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常用膠片相機的優點及缺點 國內的數位相機有哪些

2025-03-17 15:25:07 字數 1711 閱讀 3277

1樓:翡文影像

樓上不夠準確。

1,為什麼說膠片相機沒有優點?舉個任何人都源握能理解的優點,零下三十度我拍雪景用fm2可以放心拍完一天,數字相機你行麼?大畫幅沒有數位化是誰說的,飛思,哈蘇,利圖都為大畫幅生產數字後背。

2,在色彩表現,成像特點上,數字還有很多沒有超越膠片的地方。要是在顏色上說事正說到了數字相機的死穴上。

樓主,膠片相機現在在產的太少了,而且百年曆史也很難簡單說清楚,現在大家手上玩的機器有些都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不多說備裂棚了。如果你想試試,可以去買個尼康的f80 f75玩玩,很便宜,市面上也有新貨。

再重複一遍,仙娜,飛思,利圖,富士,哈蘇都有自己的後背,也都有大畫幅相機上應用,跟單軌雙軌沒有關係,我也用過仿則飛思在棚裡裝p2上拍產品,只是晶元太小,不方便而已。

低溫情況下膠片只要不太用力不會出問題,我在北方用的不少,想來樓上沒真正在北方拍攝過,你那些形容基本都是書面文章。

數字相機也許可以記錄,但是您應該知道儲存卡的工作溫度吧?

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各有哪些優點?

2樓:網友

膠片相機:前期購買便宜,經久耐用。缺點是後期成本高,膠片成本,沖印成本。不能拍了後就可以**,拍得好不好要衝洗或掃瞄後才能看到,時間較長。

數位相機:前期購買相對在貴。由於是數字成像,拍完後可以馬上看到**,不好可以刪掉重拍,省心少力。儲存卡一次購買,可多次使用。還可以錄影 。

傳統膠片相機與數位相機有哪些不同?

3樓:網友

傳統膠片相機,是通過撳動快門後景物感光在膠片上,經過顯影成負像,再經過製作加工在相紙上成正像。

傳統膠片相機無論是相機還是膠片都有多種不同規格。有135相機,一卷膠捲可拍24公釐x 36公釐畫面**36張(也有24張的);有120相機,一卷膠捲可拍60公釐x 70公釐畫面**10張。專業的照相館除135,120相機外,還有可拍散頁片的相機、膠片。

有4英吋、6英吋、8英吋、12英吋等規格,大型的專業相館還有拍幾百人、上千人的長條轉機和卷片(相機10英吋,膠片10英吋闊,橫度有30英吋、40英吋到150英吋)。拍攝時人物排成圓弧形,相機在中間與人物平經相等。相機從左端開始機動旋轉、膠片同步移卷**。

膠片有不同快慢感光度,如100度,感光速度較慢、結像顆粒細,還有200度、400度到160度,感光速度較快,結像顆粒粗。人們通常多用100度和200度。

數位相機有單反的,也有「傻瓜」的,其外形和135相機相仿。

數位相機後背有觀景螢幕,鏡頭視野裡的各種景物都可在螢幕上顯示、**。揪動快門後其景物就靜止保留在螢幕上,轉人儲存卡(晶元)。人們可對先後拍攝的畫面在螢幕上一張一張回看,不滿意的可刪除。

並可將相機連線線插人電腦或電視機,在螢幕上**。

數位相機拍攝的**的清晰度是以像數的多少而定。如200萬、300萬像數可放成8英吋、10英吋**,600萬畫素可放得更大而結像清晰。

數位相機在攝影的光照、構圖、取景等方面都和膠片相機相同。

傳統膠片相機比數位相機的優勢

4樓:網友

我認為最大的優勢就是機械相機使用週期很長,保養得好可以用幾十年,而且感光材料(膠捲)永遠都是新的;數位相機更新比較快,感光元件老化現象嚴重。

機械相機對電的依賴遠少於數位相機,沒有電的數位相機可能還不如一臺望遠鏡,機械相機沒有電了完全可以在不測光的情況下利用其機械部分完成拍攝。

介紹一下考研英語常用句式,謝謝!

這是乙個主從復合句,it 是形式主語,它代替後面的that you show great interest in.and that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謂語應是makes,不是make。賓語 me delighted 是賓語補足語。回。and連線了兩個答...

歐姆龍PLC的介紹及應用,請介紹一下歐姆龍PLC各系列

有很多系列型號,具體是哪款呢?請介紹一下歐姆龍plc各系列.cm1a cm2a cm2ah 都是一體機其他的我不清楚,不過ch系列的都是中型的吧,因為我們用的就是cp200he cpu42的,是插模組的。現在的主流基本上是ch系列的吧,南京港機和武漢港迪基本上都是用的這個。除非一些大型的用西門子或者...

有誰可以詳細的介紹一下酉陽,誰能介紹一下酉陽的龔灘古鎮的具體情況?

重慶市酉陽縣位於重慶市的東南,位於重慶,湖北,湖南,貴州等省 市 邊區結合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湖南省龍山縣,東東北來鳳鄰國接壤,南與印度河流域,貴州省松桃縣,貴州西部沿縣相鄰,北,彭水,黔江縣良好的區位優勢。酉陽歷史悠久,建縣2000年的800年,國有資本的位置。酉陽人傑地靈,具有光榮的革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