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 豆目蝶形花科植物 詳細資料大全

2025-04-19 09:51:29 字數 1438 閱讀 6452

黃芪為豆科黃民屬植物

1樓:科普小怪

<>《黃芪。黃芪,中藥名。為豆科黃芪屬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eranaceus(fisch.

或膜莢黃芪的根。具有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託毒生肌的功效。主治脾氣虛證,肺氣虛證,舉散告氣虛自汗證,氣血虧虛,瘡瘍難潰難腐,或潰久難斂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功能: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託毒生肌。

生長環境1、蒙古黃芪:生於山坡、溝旁或疏林下。2、膜莢黃芪:生於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正明或見於河邊砂質地。

1、黃芪配人參:黃芪長掘汪於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偏於溫補固護;人參善於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偏於滋補強壯。兩藥配伍,相須為用,為甘溫補氣的重要配伍。

適用於氣虛所致神疲、食少、自汗等身體虛弱諸證。

用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請勿自行炮。

黃芪是什麼植物?

2樓:網際超人

植物名稱 黃芪-原植物。

中藥名行散拆:黃芪。

漢語拼音:huáng qí

保護級別:3

黃芪,又稱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黃芪可分為:內蒙黃芪、膜莢黃芪、綿黃芪、多序巖黃芪(又名「紅芪」)、日本黃芪(又名「和黃芪」)。1]

主要是製成檔棗飲片,調劑於中藥方劑中。現代也用黃芪提取物製成工業製劑,口服或靜脈滴注。

希望能掘清幫到你!

黃芪是什麼樣的植物

3樓:記錄生活中點滴

黃芪是豆科類的植物。

黃芪植株本身是綠色的,花是黃色的,葉子比較扁,是羽狀複葉。一般用來入藥的是黃芪的根莖,作為中藥的黃芪是棕色或者黃棕色的,比較細長,切片的截面是黃色的。

黃芪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屬於豆科,夏季開花,結莢果。根很長,一般採挖4年以上的根,除去地上莖葉及鬚根,晾乾後截成一二尺長收藏或切片藥用。在秋季採收的黃芪含微量元素硒se較多,因而質量較好。

黃芪的莖葉營養豐富,是牲畜的優良飼料,因此使用比較廣泛。

黃芪種植的技巧

黃芪種植要選擇排水性好且深厚的土壤地塊,在播種前進行整地,然後進行施肥,增加肥沃度,一般都是施農家肥和磷肥。播種1到2年生黃芪生長旺盛,根部發育較快,可結合中耕除草適當追施磷鉀肥料。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較多,如遇乾旱,應及時進行灌水。

黃芪種植一般在春季播種,3月中下旬比較適合播種黃芪種子,這個溫度是最適合黃芪種子發芽的。播種時保持黃芪種苗每株之間的距離適當,不可密集,達到最恰當的距離就可以。播種十五天的種子即可出苗,當苗高7到10釐公尺時進行疏苗,按15到20每釐公尺株距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