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有哪些,宋代文人有哪些

2025-03-15 17:20:06 字數 4567 閱讀 2007

1樓:匿名使用者

1)宋太祖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

2)歐陽修——宋朝文壇領袖。

3)包拯——者蔽殲人稱包青天。

4)王安石——變法革新派領袖。

5)司馬光—並梁—《資治通鑑》的主編。

5)蘇東坡——宋朝文藝全才。

6)朱熹——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7)岳飛——人稱「嶽爺爺」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學家。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10)宋江——**《水滸傳》梁山好漢首衝領袖(歷史上實為太行山)

2樓:戀人岬的海豚

宋朝中國有很多 最有名的就是趙宋 又稱南北宋 二宋共有18位皇帝 北周大將軍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之變 建國宋開始讓亮 直到趙桓被俘虜靖康之變 北宋滅亡 南宋是有趙佶之九子趙構建國臨安直到趙昺自殺於崖山海戰為止 史稱南宋。

宋朝則好在中國歷史上是武將建國 文人天下 也是歷朝中最弱 最有錢的時代。

岳飛 王安石 趙匡胤 趙匡胤 趙佶 李清照坦盯寬 文天祥 公尺芾 蔡京 蘇軾 歐陽修 包拯 等。

宋代文人有哪些

3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盯吵 宋代文人有很多:

1、歐陽修。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人。天聖進士。累官至制誥耐缺、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歐陽文忠集》。

2、李清照。

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所作詞形式上善於用白描手法。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李清照集校注》。

3、王安石。

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4、辛棄疾。生於1104年,死於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5、另有蘇軾,柳永,黃庭堅,李昌則辯煜,陸游等人。

宋朝的皇帝為什麼叫官家?宋朝最著名的文人有哪些?

4樓:玥瀅侃歷史

其實「官家」這銀頌一稱呼在宋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不過當時這一稱呼用的比較廣泛,並不是皇帝的專享。到五代十國時期,用「官枯核家」來稱呼皇上的時候才多了起來,例如後蜀的花蕊夫人(見註解1)在其所作的《宮詞》中就有那樣的詩句: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

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圍。

這裡的「官家」指的就是後蜀國皇上,然後一句裡的回鶻是如今維吾爾族的先祖,其民族服裝較當時的漢人服裝更為修身,這兒體現的是才女花蕊夫人的嬌小玲瓏,穿上回鶻民族的衣裳,更為如意迷人。西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走上帝位,設立了宋代,自此「官家」就逐漸替代「君王」和「皇上」,變成宋朝君主當眾和背後的專享稱呼了。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詡。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確立記述,世稱涑水先生。

資治通鑑》的。

三蘇——宋朝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轍(1039~1112)。朱熹——(1130—1200),字元晦,沒搏掘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繼孔子孟子以後,人叫「朱子」,開闢禮法先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宋朝思想家、專家。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

北宋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作家。

5樓:無能為力大蒜

因為宋朝的皇帝他們都有著比較多的才華,官家純模明代表著他們碼迅是當官的人,是讀書人。文人都有歐陽修,辛棄疾,王安做告石,司馬光,朱熹,范仲淹。

6樓:乙個吡喃環

為了皇位的基州名正言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一位大將,在一次外出打仗回來的途中,上演了一謹差出黃袍加身的戲碼而稱帝,史稱「陳橋兵變」。著名的文人祥鋒皮有李清照,歐陽修,司馬光,蘇洵,蘇軾,蘇轍。

7樓:蓉淼經驗之窗

宋朝的科舉制度比較發達,而且皇帝也是要經過科舉考試的,宋朝最著名的文人比如柳宗元還有韓愈。

8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就是因為在宋朝是非常注重官位的,如果你沒有官的話,就沒有任何的實力,比如蘇軾還有蘇爵。

宋朝名人有哪些

9樓:帝鎍

例如:(1)宋太祖趙匡胤--宋朝。

開國皇帝。2)歐陽修--宋朝文壇領袖。

3)包拯--人稱包青天。

4)王安石--變法革新派領袖。

5)司馬光--《資治通鑑》的主編。

5)蘇東坡--宋朝文藝全才。

6)朱熹--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7)岳飛--人稱「嶽爺爺」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學家。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10)宋江--**《水滸傳》梁山好漢領袖(歷史上實為太行山)

10樓:網友

1)宋太祖趙匡胤 (2)歐陽修 (3)包拯 (4)王安石 (5)司馬光 (5)蘇東坡 (6)朱熹 (7)岳飛 (8)沈括 (9)文天祥 (10)宋江。

11樓:網友

文學:蘇軾,李清照,陸游,王安石,文天祥,歐陽修,辛棄疾,司馬光,沈括。

軍事:韓世忠,岳飛,梁紅玉,水滸傳裡的。。。

皇帝:趙匡胤,趙佶,李師師。

12樓:網友

晏殊(我比較喜歡他兒子晏幾道)

范仲淹(不僅能改革,還能帶兵打仗)

龐籍(傳說中的龐太師是好人捏) 富弼 韓琦歐陽修(北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沒他就沒蘇東坡)

13樓:網友

多了呢~三蘇:「蘇軾、蘇洵、蘇轍」

柳宗元、曾鞏、歐陽修、岑參、王安石、謝靈運、酈道元、溫庭筠、李清照、晏殊、岳飛、晏幾道、辛棄疾、朱熹、文天祥。

14樓:網友

岑參 趙構 趙芾 趙普 趙匡胤 周邦彥 周密 周敦頤 晏殊 岳飛 朱熹 耶律隆緒 耶律德光 耶律阿保機 耶律休哥 耶律斜軫 耶律億 餘玠 虞允文 元昊 楊政 楊延昭 楊文廣 楊業 楊業 楊沂中 楊萬里 葉適 葉紹翁 宣宗。

15樓:「華夏之纛

歐陽修、王安石、蘇門三父子蘇軾/蘇轍/蘇洵、秦觀、岳飛、太祖趙匡胤、南唐後主李煜、文天祥、陸游、李清照、韓世忠、楊業及楊家一門忠烈、司馬光、公尺卉、吳道子、秦檜、潘仁美、開封府尹包拯、魚玄機、李師師、柳三變、秦淮八豔、沈括、

16樓:羅慕寒

文藝類: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司馬光 范仲淹 李清照 朱淑真 周邦彥 辛棄疾 陸游 黃庭堅 秦觀 趙佶(徽宗) 李公麟 張擇端 文同 張載 程頤 程顥 楊萬里 朱熹 周密 公尺芾 蔡襄 晏殊 柳永等,不勝列舉啊。

17樓:網友

王安石,蘇軾、包拯、司馬光、蘇洵、歐陽修、沈忱、秦觀、辛棄疾。

18樓:令狐連枝傅嬋

王禹蘇易簡寇準。

錢惟演范仲淹張先。

晏殊李清照李格非。

辛棄疾柳永嶽。

飛司馬光。歐陽修陸游蘇。

軾王安石。王安國韓縝宋。

祁黃庭堅。晁端禮趙令

晁補之晁衝之。

19樓:考彩榮汲寅

北宋名人很多啊。

好象包拯、范仲淹、歐陽修、三蘇、王安石、司馬光、韓琦、富弼、文彥博、曾鞏……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末年投軍,任秉。

義郎(下級軍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書高宗反對南遷,被革職。不久隨宗澤守衛。

開封,任統制。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朮渡江南侵,他移軍廣德、

宜興,堅持抵抗。次年,金軍在江南軍民的反擊下被迫北撤。他攻擊金軍後防,收。

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三年(1133),因鎮壓江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得高宗所獎。

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

使。紹興五年,又從張浚鎮壓洞庭湖地區楊麼領導的農民起義。後駐軍鄂州(

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聯絡太行義軍,屢次建議大舉北進。紹興九年,高宗、

秦檜與金議和,他上表反對。次年,兀朮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敗金軍。兩河義軍紛起響應。這時高宗、秦檜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

臨安後,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須有」(也許有)

的罪名與子岳雲及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寧宗時追封鄂王。

宋朝的名人有哪些

20樓:皖南舊事人

司馬光、王安石,歐陽修,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寇準。楊家將、童貫、高球、岳飛……

宋代文人有哪些,宋朝有哪些著名的文人

李清照 辛棄疾 蘇軾 晏殊 歐陽修等較著名。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 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 廬陵歐陽修 自居。官至翰林學士 樞密副使 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 楚國公。與韓愈 柳宗元 蘇軾 蘇洵 蘇轍 王安石 曾鞏合稱 唐宋八大...

現存的宋代建築代表有哪些,現存的宋朝建築有哪些?帶簡介的吆。

忻燁華 1 宋代的酒樓 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吳郡志 中也記述了五座著名的酒樓 平江府樂橋南的清風樓,樂橋東南的麗景樓,飲馬橋東北的花月樓,還有跨街樓 黃鶴樓。2 瓊林苑 位於河南開封外城順天門西南。苑內滿種長鬆古柏 石榴 櫻桃等,大部分來自福建廣東一帶,並且建有很多亭榭,以茱莉 山丹 瑞香 含笑點綴。...

宋代的詩人有哪些,唐代詩人有哪些宋代詩人有哪些至少各10位

林逋 范仲淹 潘閬 王禹偁 晏殊 蘇舜欽 宋祁 梅堯臣 張先 歐陽修 柳永 文同 王安石 晏幾道 蘇軾 李之儀 黃庭堅 秦觀 賀鑄 陳師道 周邦彥 萬俟詠 李重元 呂本中 朱敦儒 李清照 曾幾 陳與義 張元幹 岳飛 楊萬里 張孝祥 范成大 陸游 辛棄疾 陳亮 姜夔 戴復古 文天祥 蔣捷 張炎 王沂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