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神話故事演變成了成語,請舉出兩例並解釋

2025-04-10 23:45:23 字數 1238 閱讀 1711

1樓:倩兒

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最早出自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北山經》。該成語原意是神鳥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在句中作謂語、定語。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恆心,不怕困難。

列子·湯問》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乙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列子》即是在這樣乙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

列子》的原著在西漢以後便已散失。近代以來,多數學者認為,魏晉間人聚斂綴合秦漢典籍,又附益緯書、佛典之說,成此《列子》八篇。

2樓:軒舞夢

成語 愚公移山。

1、拼音。yú gōng yí shan 2、解釋。

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恆心,不怕困難。

3、意思。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乙個聰明的老頭笑他太傻, 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後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兩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4、用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5、示例。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精衛填海。解釋】: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示例】:賓南如~,每不自量。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近義詞】:矢志不移、愚公移山、移山倒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3樓:二分到手

夸父追日。

夸父逐日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故事,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的其中乙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的心裡,於是開始逐日。他口渴時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他準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人類的桃花源;而他的身軀化作夸父山,出自《山海經》。

精衛填海。精衛填海。精衛: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是古人頌揚善良願望和鍥而不捨精神的神話故事。

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出自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

盤古開天。狗咬呂洞賓。

來自神話故事成語,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之魚 女媧補天 海市蜃樓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含沙射影望採納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含沙射影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葉公好龍 井底之蛙 天衣無縫 涸轍...

苗族神話故事有哪些,有哪些神話故事

故事一 洪水滔天 苗族 很古老的時候,有兩位老人,養得兩個兒子,乙個姑娘。沒過多久,兩位老人先後去世,就流下三個孩子。兩個兒子經常與天賭氣,天氣很冷下著大雨的時候,他們說太熱了,就用扇子扇著上山 天氣很熱的時候,他們又要到河邊去燒大火烤。後來天乾了七年,草根吃完了。天冷了七年,牛馬牲口都殺吃完了,接...

神話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 20

京城 老炮兒 人類最早記錄歷史的方法其實就是傳說故事,傳著傳著傳神了,就成了神話,大禹治水,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等等優美神話。神話故事有哪些?至少5個 那個閃電 1 后羿射日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乾了大地,晒乾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