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節的來歷和風俗
1樓:乾萊資訊諮詢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_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乙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2樓:居家能手小晴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拜七姐、香橋會、接露水、七姐誕、種生求子、鬥巧、婦女洗髮、求姻緣、儲七夕水、為牛慶生、拜牛郎、拜床母、七夕觀星、結紅頭繩、結紮巧姑等。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源於「牽牛婺女」星宿崇拜與原始信仰。
拜七姐。在膠東地區,多於七夕拜七姐神。年輕婦女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
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即於酒盅中培育麥芽,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鬥巧。鬥巧是七夕節期間的一種競賽性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蒸巧餑餑、烙巧果子、做巧芽湯,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為牛慶生。舊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
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結紮巧姑。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
七夕節都是怎麼過的,傳統七夕節要做什麼?應該怎麼過?
瑪麗萊鑽戒 七夕情人節,出去約會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一起看場電影,一起吃頓大餐,一起去遊樂園坐摩天輪,在最高點相擁親吻 如果想在七夕留下更難忘的記憶,可以選擇在這天求婚,不僅浪漫還很有意義。選擇 一生只為一人定製 的dmallovo 瑪麗萊 求婚鑽戒,在特別的日子,許下最浪漫的約定。傳統七夕節要做什麼...
七夕節的來歷,七夕節的來歷2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 乞巧節 雙 七 七姐誕等,是乙個以 牛郎織女 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擴充套件資料 節日影響 日本日本的 七夕節 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 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 乞巧 的風俗與...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的情人節,怎麼感覺七夕節的人還沒過
七夕節 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不離不棄 白頭偕老的情感,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因此將 七夕節 作為 中國情人節 並不妥當。在中國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唯有在七夕節這一天才能 金風玉露一相逢 其它364天卻只能隔河相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