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梧桐樹邊羽
<>滕王閣,自然是滕王修建的,然後用來遊玩的行宮巖寬兆性質建築。
滕王雖然來頭很大,但是沒辦法稱「帝王」。雖然滕王李元嬰身份極高,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滿仔(最小),是李世民的粗租親弟弟,也是李世民給帶大的,但是李世民怎麼對兄弟的,天下人都知道。所以這些皇子們什麼都敢做,唯獨對「帝王」之為,絕對不敢覬覦。
滕王沒有被剷除,即使在武則天時代,媚娘對李唐皇族大加屠戮的時候,也放過了李元嬰一脈,不得不說裝傻充愣,自我敗壞的手段,滕王是做得成功的。
李元嬰十一歲的時候封滕州,是為滕王。從這個時候起,他就開始了修樓大業,結果被舉報,被貶蘇州、南昌、四川各地。不過他就是愛修樓,所以到處留下滕王閣。
郎中滕王閣也見於杜甫詩作,而真正名聲鵲起,自然還是王勃的神文載史的南昌滕王閣。巧沒。
因此,後世所認「滕王閣」,也都是指江西南昌滕王閣。
2樓:天命之年
滕王閣。是唐朝滕王住的,他的來頭很大,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名叫李元嬰。
西元639年,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
是為滕王。在滕州,他修建芹橋了一座樓閣,就叫做滕王閣。
西元652年,李元嬰被調到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
任都督,因為他很懷念在滕州的絕輪那座滕王閣,於是在西元653年,他在南昌又修建了一座樓閣,還是叫滕王閣,也就是王勃登上去的那一座。西元679年,李元嬰又被調到隆州(今四川閬中。
做刺史,並首信在閬中,李元嬰繼續他的修樓大業,修建了第三座樓閣,依然是叫滕王閣。據南宋。
時期《輿地紀勝》
中記載:李元嬰一到閬中,就以「衙役卑陋」為名,大修宮殿高樓,稱「閬苑」,又在閬中玉臺山建玉臺觀和滕王亭(合稱「滕王閣」)。
宋代滕王閣。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在南昌的那座滕王閣也並不是滕王自己修建的那個,西元848年,因王勃而出名的那座滕王閣就已經被毀於大火之中,後來這座樓就處於重建、被毀、重建、被毀…….如此迴圈之中,歷史上滕王閣先後被重建達到了29次之多,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滕王閣是在1989年10月8日重建完成的版本。
3樓:兔嘰呀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頌衫碧李世民之弟—野舉—李元嬰始建塌芹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4樓:步餘年
滕王閣是由唐代時桐改氏期的滕王建立的,這個人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殲悶,只不過出生的時間很晚,他的年齡還沒有唐高宗李治大,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元嬰,滕王閣就是由他局散建立的。
5樓:童心
滕王閣不是歷史上諸侯王和皇帝住的。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所建,因此叫滕王閣。
滕王閣在哪個城市?
6樓:輪看殊
江西省南昌市。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
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西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
之弟——滕王李元嬰。
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永徽三年(652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都督,次年又在洪州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唐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幹於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
滕王閣建於哪個朝代
7樓:懂視生活
滕王閣是唐永徽四年(653年)建的。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地處贛江東岸,為南昌市地標性建築、豫章古文明之象徵,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現存建築為1985年重建景觀;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聞名於世;與湖南嶽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西江第一樓」。
滕王閣主體建築高公尺,建築面積13000平方公尺;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公尺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為三層帶回廊建築,內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公尺。
滕王閣在組織空間、佈置空間和擴大空間方面,創造性的解決了聲、影、光、色的一系列難題,從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藝術意境;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築審美的特點,困知通過意境虛景與實景融為一體,交織出一幅絢麗多姿而又變幻莫測的風景圖畫。
從平面方向看,滕王閣建築群形成了閣、廊、亭的敗陸排列順序,組群察尺頃建築的藝術處理隨著組群的性質與規模大小產生各種不同方式;滕王閣的主體建築是閣本身,通過與輔亭壓江亭和挹翠亭以及起連線作用的迴廊構成了一種類似**的節奏感,給遊人以**的美感。
滕王閣是哪個朝代建的誰建的
8樓:哲哥聊歷史
滕王閣最早始建於唐朝,滕王李元嬰建的,所以叫騰王閣,歷史上有個幾次重建和修繕。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唐顯慶四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
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元代滕王閣幾經戰亂而破敗不堪,至元三十一年,第一次重修滕王閣,閣高五丈六尺。
2001年1月南昌滕王閣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滕王閣最早是誰建的
9樓:剛陽文化
滕王閣最早是唐太宗的弟弟「滕王」李元嬰建的。 唐貞觀十三年胡姿族(639年),唐高祖第二冊散十二子、唐太宗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唐顯慶四年(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褲弊的「滕王閣」。
1.總體外觀。
主體建築高公尺,建築面積13000平方公尺;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公尺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為三層帶回廊仿宋式建築,內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公尺。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2.建築特色。
在組織空間、佈置空間和擴大空間方面,創造性的解決了聲、影 、光 、色的一系列難題,從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藝術意境;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築審美的特點。
3.相關人物。
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名傳千古,流芳後世,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4.風俗文化。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做是吉祥風水建築,古謠雲:「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
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
滕王閣記的原文,賞析。滕王閣詩古詩原文及賞析
滕王閣序 唐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
《騰王閣序》是誰寫的滕王閣序的來歷和作者
簡介 滕王閣序 全稱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亦名 滕王閣詩序 駢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始建,後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作者 無路請纓 的感慨。對仗工整,言語華麗。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
滕王閣序的來歷和作者
作者王勃 來歷 唐初的經濟繁榮,促進了文化繁榮,出了許多有名的文人學士和詩文。王勃 楊炯 戶昭鄰和駱賓王被稱為 唐初四傑 唐初四傑 中最為出名的當數王勃。王勃,維州龍門 今山西河津縣西村 人。他出身於望族,自小就聰敏好學,詩文出眾,十四歲被推舉出仕,十七歲就被授官朝散郎,到沛王府擔任修撰。王勃年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