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的日晷到電波鐘錶,人類關於時間計時的發展史!

2025-04-17 00:10:21 字數 2374 閱讀 6040

日晷與現代時鐘的關係

1樓:q小哈

每天相派緩禪同時間下日晷。

的影子都不在相同的位置。

日晷影子最短時是在夏至這一天,最長的是在冬至。如果在南北迴歸線。

之內的話,每年有一天太陽會垂直照在日晷上。影子完全沒有。

日晷的本義是指日影,是利用太陽相對地球的位置變化來測量時間的一種古老裝置,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標(晷針)和石制的圓盤(晷面)組成,指標垂直穿過圓盤中心。日晷一般安放在石臺。

上,南高哪啟北低,使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從以上對日晷的介紹可以得出乙個結論:現代鐘錶的錶盤刻度、錶針運動方向都是源於日晷;而且首先發明鐘錶的應該是在北半球的人,我國古代計時。

單位是時辰,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乙個時辰等於2個小時,當時把乙個時辰稱為「大時」,而把現代塵塵鐘錶的乙個鐘點稱為「小時」。

古時候東方有日晷來計時,那西歐人民靠什麼來計時的?

2樓:釘宮患者

首先,日晷並不是中國所特有的,西方國家也使用日晷計時,當然,除此以外,古代西方還有很多其他的計時方式。

日晷目前最早的記載是由6000前的古巴比倫人發明的,然後再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以後才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我國直到三千年前才有了使用日晷的歷史記載。日晷是通過太陽照射圓盤上的豎杆產生的影子來顯示時間的,又稱為「日規」,這種方式確定時間雖然並不會很精確,但是在對時間要求不那麼精確的古代,這種計時方式已經可以了。

但是日晷計時有一些缺點就是夜晚和陰雨天氣不能用,所以西方還發明瞭沙漏,沙漏由兩個玻璃容器和一條狹窄的縫隙組成,通過水或者沙子的流動來計時,所以沙漏又被稱為沙鍾。沙漏計時,西方沙漏大約於一千年前出現,據說是亞歷山卓發明的,為了行軍記錄時間,後來傳入民間被廣泛使用。中國也有類似的裝置「銅壺滴漏」

日晷和沙漏雖然很好,但是畢竟用起來比較麻煩,大部分時間,西方人採用的是不等時法,即將每天分為24個時辰,太陽出來是早上6點,太陽落山是晚上6點,中間等距離的分隔開,之所以稱這種方法為不等時法,是因為隨著季節的變化,太陽昇降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季節,白天和夜晚的時間不相同。

至於鐘錶的出現,大約在西元前100年,古希臘人就製造了第乙個使用齒輪的計時器,這種計時器的發明是為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計時。第乙個正規的擺鐘則是由惠更斯於1657年才發明出來的。

3樓:青青若痕

在古代,我們中國的勞動人民發明了「日晷」,從而開始了對時間的衡量。而西方,相比於中方的經驗主義,他們更相信科學。他們是使用機械計時器。

4樓:網友

東方的日晷是根據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公轉來看時間的,西方應該也有他們的獨特計時方式,但應該都是根據太陽的公升降。

5樓:網友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西歐的人們已經知道出玻璃這種容器了,所以他們可以用極細的沙子來計算今天這一天的時間。

6樓:給你宇宙

我覺得在以前的西歐,人民應該也是通過看太陽的位置來計時的吧。因為那時候古代又沒有手錶。

7樓:網友

西歐人民也會夜觀天象的,西歐在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然不如中國,但是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8樓:tomo的女朋友

估計是靠漏斗吧,肯定會有他們自己的計時方式的,不然怎麼看時間,而且他們那時的智慧也不低於中國。

9樓:固話

應該也是依靠太陽來計時,畢竟在鐘錶沒有發明的時候,唯一能用來看時間的就是太陽了。

10樓:四顧無人燈下黑

應該是差不多的方法,在沒有什麼發明之前,及時肯定是通過太陽的公升降,或者是水滴落的速度。

11樓:寇九分兒

古人的智慧是超乎現代人所想象的。在當時的西歐,估計也是靠著太陽來辨別時間,和中國大同小異。

12樓:阿阿阿阿阿火丶

我覺得西歐的人應該就是靠太陽的大致位置來判斷時間的,而且這種方法其實和我們中國人的方法也沒有差太多,其實實質上都是一樣的。

日晷計時和鐘錶計時有什麼發現

13樓:機器

鐘錶計時有機械誤差,而日晷有均時差。姿枝日晷不能晚上和陰天看時間,但鐘錶可以。日晷顯示的時間是所在地點的地方時間,鐘錶顯示的是跡備敏所在時區的標準時間。

鐘錶計時的誤差來自於不精密機械內部,日晷的誤差來自於地球轉軸與軌道面之間的傾斜。 <

1、鐘錶計時有機械誤差,而日晷有均時差。滾碼。

2、日晷不能晚上和陰天看時間,但鐘錶可以。

3、日晷顯示的時間是所在地點的地方時間,鐘錶顯示的是所在時區的標準時間。

4、鐘錶計時的誤差來自於不精密機械內部,日晷的誤差來自於地球轉軸與軌道面之間的傾斜。

從恐龍到人類, 為何地球上的生物越來越小?

在數千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後,陸地上再也沒有出現過能與恐龍媲美的陸生動物了。自此,恐龍可以說成為生物絕唱。雖說陸地上沒有能與恐龍相媲美的動物,但是海里還是有類似恐龍的巨型生物,例如藍鯨,大王烏賊等。不過問題是,為什麼恐龍之後,陸地上再也沒有出現過與恐龍般龐大的生物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弄清楚恐...

莆田到福州最早的一班車是幾點,從莆田到福州早上第一班車幾點

無品良玉 私家車早上5 30分左右 天九灣上車 走國道 閩運高速的早上6 45分 莆田新車站 走高速 從莆田到福州早上第一班車幾點 莆田到福州最早一班是6點 有事就問12580唄。或者上莆田新城網也可以看到。莆田到福州火車站早上最早幾點的大約要多久 最早一班是6 40分 莆田新站到福州北站的 高速 ...

從哲學角度分析人類關於核能的認識是怎樣不斷發展的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人類在利用核能的實踐中遇到新的核安全問題,推動著人們對安全利用核能這一認識的發展 人類認識的發展具有反覆性 無限性 前進性和上公升性 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公升 人類對於安全利用核能的認識不斷發展。實踐活動是以改造世界為目的 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