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的形成機制,石漠化治理措施

2025-04-20 03:40:59 字數 1604 閱讀 2072

石漠化治理措施

1樓:一觸即法

措施。一、在治理過程中充分藉助法治和政策的平臺,助推石漠化工程治理工作。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嚴格遵守《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螞銷》等法律法規和圓,嚴厲打擊石漠化治理方面的破壞生態的不法行為。

另外,藉助各方面政策,從1999年開始啟動了很多生態建設的政策,比如天然保護林的補助政策、生態公益林的生態效益補償政策、草原的補償政策,這些政策含金量非常高,有很多政策資金投入,直接轉化為生態成效,促進農悶棚遊民脫貧致富。

措施二:加大工程推進力度。持續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啟動了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啟動了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繼續建設長江防護林、珠江防護林,通過這些工程專案帶動石漠化的綜合治理。

措施三:疏導人口,通過減少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來促進石漠化的治理。在岩溶地區主要是城鎮化、生態移民,包括外出務工。

加快城鎮化和勞動力外出務工,有很多人口不依賴於土地了,這就促進了石漠化地區生態的自然恢復。另外,倡導農村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在西南地區農村積極倡導推廣沼氣、太陽能、電力和液化氣。

同時對沒有條件進行更替的地方,推廣節煤爐、節柴爐等,通過能源結構調整減輕了環境壓力,促進了生態恢復。

廣西石漠化的形成原因

2樓:羽羽家水瓶

自然因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第一,岩溶地區的土層薄,極易流。第二,石漠化地區地形地陡峭,相對落差大,為流水沖刷、侵蝕提供了足滑山夠的勢能。

第三,岩溶地區降水量大,而且降水集中,強度很大。這就為雨水沖刷地表提供了足夠的動能。第四,岩溶地區熱量條件非常好,絕大多數地區平均年氣溫在15-20度之間,加快了岩溶的溶蝕速度。

第五,酸雨沉降也加速了石漠化的發生。

人為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陡坡耕種。岩溶地區普遍耕地資源較少,特別少的地方人均只有半畝耕地,所以毀林開墾、毀草開墾的現象非常嚴重。

在現有的耕地當中,坡耕地佔到40%左右,加劇了石漠化。第纖啟二,過度樵採薪材在農村農業結構當中,佔比達到40%左右。高強度的集中連片樵採容易導致植被破壞、土壤流失,加重了石漠化。

第三,毀讓如過度放牧,岩溶地區的牲畜一般是放養,不僅破壞植被,而且破壞地表,加重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第四,無序的工礦建設開發也加重了石漠化。

石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是什麼?

3樓:肉丸說車

1、成因:形成石漠化。

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嚴重,人地矛盾成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乙個難題。統計分析顯示,人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過度樵採形成的佔,不合理耕作形成的佔,開墾形成的佔,亂砍濫伐形成的佔,過度放牧形成的佔。

另外,亂開礦和無序工程建設等也加劇了石漠化的擴充套件,占人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積的。

2、治理措施。

石漠化治理應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則,因地制宜;要堅持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以提高水土資源的永續利用率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與退耕還林、防護林種植、水土保持、人畜飲水、扶貧開發等生態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綜合防治。

防治石漠化的對策,首先要立足保護好岩溶地貌。

地區尚未發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發生石漠化,預防潛在石漠化的繼續惡化演變;對於已發生石漠化的地區要實行綜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發展,重點應放在輕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石漠化和荒漠化的區別

石漠化和荒漠化的區別是 發生原因不同 發生的地區不同 產生的影響不同 一 發生原因不同 1 導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為活動。由於長期以來自然植被不斷遭到破壞,大面積的陡坡開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區土層薄,基岩出露淺,暴雨沖刷力強,大量的水土流失後岩石逐漸凸現裸露,呈現 石漠化 現象。2 荒...

翡翠原石糯化種,糯冰翡翠原石和糯化的區別

隔著厚厚的石皮,打光看基本完全不透,這根本就沒有辦法判斷是不是糯化種翡翠,如果賣家真是能判斷的話大可自己切開了,就是沒有把握才放出來賭石的,這種純粹靠運氣的,無法靠經驗判斷好壞。糯冰翡翠原石和糯化的區別 翡翠品種很多,其中糯種都有糯化種和冰糯種之分,糯冰翡翠原石和糯化翡翠原石在翡翠原石市場上比較常見...

促進石墨化的元素有哪些,什麼是石墨化?

石墨化多用於指鋼的石墨化。鋼件在工作溫度和應力長期作用下,會使碳化物分解成遊離的石墨,這個過程也是自發進行的,稱為p熱強鋼的石墨化過程 它不但消除了碳化物的作用,而 且石墨相當於鋼中的小裂紋,使鋼的強度和塑性顯著降低而引起鋼件脆斷。通常把鑄鐵中的石墨形成過程稱為石墨化過程。抑制措施。向鋼中加入c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