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樓:網友
中秋傳說之——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乙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乙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的來歷與傳說
2樓:儒家子沅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 漢服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3樓:我的小七呀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有悠久歷史。「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
中秋節三大傳說:
嫦娥奔月 吳剛折桂 玉兔搗藥。
中秋節的來歷與傳說
4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5樓:寒假見聞
各地習俗有:
中秋祭月。民間拜月。
文人賞月。月光馬兒。
兔兒爺。中秋宴俗。
玩花燈。舞火龍。
燃寶塔燈。拋帕招親。
偷菜求郎。竊瓜祈子。
中秋博餅。客家習俗。
祭月燒香斗。
乞月照月爬月。
走月亮走三橋。
6樓:網友
哦?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啦。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50字
遠古時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賞賜仙藥。八月十五后羿帶眾人打獵,其 西蒙前去其家盜藥,后羿妻子嫦娥為保護仙藥,遂將其吞下。吃下仙藥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飛上天去,遲來的后羿只見到將要消失的嫦娥。後為紀念善良的嫦娥,遂將這一天定為中秋節,意為 全家團圓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與嫦娥可以團圓。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
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大家都會到空曠的地方去賞月,為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 一詞,最早見於 周禮 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 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 仲 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 卷十五 志第五 ...
中秋節的字謎關於中秋節的謎語
1 十五的月亮 打成語 正大光明 2 舉頭望明月 打電影演員 高圓圓 3 敢上九天攬月 打汽車名牌 凌志 4 得月樓前先得月 打一字 棚 5 雲破眉月倚西樓 打一字 私 6 明月松間照 打攝影名詞 黑白顯影 7 月落日出雁陣業 打一字 胭 8 九月初三月似弓 打飲料 珍珠露 9 節日晚會露一手 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