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勇欣笑庹斐
是的,核燃料棒注入反應堆後,就不能再被取出或使它停止運作了。這是因為核反應一旦啟動,就必須持續進行,因為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會使反應持續下去,無法停止或取出核燃料棒。
即使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全部插入後,核反應的速率也只能減慢,而不能完全停止。因此,一旦核燃料棒被注入反應堆,就無法取出或使其停止運作。
此外,核反應產生的高溫高壓環境也會使核燃料棒在反應堆內部保持熔融狀態,因此不能將其取出。如果試圖強制停止核反應,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的嚴重損壞和核洩漏,這將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對於乙個已經啟動的核反應堆,只能通過控制反應速率來調整核反應的強度和功率,而無法停止或取出核燃料棒。
2樓:網友
反應堆分為冷停堆和熱停堆。
熱停堆主要是把中子功率降下來,即核反應停止,中子通量降到很小。一般來講這個過程比較快。最快只用幾分鐘。
但是冷停堆要求熱功率也降下來,也就是說要使反應堆溫度降下來,由於反應堆的衰變餘熱,反應堆裂變鏈式反應停止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有熱量放出,整個冷卻過程比較長。對於功率大的反應堆可能需要乙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熱量不能及時匯出,可能造成堆心融化,例如三里島事故。
3樓:網友
停止以後必須繼續對反應堆冷卻,知道反應堆溫度降低到正常水平。
核反應貌似不能立即停止。
核反應堆的核燃料容器為什麼不會被熔化?
4樓:匿名使用者
核反應產生的能量可不小,乙個原子發生反應能產生200mev的能量,可是當核反應進行時,是多少原子在同時進行反應呢?樓主想想1g的核燃料有多少原子就知道能量大不大,何況乙個反應堆的核燃料可不只1g啊,這麼多原子以一定概率發生核反應,那可是巨大的能量,要不怎麼發電啊?堆芯熔化的事倒是經常有提起,壓力容器、燃料包殼熔化還沒通說過,首先,核燃料是做成一根一根的燃料棒的,燃料棒的包殼由金屬鋯合金做的,可以耐2000多攝氏度,但是設計要求正常執行時包殼外表最高溫度應該不超過425度,因為850度時,顯著發生鋯水反應產生氫氣,使系統不安全。
所以正常的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是留有很大的餘地的,因此是比較安全的。由很多的燃料棒又組成燃料元件,而冷卻劑(常用的就是水)是直接和燃料元件接觸進行冷卻的,這樣冷卻劑保持在300攝氏度左右,那麼與冷卻劑接觸的核燃料元件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溫度。以普遍的壓水堆為例,發電的過程是通過這300攝氏度左右的水區加熱二回路的水,使其在蒸汽發生器內變為蒸汽,考這個蒸汽驅推動汽輪機做功。
汽輪機的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而壓力容器就更不可能發生熔化了,整個堆芯包括冷卻劑都在壓力容器內,溫度一般就300攝氏度左右。
5樓:匿名使用者
核反應堆通過精密的控制,一次只反應幾個原子的量。又因為浸泡在高效的冷卻劑裡。(根據設計原理,冷卻劑分很多種).
所以反應堆的外殼溫度不會太高。 並且一旦溫度過高。可以控制鏈式反應終止,使溫度降下來。
具體的東西,咱不是專業人員。不懂。
核燃料棒的製作成本。誰能解答?特別是在核電站工作的朋友。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能發電的設施,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原子能發電當作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措施。到年底,世界上已有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核電站,臺核電機組併網發電,佔世界總發電量的 核電站是把原子核裂變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為高溫蒸汽的內能,然後推動蒸汽輪機發電。核電站的中心部分是進行核反應的反應堆。反應堆用的燃...
鈾從礦石到核燃料都經歷了什麼?
要了解鈾從礦石到核燃料都經歷了什麼,就要知道鈾為什麼能夠做核燃料,我們大家都知道同位素半衰期越長,就越接近於穩定,鈾238半衰期45億年,鈾235半衰期為7億年,對於我們人類的壽命來說,這幾乎可以看成是穩定 極其穩定的核元素了,鈾礦在開採之後要經歷很多個階段,要經過提取 精製 轉化 濃縮 燃料元件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