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化學多選計算題,求詳細解釋和過程,答案是BD

2025-03-20 10:45:26 字數 2010 閱讀 2802

1樓:網友

每次均有金屬剩餘,說明反應後溶液中肯定沒有fe3+,肯定有fe2+

3cu + 8h+ +2no3- =3cu2+ +2no↑ +4h2o

3fe + 8h+ +2no3- =3fe2+ +2no↑ +4h2o

第一次加入h+和no3-均為: ×= ,而有金屬剩餘,知道反應後溶液中必然不含h+,而no3-只有1/4被還原: ×1/4 = 。

設溶解cu為xmol,溶解fe為ymol,則:xmol + ymol = 3/8 × 且 64g/mol × xmol + 56g/mol × ymol = - = 。解這個方程組,得:

x = ,y = 。

第二次又加入h+為:殲虛 × 2 = ,從方程式看出又有的no3-進一步被還原。而如果金屬全部消耗的是fe,則金屬必然減少:

56g/mol × 3/8 × = < = ;而如果金屬消耗的都是cu,則金屬減少:64g/mol × 3/8 × = = - = 。說明消耗的只有cu。

則可知第一次反應後剩餘的金屬全部是cu。

綜合以上計衝族算,可知原混合物中含cu: ×64g/mol + = ,含fe為: ×56g/mol = ,原混合物中散改弊金屬鐵的質量分數為:

×100% =。共生成no為: += 。

答案選b、d。

一道化學計算題。求詳細解答過程。謝謝。

2樓:網友

混合氣體體積v=m/ρ=

氣體摩爾體積=氣體總體積/物質的量=v/n,所以n=v/氣體摩爾體積=

則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m/n=

3樓:愛國愛家

經過驗算,樓上正解。過程也夠詳細。

一道化學計算題,求詳解

4樓:孔虹雀惜

c如果是等質量的。

混合就是那麼水。

的體積肯定比。

硝酸體積大。

現在體積相同。

那麼水的質量就。

比硝酸質量小。

所以硝酸質量分數比大。

一道化學計算題,求解釋,答得好加高分,萬分感謝!

5樓:闈欏彉銆

容器裡面就是發生了三個反應,因為最後是真空所以沒有氣體存在,而過氧化鈉是足量的,所以可以說也沒有一點氧氣和甲烷剩餘。所以可以判斷甲烷和氧氣正好完全反應掉,所以甲烷:氧氣=2:1

請化學高手幫忙做兩道計算題,詳細解答後另追加分,題目如下:

6樓:網友

1.你的題有點問題,電池中的ag(s2o3)32-應該是ag(s2o3)23-,即2個硫代硫酸根與銀離子配位。

電極反應 (-ag + 2s2o32- -e = ag(s2o3)23-

)ag+ +e = ag

總反應為 ag+ +2s2o32- = ag(s2o3)23- 平衡常數k=[ag(s2o3)23-]/([ag+] s2o32-]2)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即為ag(s2o3)23-絡離子的生成常數k

電池電動勢=正極電極電勢-負極電極電勢=e(ag+/ag)-e(ag(s2o3)23-/ag) (1)

據能斯特方程 e(ag+/ag)=e0(ag+/ag)+ 2)

e(ag(s2o3)23-/ag)=e0(ag(s2o3)23-/ag)+表示硫代硫酸根濃度的平方)(3)

所以電池電動勢=(2)-(3)

a.反應開始時,電池電動勢為,ag(s2o3)23- (s2o32- (ag+( 代入上式得: 可得e0(ag(s2o3)23-/ag)=

b.反應平衡時,各物質濃度不再變化,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所以此時電池電動勢為0,即正負極電極電勢相等,所以e(ag+/ag)=e(ag(s2o3)23-/ag),即(2)=(3)

則 =,進行變換可得。

lg[ag(s2o3)23-]/([ag+] s2o32-]2)=(,所以[ag(s2o3)23-]/([ag+] s2o32-]2)=10^16

問一道化學計算題擺脫

1.從表中可分析出第三次恰好是完全反應,第一次溶解4克,一克不溶物 第二次又溶解4克,剩餘一克不容物 前兩次總共有兩克不容物,第三次和前兩次一樣,剩餘一克不容物 現在共有三克不溶物 現在假設第四次也是完全溶解的話,那麼第四次也應該有1克的不溶物,最後應有四克的不溶物,但是試驗結果是八克,即表明第四次...

一道化學計算題,不煩,很快的

cuso4 fe cu feso4 fe cu 56 64 8xg yg 0.2g1.x 56 0.2 8 1.4g nfe 0.025mol 2.y 64 0.2 8 1.6g ncu 0.025mol 3.feso4的物質的量濃度 0.025 0.5 0.05mol l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 ...

一道物理計算題

解 1 p f s g s 4000 2 2000pa 2 f w s繩 16000 2 40 200n 注 題中繩子有效股數為2,所以繩子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2倍 3 f nnf 75 2 200 300n 注 前乙個n為機械效率,後面為繩子的股數 g動 nf f 2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