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李鴻章認為中國海軍與日本相比「相形見絀」的原因有哪些

2025-03-29 07:05:26 字數 1360 閱讀 6663

1樓:一顆大楊樹

主要原因就在於我方**不如日本、大炮不如日本、炮彈不如日本、煤炭不如日本、鍋爐不如日本。具體分析如下:

1、中國北洋水師採用的是開灤煤礦有煙煤(而且是最差的五槽煤),日本採用的是威爾斯無煙煤,中國艦隊濃煙滾滾,在數十里外都可以看到。

2、中國艦隊艦船下水時間較早,導致鍋爐超期服役(戶部不撥款更換鍋爐),導致我方艦隊航速遠低於聯合艦隊。

3、中國炮彈採用的是黑火藥、聯合艦隊採用的是下瀨火藥,所以我方炮彈威力遠低於對方。而且下瀨火藥還會造成我方艦船失火。

4、中國艦隊艦船下水時間較早,所以大口徑艦炮都向前方,只能採用兩兩同型艦編隊,船頭對敵的方式,這樣導致靈活性不如日本艦隊。

5、中國大炮採用的是架退炮,聯合艦隊採用的是管退炮(速射炮),所以我方放一炮,敵方能放十炮。

6、我軍開花炮彈不足,只能大量採用穿甲彈,導致**力不足。

7、戶部不肯外購德國開花炮彈,天津機器製造局自造的炮彈威力不足、而且以穿甲舉鍵埋彈居多。

8、丁軍門開戰時就被打傷,訊號旗被打斷,無法指揮戰鬥。

9、鄧管帶不聽指揮,未按照丁提督要求把艦載魚雷推入水中,導致致亮簡遠艦上魚雷被日本火炮擊毀引爆,致遠艦沉沒。(在1894年,魚雷在海戰中基本沒啥用,只能打港口內靜止的目標)

10、方管帶逃跑,牽亂隊形。

11、我方速射炮為0門(也有說3門的),而日本艦隊速射炮為97門。北洋很早就打報告要求購買速射炮,結果了無音訊,只能使用老式的架退炮。

12、我方艦隊噸位最大的有7000噸(定遠),而後是來遠的2900噸。最輕的只有千噸(超勇)。

日本聯合艦隊噸位則非常均衡,都為3000-4000噸。三景艦都為4200噸,第一遊擊艦隊都為3000噸,航速也超過北洋水師。

13、較3000噸以上的戰艦:北洋水師(2艘【定、鎮】)、聯合艦隊(8艘【一遊四艘、三景三艘、扶桑】)可見其差距。

14、比較3000噸以下的戰艦:北洋水師(10艘、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平遠、廣丙)

聯合艦隊(2艘,正螞千代田、比睿)

也就是說:北洋水師基本上都是小艦,弱艦,不抗打。

2樓:

我找的答案.(1)李鴻章認為中國清軍與日本相比「相形見絀」的原因有兩條:一條是日本「一意治兵,專師西法」;而清旅鍵朝「未能撒手舉辦」;再一條是日本「傾其國力,購制船械,愈出愈精」,而清朝「限於財力」,「海軍快船快炮太少」。 2)不同意。

日本在氏畝軍事裝備和人員方面並不佔優勢。李鴻章是為其消極抵抗的行徑辯護。 (3)清**軍隊是封建統殲鎮森治階級對內鎮壓人民的主要工具。

4)通過中日軍事實力的對比,中國有獲勝的可能,只是由於清朝**的腐敗無能和妥協投降才使得中國在戰爭中失敗。(清**過於依賴外國;作戰消極;妥協求和;士兵戰鬥力不強;日本則長期準備充分。)

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誰最強,中國海軍和日本海軍那個強

單說海軍鬼子要稍勝一籌,但要說真在黃海東海打海戰,我們的火箭彈都能飽和攻擊了 中國海軍的 裝備,隨著科學工業製造能力實力的提公升,從理論上講 目前的海 艇及 整備不會搎色與日本。唯獨是海戰例項,我們現代海軍是0,而日本海戰史有著驕人的業績,18世紀打敗沙皇帝國艦隊,甲午之戰毀滅北洋水師,太平洋戰爭重...

日本海上自衛隊是海軍嗎,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誰最強?

日本海上自衛隊就是日本海軍,但政治上認為不是,因為美國人給他制定的和平憲法不允許日本擁有軍隊所以只能稱自衛隊了,日本是第乙個設計製造出航母的國家。他的海軍是亞洲無敵的 二戰時期 現在日本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國,他的軍用艦艇大都是自己建造船體,然後裝上美國和他自己的先進 整體實力很強的,他的實力絕對是超過...

詳解徵兵 如何當上一名中國海軍陸戰隊員

張組長 海軍陸戰隊是海軍五大兵種之一,是一支諸兵種合成的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 海島防禦或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是應付區域性戰爭和軍事衝突的拳頭,又是聯合進攻行動的 尖刀 在現代戰爭中舉足輕重。自1980年5月成立以來,中國海軍陸戰隊目前已發展成一支兵種齊全 訓練有素 裝備精良,具有較強兩棲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