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的翻譯是什麼

2025-04-08 09:10:27 字數 1760 閱讀 5540

孔子為什麼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1樓:網友

從篇幅看,這一篇是論語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在這裡孔子的思想達到了他最高的境界,他主要是想告訴人們,看似這麼平常的生活實際上是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建功立業英雄聖賢,說到底也都想讓人們能夠幸福平靜地生活。

和泰戈爾新月集第一篇呼應。

夫子喟然嘆曰的喟然是什麼意思(夫子喟然嘆曰)

2樓:金色盛典歷史

2、夫子喟然嘆曰的喟怎麼讀。

3、孔子喟然而嘆曰的喟然是什麼意思。

4、夫子喟然嘆曰的喟然是古今異義。

1.喟然:kuìrán,形容嘆氣的樣子。

2. 此詩出自宋·王安石 《許氏世譜》:「餘讀書未嘗不喟然嘆思之也。

3.」 元·揭傒斯《雜詩》之一:「大哉山河固,喟然獨撫膺。

4.」 明·葉盛《水東日記·吾訓導請俸》:「於公見公牘,喟然曰:

奈何使應薦士至此!』」清·沉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餘始喟然曰:

可知一己之見,未可測其奧妙!』」茅盾《手的故事》十一:「 朱濟民 ……低下頭喟然輕聲說:

群眾太幼稚,太容易受欺騙了。

5.』」論語·子罕篇第九》: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6.」 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夫子喟然嘆曰:「吾和點也。

7.」 義項二:迅疾貌。

8. 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3樓:網友

原文】「點,爾何如?」鼓瑟稀,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備拿哪曰:

吾與點也。」

譯文】「曾點,你怎樣?」曾皙彈琴正接近尾聲,他鏗地一聲放下琴,站起來說:「我與他們三位不同。

孔子說:「說說有什麼關係?只是各談各的志敏知向而已。

曾點仿碼說:「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約上五六人,帶上六七個童子,在沂水邊沐浴,在高坡上吹風,一路唱著歌而回。」夫子感嘆說:

我欣賞曾點的情趣。」

子曰吾與點也。原文

4樓:鞏飛翼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擾粗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晳後。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凳爛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緩襲孰能為之大?」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 「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 「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

小題1 c 小題2 割來雞 指治理武城縣 源 牛刀 指禮樂之道。小題3 平等對待學生,教學中謙和地與學生 2分 知錯能改,面對子游的反駁能虛心接受。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 c 但都可以用來治理國家 錯,孔子認為 鄭聲淫 必須 放鄭聲 即禁絕鄭國的 小題2 試題分析 割雞焉用牛刀 是乙個常用成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