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元實現14奈米量產,是否可以幫助華為對抗晶元制裁?

2025-04-12 18:15:19 字數 3753 閱讀 2406

1樓:社會生活家

我認為可以幫助華為對抗美國的晶元制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華為當前的困境,緩解晶元產量不足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晶元產業都受到歐美國家的限制,這也是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國際社會普遍都認可這一觀點,因為我國兄巨集友晶元產業鏈在短時間之內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隨著華為的出現,讓很多歐美國家感到了危機,會紛紛開展相關制裁活動。

我國正在不斷加緊晶元的研究和生產,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已經能夠完全實現國產晶元14奈米的量產工作。這也從側面上說明了,我國的晶元研究已絕返經邁入了全新的時代。畢竟在這之前,我國就連14奈米的晶元研究都受到了限制,無法取得相應的突破。

可是隨著科研人員的努力,14奈米晶元已經實現正式量產。對於我國晶元行業而言,這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訊息,也是值得去慶祝的。<>

一直以來華為公司作為我國的頂尖科技公司,所研發的5g技術,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羨槐二的。但是美國科技公司卻感受到了危機,因此才會聯合美國**出臺相關晶元方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裁華為公司晶元方面的發展,來維持美國在晶元領域的霸主地位。

我認為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必須要自強不息。國產奈米實現量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華為對抗歐美國家的制裁行動。<>

除此之外,我認為華為公司也仍然需要不斷的努力。一方面要加緊研究5g技術的普及以及公升級,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力量,在晶元領域方面有所建樹。華為公司釋出的新手機,所採用的晶元都無法使用自家設計的麒麟晶元。

不得不說,這也是乙個遺憾,麒麟晶元在效能方面並不落後於歐美國家生產的驍龍晶元以及蘋果晶元。<>

2樓:生活敲門小達人

雖然這條生產線的製程為14奈米,依然雀衝低於國際上最頂尖的5奈米水準。但是知道晶元並不只鋒歲源有手機cpu一種,還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銀態儲存器等林林總總數千個種類,而這一條生產線的建成意味著華為已經可以恢復絕大多數晶元恢復生產,足夠華為主要業務的執行了。

3樓:蓉淼經驗之窗

估計是可以,因為華為不需要藉助美國的晶元,可以通過國產晶元來達到科技上面的獨立自主。

4樓:王欣

我覺得這是可以幫助華為對抗晶元制裁,因為華為最大的弱點就是晶元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華為說麒麟晶元是100%國產的,但美國一制裁,華為就宣佈無法制造,這個國產是假的?

5樓:網友

華為手機使用的麒麟系列晶元,是華為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是國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讓原本給華為提供晶元的公司,放棄了對華為**晶元,華為的麒麟晶元無法正常生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導致華為的手機生產量減少。

6樓:小小改電腦

,這個是投前自主研發的,設計方面是咱們的,但是像製造方面要交給臺積電,這些國產企業,但是是外企職權的,所以沒辦法進行製造。

7樓:網友

關鍵是華為晶元,生產的時候要用到光刻機,高精度的光刻機,中國還生產不出來。 美國關鍵是卡住了這個。

8樓:網友

麒麟晶元所謂國產,是指晶元的核心技術是中國的,但需要臺積電代工。

9樓:網友

你好,中間使用的原材料或是其中的關鍵技術不屬於國產,只是部分工藝是國產的。所以說這個國產和你理解的國產有一定的區別。

10樓:桂林電腦維修

那不能這麼說,國產是自主設計,但設計出來需要造出來,世界上才幾臺光刻機呀,所以沒辦法要找人光刻出晶元。

11樓:搖曳生姿的薔薇

總是有點小配件不是百分百自己做的。

沒被制裁前華為用的什麼晶元

12樓:

摘要。親,您好,沒被制裁前華為用的是高通晶元無論是華為還是蘋果,基本都沒有將處理器作為重點,原因是華為自研的麒麟晶元暫時無法制造,華為系列原採用了高通晶元。

親,您好,沒被制裁前華為用的是高通晶元無論是華為還是蘋果,基森兆指本都沒有將處猜螞理器作為重點此配,原因是華為自研的麒麟晶元暫時無法制造,華為系列原採用了高通晶元。

華為手機 隸屬於華為消費者業務,作為華為三大核心業務之一,華為消費者業務始於2003年底,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中國、俄羅斯、德國、瑞典、脊笑李印度及美國等地設立了16個研發中心。2015年華為入選brand 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百強,位列科技領域品牌排名第16位。2018年7月31日,國市場分析機構國際資料公司釋出的初步資料顯公升擾示,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的出貨量超過iphone,躍居全球第二位。

2019年7月17日,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3c認證)上,有8款5g手機獲得了3c認證,其中包括華為mate 20x 5g、華為mate x 5g等四款手機截止10月22日,華為2019年手機發貨已經超過櫻遲兩億臺。 [5] 2020年3月31日,華為釋出年報顯示,2019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億臺,同比增長約,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華為被美國製裁不能製造晶元後,中國還有誰可以挑起代工處理器的大梁?

13樓:竹兒說教育

這個當然是華為,代工與研發一體進行!

我們看華為晶元堆疊技術的本身,對工藝要求不高,實現了彎道繞行,這是用落後技術,走臺積電用工藝提公升喚首效能的路。但是,華為有些話沒有講,晶元面積、體積的增加,不等於只提公升了效能,降低了功耗這一點。

目前,全球手機晶元工藝已經進入到5nm領域,進入3nm工藝的時間,預計會在2023年發生。臺積電已經計劃,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為蘋果手機量產3nm晶元,時間答兄晚一點不會超出2023年。

華為的晶元堆疊封裝技術已經日趨成熟,所謂的「堆疊封裝」,即將數顆獨立晶元用3d封裝技術,整合到一起,從而以一顆晶元來實現多顆晶元的效能!

當然,這並不是簡單的相加,即便是兩顆14nm製程的晶元,堆疊到一起也未必有一顆7nm效能這麼強,但這是華為在面臨難關時的無奈之舉!

即便在晶元效能上無法超過國際頂尖大廠,但只要這個技術足夠成熟,能使晶元效能達到滿足移動端使用的程度,西方對於華為的制裁就將不攻自破!目前,華為正在大力投入對晶元的研發,據統計,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在半導體產業已經進行多方位佈局,僅在2022年2月份的投資就多達77筆,由此可以看出,華為實現晶元自研的決心相當堅定!

與華為的佈局相類似,小公尺旗下的小公尺長江**也在近幾年間,不斷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投入力度!

同時,小公尺方面也宣稱將在5年間投入1000億進行研發,始終堅持自研soc道路!不得不說,雷軍也是個有遠見的企業家,他認識到了華為崛起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技術驅動」的戰略!

華為目前處於困境,小公尺仍在不懈努力,國產自研晶元依舊「在路上」,但請別忘記,和舉數長夜漫漫結束之後,就是嶄新的黎明。西方的那一套「卡脖子」戰術,漸漸已經不奏效了,國產企業終會掙脫束縛,煥然一新!

14樓:在那夜裡

目前中國沒有可以挑起代工處理器的大梁了。其他的科技公司都是無法和華為相比的也沒有辦法去製造晶元。

15樓:可樂vivi愛娛樂

上微、海思、華卓等企業大家挑起代工處理器的大梁。

16樓:阿斯達歲的說

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廠家可以挑起大梁的,比如上微,華卓這些都是可以去做處理器的。

華為不怕美國製裁,mate 40如期釋出,搭載5nm麒麟晶元!

17樓:十點科技資訊

華為不怕美國製裁,mate 40如期釋出,搭載5nm麒麟晶元!

dsp處理晶元怎麼實現單獨控制每個喇叭的

dsp的tim外設就可以搏野此實現,對應的基迅管腳就脊返是pwm的輸出,pwm輸出的接到每個喇叭上面就能通過佔空比調動來實現驅動喇叭。汽車音響加裝dsp音訊處理器效果好嗎 拿買dsp的錢去買個好點的阿爾派cd主機改裝,音源不好裝啥都沒用。阿爾派主機自帶eq音效。必須好啊 效果沒得說 就是 有點貴。d...

突然想到問題,國產晶元能做到多少奈米

說起國產cpu,不得不說華為麒麟和小公尺松果了。目前已經商用的只有華為海思麒麟960晶元,還是16nm 工藝。麒麟960處理器採用的是16nm工藝,雖然整體表現不錯,但是其gpu還是乙個弱項。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據悉麒麟970目前已經投片,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量產,這也將是台積電第一款量產的10nm...

除了STC,還有什麼微控制器能完全實現國產

具體而言,國產大廠就那麼幾家。平心而論,通用系列國產的同國外的,台灣的差距已經不大了。主要在於客戶認可度和市場推廣程度。比如說我就是做華大微控制器,目前來看64引腳以內,32位微控制器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國外的。例如,st,ti430,pic等。目前在使用我們 的使用者,主要還是消費類,簡單控制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