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梨真
不知道題主提問的時候是什麼情況,現在三聯書店的電子書在很多平臺上都有了,光豆瓣閱讀就有二百多種,多看閱讀也有近二百種氏腔戚,定價很貴,和紙書的折扣價差不多。
三聯書店是否做電子書,和有沒有網際網絡思維沒有關係,而是根據實際利益做出的決定。現在三聯書店在各個平臺上賣的電子書,通常都是14年以前的圖書品種,近兩年的新書是不給的。這說明他們對產品銷售曲線有控制能力,我估計是這樣圓信的,一本書出來,首先一兩個月大做活動把起印數迅速消化,然後在頭一兩年裡維持熱度多次加印,兩年後成了舊書,庫存維持不斷貨即可,掛到電子書平臺上,定價相當於紙書,賣一本是一本。
這是建立在他們圖書定位上非常好的產品策略,既滿足了電子書使用者的需求,又保住了紙書的利益。
作為從業者,分享一下個人觀點。三聯的讀者群偏知識分子階層,這部分讀者偏好紙書;電子書的閱讀群體有明顯的三低特徵(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兩者交集不大。電子書閱讀是淺閱讀,偏娛樂化,以消遣性消費為主,這和三聯的定位也不符。
不是貶低電子書抬高傳統書,兩種介質的受眾群體確實有很大不同,不是所有的書都需要電子化。三聯的書電子化後,可能市場不認可,賺不到錢,所以三聯沒有太大的動力去發展電子書業務。
三聯生活週刊》是北京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的乙份讀物,是乙份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主流人群中有著廣泛殲陵影響力的綜合性新聞和文化類週刊。
三聯出版社有三家,分別是北京三聯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香港三聯出版社,據說以香港最為正宗。<>
2樓:建白閣
三聯書店的前身是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於中國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
上海辣斐德路生活週刊社(1926)
版發行機構——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鋒鄭。
生活書店成立於1932年7月,創辦人是鄒韜奮、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創辦於1925年的《生活週刊》。讀書銀握頌出版社成立於1936年,創辦人是李公樸、艾思奇、黃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創刊的《讀書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為讀書生活出版社。新知書店成立於1935年,創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中皮祥國農村》月刊。
3樓:赫宰是我的
北京三聯出版社隸屬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優秀期刊有《渣液三聯生活週刊》《愛樂》《讀書》;上海三聯書店是解放**鏈梁棗報業集團旗下一家出版社,旗下有優秀期刊《書城》雜誌;香港三聯的書內地很少見到,具體無法你。
其實三家三聯書店,以前應都屬於一家,戰亂後各自飄零,自立山頭。
個人認為北京的三聯,人文氣息棚拆比較濃厚,很多精品書,且**相對便宜,在知識分子中享有較高聲望;上海的三聯,相對時尚的作品較多,建築藝術,經濟學方面的書籍不錯,不過**相對較貴。<>
三聯書店的書是倒版書嗎???
4樓:歡樂頌
銅陵的三聯書店應該是一家經銷商,是單純做銷售的。
而我們通常說的三聯書店是一家出版商,是做內容的。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簡稱三聯書店)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先輩鄒韜奮先生等人在上海創立的三家書店,即成立於1932年的生活書店、1935年的新知識書店和1936年的讀書生活出版社。
在。三、四十年代,它們都是著名的進步書店。
1948年10月,三家書店在香港合組而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伏卜。
1951年起,三聯書店一度與人民出版社合併。缺閉穗。
1986年1月起,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態喊,成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直屬的綜合性出版社。
2002年4月,成為中國出版集團的成員之一。
怎麼從人民出版社批發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為什麼比其他出版社的賣得貴?
直接從出版社不行的吧 你可以跟當地新華書店經銷商聯絡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為什麼比其他出版社的賣得貴?書,在我們出版社內部一般分為三種 本版 出版社自己選題 投資 資助 作者方投入一部分資金 自費 完全由作者投資 一般出版社自己投資的本版書,由於出版社經營規範 運營成本高,所以定價往往也會高一些。讀者...
怎麼出版自己寫的書?怎麼投稿,如何聯絡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書籍,作者如何向出版社投稿?
出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常規出版,一種是自費出版 如果你想常規出版的話,就需要你向出版社投稿,至於怎麼投稿,可以先在網上找到你想投稿的這家出版社的 包括 郵箱等。先打 問一下他們是否接受你這種方向的書稿,因為不同的出版社主要的出版方向不同。如果他們接受,你就可以通過郵件的方式把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相應...
中國出版兒童故事書的出版社有哪些 最好能列舉一些。謝謝啦
明日 1 可愛動物操 方素珍 著 郝洛玟 繪 河北教育出版社 兒歌 2 可愛的鼠小弟 系列 日 中江嘉男 文 日 上野紀子 圖 趙靜 文紀子 譯 南海出版公司 圖畫書3 米菲 繪本系列 迪克 布魯納 著 童趣出版 圖畫書 4 一百萬只貓 美 婉達 蓋格 著 彭懿 譯 南海出版公司 圖畫書 5 一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