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秋之刃
1、伯夷、叔齊於商亡後隱居首陽山,決心不食周粟。
2、西漢使節蘇武面對匈奴的折磨與誘降,不改其志,一心心向漢朝。
3、西晉大**家、「喚棚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寧可被斬首洛陽東市,也不為司馬氏王朝所用,臨刑前還當眾演奏了他的拿手保留曲目《廣陵散》。
4、東晉詩人陶淵明(陶潛):吾不能為五斗公尺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5、唐朝詩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戲萬乘若僚友,視儕列如草芥」。他高揚人格,宣稱「君不能狸膏金踞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6、文天祥**後,怒對敵人的招降,毅然赴死,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7、鄭燮,號板橋,做過山東範縣和濰縣知縣,後因請求賑助農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罷官歸,「擲去紗帽不為官」,居揚州以詩書畫自適。
8、魯慎棚迅:「橫眉冷對千夫指」,頻頻向當局和一切惡勢力揮去他的「投槍」。他那不為權勢為國為民堅持真理的傲骨簡直是金石鑄成的。
9、朱自清:寧可寬鏈則餓死也不吃「 嗟來之食」--美國的救濟糧,顯示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10、梅蘭芳:蓄鬚明志,不為日寇演戲,杜門謝客,寧願過隱居生活。
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把他們最感人的事蹟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2樓:逮彥
你是要在五年級語文的課作本p13頁上填寫嗎。
中華民族最有氣節的人是誰?把他(她)最感人的事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3樓:竺崢泳
屈原 以天下為己任,不幸生不逢時,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計可施唯有一死銘志,悲哉!壯哉!
4樓:哈哈書籍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
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麼,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有氣節的人物選擇乙個把他最感人的事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長些
5樓:柯南卷軸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那時候,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文天祥聽到訊息,拿出自己的家產,召募起3萬壯士,組成義軍,抗元救國。
有人說:「元軍人那麼多,你這麼點人怎麼抵擋?不是虎羊相拚嗎?
文天祥說:「國家有難而無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雖然單薄,也要為國盡力呀!
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不久,他兵敗被俘,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有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自己堅持民族氣節至死不變的決心。他拒絕了元朝的多次勸降,終於實現了捨身取義的理想,慷慨就義。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救國精神,代代相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6樓:網友
宋文祥是為了南宋保家衛國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學習。
關於我國歷史上有氣節的人物,和他們事蹟
7樓:網友
陶淵明不為五斗公尺折腰,文天祥不降金,還有不食嗟來之食的那誰。。。
8樓:裡詩琦
文天祥寧死也不屈服啊啊啊啊啊啊。
乙個有氣節的中國人物故事 急
9樓:三國快車
鄧世昌(梯口雙手合抱者)在致遠號。
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乙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
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
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戰中,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公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鬥中最英勇,前後火炮一齊**,連連擊中日艦。
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後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
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衝過去,要和它同歸於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管內魚雷發生**導致「致遠」艦沉沒。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隨從拋給他救生圈,他執意不接,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
10樓:網友
有氣節的人在監獄裡,你敢寫他嗎?
黃河的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歷史人物
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齧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 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
民間歌謠有哪些,有哪些民間故事或民間歌謠
1,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是根據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改編,是歌手葉佳修第一次為潘安邦填詞譜曲的歌。2,童年 童年 是電視劇集 走過夏季 的片尾曲,由羅大佑作詞作曲,張艾嘉演唱,收錄在1982年發行的 之乎者也 中。1994年該歌曲所在的 獲 流行 百張最佳 3,襟裳岬 襟裳岬 ...
有叫抗旨的民間故事,有一篇叫抗旨的民間故事
經典神話民間故事 橫山的山尖哪去了 明光西南五十里左右有一座山,由北向南綿延十多里逐漸高聳,南沿陡峭,但山頂齊整,少了山尖,這就是明光和定遠交界的橫山。山尖哪哪去了?當地老百姓都會告訴你,是很久以前被楊二郎橫掃一槍,齊肩削掉了山尖。山尖向南飛去,帶著驚天的呼嘯落在四十里開外,後來被人叫岱山 定遠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