因水迴圈交替緩慢,遇到含鹽地層,則水質大多變差,多為cl-na型或hco3

so4na·mg型水,礦化度大於1 g/l,高者大於10 g/l,為微鹹水、鹹水。構造裂隙水(層間裂隙水、脈狀裂隙水)或是溶蝕裂隙孔隙水,一般情況下水質良好,符合各類生產及生活用水水源的質量要求。但含水層中含可溶鹽夾層、可溶鹽層或者含水層與紅層中的含可溶鹽夾層、可溶鹽層、滷水有水力聯絡時,地下水水質變化比較複雜。

如滇中白堊系上統江底河組三段(k2

j3含石膏、岩鹽,溶蝕裂隙發育,有利於地下水聚集,當補給條件好,地下水迴圈交替較快,排洩通暢時,一般水質較好。但在地下水徑流速度緩慢的地段,水中氯化物、硫酸鹽嚴重超標,水質較差。總體而言,紅層地下水的水質比其他型別的地下水較為複雜多變。

紅層地下水及含水層型別

3樓:中地數媒

含水層是指能夠透水而又飽含重力水的岩土層。雖然含水岩土大多數是呈層狀的,但也存在不少呈帶狀、脈狀、塊狀的,有的水文地質研究者就將之分別稱為含水帶、含水巖體等。在進行區域調查評價工作中,對一些巖性變化頻繁的地層,很難劃分出單一的含水層,為了便於綜合研究和有利於表徵含水層的水文地質特性,多根據巖性及其變化特徵,劃分為各個不受地層單位限制、含水特性基本相同的含水層組。

與含水層對應的是非含水層,包括透水層和隔水層。透水層是指透水而不含水的岩土層;自然界的隔水層往往是相對的,通常是指透水性極其微弱,能起到隔水作用的岩土層。這些岩土層實際上仍含有一定的水量,具有微弱的透水性,所以「相對隔水層」這一術語在實踐中的應用很廣泛。

我國最常用的含水層分類是根據含水層的空隙型別,將含水層劃分為:孔隙含水層、裂隙含水層和岩溶含水層三大類(圖。相對應的地下水也分為名稱相同的三大型別。

紅層地下水主要屬於裂隙水,其中的碳酸鹽巖及含鹽巖含水層具有岩溶水的特徵,部分風化裂隙含水層則具有孔隙水的特徵。

圖 含水層空隙型別圖。

賦水空隙率愈高、空隙規模愈大、連通性愈好,則含水層的富水性也愈強。這一基本規律,在含水層的水文地質特徵上,表現為硬質脆性的岩層、可溶岩層或構造破碎帶富水性較強,而軟質柔性的非可溶岩層富水性較弱。含水層具體的富水性特徵,主要是由地層巖性和賦水空隙的成因所決定的。

因此,為了便於研究紅層地下水的富集規律,總結紅層地下水的開發技術條件。本書將紅層地下水按照含水層巖性及導水儲水空隙的成因進一步劃分為:風化裂隙水、構造裂隙水和溶蝕裂隙孔隙水三類。

再根據構造裂隙含水層(帶)的埋藏和空間分佈特徵,將其進一步分為:層間裂隙水、脈狀裂隙水。

各類紅層地下水的基本特徵見表。

表 紅層地下水型別劃分表。

按照20世紀70年代全國開展1∶20萬水文地質普查以來較為通用的含水層富水性分級標準(表,紅層含水層的富水性普遍屬於較弱及其以下的等級。具體各個型別的含水層富水性特徵將在後述分類論述中加以描述。

表 含水層富水性分級標準。

地下水水質變化趨勢

4樓:中地數媒

根據本次工作性質和資料佔有程度,僅對水質資料豐富的佳木斯市區進行地下水水質變化趨勢分析。其他廣大地區由於水質監測資料不連續或缺乏,所以暫不進行討論。

一、「九五」期間飲用水水質與「八五」比較分析。

佳木斯市區「九五」期間汙染程度與「八五」相比,重度汙染區增加了2個點,中度汙染範圍有所擴搭尺大。全區汙染程度有所加重,地下水化學型別變得越來越複雜。由表5-8可見,鉛、氨氮、總硬度、大腸菌群的增加較大,其增加率分別為.

9%和,金屬汞和知啟高金屬鎘有所減少,分別比「八五」減少了和。

表5-8 「九五」主要汙染專案與「八五」比較。

二、mn、cl、so4

組分變化趨勢。

在1984~1990年,錳超標率44%,平均含量,超標面積521km2

1991~1995年,平均含量為,錳超標率45%,超標面積212km2

1996~2000年,錳超標率為,平均含量為,超標面積為250km2

此外還有cl、so4

含量也逐年增高(圖5-2)。

圖5-2 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含量多年變化曲線圖(引自佳木斯市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報告)

三、1996~2000年各水源地飲用水汙染變化趨勢。

三江平原地下水資源潛力與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評價。dixi

yi式中旁埋:di

為變數xi和yi變數的差值;xi

為週期i到週期n按濃度值從小到大的序號;yi為按時間排列序號。

以汙染顯著的高錳酸鹽指數、氨氮、ph值、揮發酚、大腸菌群進行定量分析統計如表5-9。

表5-9 秩相關係數統計表。

從表5-9中可見,秩相關係數|rs

均小於臨界值,表明此5項主要汙染物均無顯著的變化趨勢,呈波動狀態。

水源的調查監測分析,市區各水源的水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原因有四:一是環境地理條件的改變,各水源多年連續開採利用,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向地下滲透加強;二是水源地與工業汙染源混雜,工廠的各種材料運輸管道及廢水排放管道滲漏並與水源地供水管道交織存在造成飲用水的汙染;三是居民區與水源地的混雜,生活汙水的滲漏造成水質惡化;四是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化肥、農藥,其可溶與淋失部分滲入地下水中,從而影響生活飲用水的質量。

哪些因素影響地下水的水質

5樓:網友

影響地下水動態的因素:

1、氣候是影響潛水動態最活躍的因素。雨季,降水入滲補給使潛水位上公升,潛水礦化度降低;雨季過後,蒸發和徑流排洩使潛水位逐漸下降,在翌年雨季前出現谷值,潛水礦化度公升高。這種一年中週而復始的變化,稱為季節變化。

氣候的多年變化,則使潛水位發生相應的多年週期性起伏。

2、地表水體附近,地下水動態受地表水的明顯影響。河水位上公升時,近岸處的潛水位上公升最快,上公升幅度最大;遠離河岸,潛水位變化幅度變小,反應時間滯後。

3、氣候水文因素決定了地下水動態的基本模式,而地質因素則影響其變化幅度與變化速度。例如,承壓含水層受到上覆隔水層的限制,補給區動態變化強烈而迅速,遠離補給區則變得微弱而滯後。對於潛水,包氣帶厚度越大,滯留於包氣帶中的水便越多,潛水位的變化越滯後於降水。

4、人為因素也可影響地下水的天然動態。例如,打井取水後,天然排洩量的一部或全部轉由採水井排出,如採水量超過補給量,地下水位則逐年下降。再如,利用地表水大水漫灌而不加強排水,潛水位將因灌水入滲補給而逐年上公升,引起土壤次生沼澤化或鹽漬化。

地下水水質綜合評價方法有哪些,地下水已超標的採用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如果不一樣 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可以具體點說麼 地下水已超標的採用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地下水監測方法有哪些?測方法1 地下水位動態監測 宜採用已有的水井 地下水的天然露頭或工程中的鑽孔 探井等進行。當鑽孔易堵塞時,可在鑽孔中安裝過濾器進行監測。2 水質監測 應定時取水試樣,按監測的目的 要求進行水的物理化...

關於地下水空調什麼是地下水空調?

國外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由於大量使用空調系統,以致所耗能量約佔總消耗能量的1 3 如美國 日本等國 有的甚至達到總耗能的45 如瑞典 在空調方面如何節約能源 減少汙染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面對目前提倡的 開源節流 問題,許多國家把對太陽能 地熱能 風能 潮汐能的研究和利用,提到新的日程。空調系統的能...

抽取地下水的危害地下水過度抽取會造成什麼後果?

一般bai來說在 允許開採範du圍內開採地下水不會出現zhi什麼危害 dao,若超出允許開採範圍,回很可能會出現地答面沉降 地下水位下降 鹹水入侵和地下水汙染等危害 位於河口區和淤泥層較厚的我市影響則更為突出 那麼地下水的允許開採量是多少呢,它不是乙個恆定值,主要看採水地的地質結構 補給情況 透水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