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關於父親的詩句大全,寫父親的古詩詞名句

2025-04-17 07:40:25 字數 1953 閱讀 5749

寫父親的古詩詞名句

1樓:心放下就好

1.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雜劇·溫太真玉鏡臺》

3.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詩經》

4.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5.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韓愈《謝自然詩》

6.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聶夷中《田家》

7.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8.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9.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陸游《陸游家訓》

10.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1.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陶淵明《擬輓歌辭三首》

12.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呂不韋《父善遊》

13.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14.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

15.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慶高高從父老耕。——陸游《觀村念腔童戲溪上》

16.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水夫謠》

17.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8.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譽尺——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19.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錢鏐《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20.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爭田宅。——貫休《行路難》

21.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閒。——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父親的古詩

2樓:阿鼻

描寫父親的古詩有:

1、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聶夷中《田攜戚家》

2、父憐母惜摑唯悶不辯山陵得,卻生痴笑令人嗟。——盧仝《示添丁》

3、何時天狼滅,父子得閒安。——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4、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5、無父何?無母何恃?——詩經《小雅·蓼莪》

6、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7、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8、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元稹《估客樂》

9、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錢鏐《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10、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11、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12、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13、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4、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

15、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古從軍》

16、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關於父親的古詩詞 關於父親古詩有哪些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1、《七律 感父》

六十搏弊八年嘗苦辛,龍蛇空舞不成文。閒書應有平生夢,短笛難吹半世塵。誰在西園培李樹?換來暮野看流雲。案頭筆墨今依舊,白酒門前掛二斤。

2、《乙酉年夏至夜思父》

夏基鉛族至親人離,淒雨傳悲音。玉盤猶在手,甘露何處尋? 夜涼人不寐,輾轉起彷徨。撫琴慈顏現,聞鍾思緒遠。觀星如見父,相伴遊子行。

3、《觀幼年與父合影有感》

昔日花團錦簇間,相戲鶴髮激拍與童言。膝下承恩未及返,恨煞天公不假年。

4、《江城子 詠父》

飄零孤雁獨南翔,雲激盪,又何妨?幾番風雨,幾度見斜陽。老來閒坐說滄桑, 常北望,念淮揚。

誰料晚景漸頹唐,國不養,病來傷。逆子離家,何處訴衷腸? 一年白晝最長時,人已殤,雨正狂。

寫父親的詩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 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 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 王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 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

關於父親的詩句或句子懷念父親到心碎的句子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母德高 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 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 王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 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 ...

李白的父親是誰,李白的父親是誰,腦筋急轉彎

李白的父親是李客。李客,是詩仙李白的父親,其生平事蹟沒有準確記載,生卒年月也不詳。有人考證,李白的父親李客究竟因何逃歸於蜀或潛還廣漢,如果是國破家亡,出奔異域,那麼早就應該返回原籍。假如是因為觸犯刑律,流放遠方,時隔百餘年,也用不著潛還廣漢。這就使人猜測,或許是什麼更直接的原因促使李白的父親逃歸。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