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快哉亭記》是蘇轍被貶後寫的嗎

2025-03-14 15:20:07 字數 1743 閱讀 7737

1樓:匿名使用者

蘇轍的散文《黃州快哉亭記》,因其高超的藝術技巧,歷來被人推崇備至,公認是一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緊密結合並融為一體的好文章。最能體現蘇轍為文紆徐(從容緩慢)條暢(通暢而有條理)、汪洋(氣度寬巨集)澹泊(不追求名利)的風格,就同他的為人一樣。 這篇文章由寫景敘事入手,而後轉入議論。

條理清晰,結構嚴謹,過渡自然,不露痕跡。寫景,能曲肖其明臘景,但又不實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遠,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敘事,能於簡要之中插入閒情,磊落跌宕,分外遠致。 這篇文章最傑出的地方,還在於它的議論。

文章就同樣的「風」,因帝王、庶人生活、思想之不同而感覺殊異的事實,得出「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的結論。立論正確,論證有力,結論無可辯駁,令人信服。

論如析薪,貴能破理」。(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要能破理,立論首先要正確,要「貴是而不務華」。(漢·王充《論衡·自紀》)《黃州快哉亭記》以人對外物的感受是千差萬別、因人而異的事實立論,這無疑是正確的。

立論「貴是」,就要貴在正確揭示事物的本質。要能破理,在論證過程中還應做到,所「考引事實」必須「不使差忒」。(宋·洪邁《容齋隨筆》)蘇轍在文章中徵引楚襄王蘭臺披襟當風故事,作為論證的例子,故事的出處在宋玉的《風賦》(見·梁·蕭統《昭明文選》),確鑿無誤,足可傳信。

最難能的是,這篇文章的議論始終帶著情韻,故雖有一股憤懣不平 之氣貫注其間,卻不顯出傖父面目。「風無雄雌之異……而風何與焉?」「連山絕壑……烏睹其為快也哉!

等等議論歲檔就是。這些議論都近乎於言情,近乎於繪景,顯得情韻十足,無絲毫議論常有的逼人氣勢。唯其如此,文章紆徐條暢,汪洋澹泊的總體風格,也就不致因這些議論而遭受破壞。

作者在本文中暢言「快哉」二字,不僅因為快哉亭所處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曠神怡,而且因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傷性」,則無論處於什麼環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間」而獨得其快。文章清新開闊,氣勢奔逸,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熔於一爐,借用典故並加以發揮,把快意之情寫得淋漓盡致。

作者借物抒懷,本意並不在提倡士人遠離塵世、自尋其樂,而在以曠達之情來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們能胸中坦然,生於世而無往不自得。此外乎槐亂也應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氣。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 他遭貶經黃州而做此詩。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中快哉亭的得名原因是什麼

3樓:暴走愛影視

3全部宋西寧十年(1077年),蘇軾調任徐州知州後,常約賓朋來此避暑。一天,蘇市登城步入新改建的亭內,李邦直請他命名。

黃州快哉亭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敘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做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揮的。

4樓:貓一枚

1) 亭上的風景很好;

2) 這是曹操、孫權傲視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陸遜馳騁戰場的地方,令人「快哉」

5樓:幽夢庸人

蘇轍的哥哥蘇軾曾在此亭中觀覽江流勝景,覺得很過癮便命名此亭為「快哉」

6樓:尕耐幽丶

第一段中。

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因為風景很好 他的哥哥取名為快哉。

第二段中。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 ,其流風遺蹟,亦足以稱快世俗。

因為那些遺蹟很好 那些人心很好 .

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

7樓:風羽之物

你要說你想知道哪一方面的呀。

登快哉亭最後兩句詩歌鑑賞在登快哉亭中詩歌的最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 登快哉亭最後兩句為 登臨興不盡,稚子故須還。鑑賞前三聯都寫亭上所見,分別描繪水 山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7626164 天,由低到高,層次分明,全方位地描摹出野外黃昏的景色,在寫景中別具一格。足見詩人觀察之仔細,領略之完美。到結尾,詩才...

常記亭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中日暮是什麼意思?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中日暮是什麼意思?意思日色已暮,指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傍晚。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譯文還記得那次在溪邊亭中遊玩日色已暮,沉迷在優美的景色中忘記了回家的路。盡興以後大家乘著夜色趕快掉轉船頭,卻不料走錯了路小船划進了藕花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

醉翁亭記賞析

sea小幻 原文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選自 歐陽文忠公文集 環滁 ch 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 h 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l ng y 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 ch n 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