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解職是什麼意思,解職和致仕是相反的意思嗎

2021-03-03 21:44:35 字數 7076 閱讀 1229

1樓:小月螺螺

詞目:解職抄

拼音:jiě zhí

英文:relieve

基本解釋:[relieve;di**iss from office] 解除職務。

《宋書·顏竣傳》:「三十年春,以父 延之 致仕,固求解職,不許。」 宋 蘇軾 《論改定受冊手詔乞罷札子》:

「伏望聖慈察其衰病廢學,特賜解職,以安微分。」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工作與職權》:「解職是我們處分中最嚴厲的一著。」

解職和致仕是相反的意思嗎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解職一般指被解除職務,通俗地講就是官職沒有了;而致仕一般指的是古代的人們做官,踏入仕途。

古代官職公升降用語

3樓:慕斯

一、表示任職的:

1、任:擔當,擔任。

2、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3、授:給予官職。

4、拜:授予官職,任命。

5、舉: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6、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7、簡:任命,選拔。

8、進:出來做官。

9、拔:提公升沒有官職的人。

10、闢(音b):徵召,由**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11、賜:賞賜有功之臣以爵位。

1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13、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14、復:恢復原職務。

15、仕:做官。

二、表示公升職的:

1、公升:公升官。

2、陟:進用,公升職。

3、擢:由選拔而提公升。

4、遷: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公升呼叫。但左遷則是指降職、貶官。

5、徙:公升職。

6、超遷:越級破格提公升。

7、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8、拔:提公升沒有官職的人。

9、提:提拔。

10、晉、進:晉公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

三、表示降職、免職的:

1、貶:降職。

2、謫:被罰流放或降職。

3、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4、左遷:降職(貶官)。

5、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也指貶官流放。

6、遷:流放,放逐。

7、奪:削除。

8、黜:**因過失而解除職務。

9、竄:放逐、貶官。

10、免:罷免官職。

四、表示兼職的:

1、領:本職之外兼較低它職。

2、假:暫時**。

3、行:**官職。

4、署:指**無本官的職務。

5、兼:同時掌管,兼任。

6、權:暫代官職。

7、判:高位兼低職。

8、攝:暫代官職。

五、表示職位調動的:

1、調:調動官職。

2、**轉任,平調。

3、徙:調動官職。

4、改:改任官職。

5、補:補任空缺官職。

6、遷:調動改派,調職。

7、累遷:表示多次調動。

8、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

六、表示辭官、退休的:

1、告老:**年老辭職。

2、解官:辭去官職。

3、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

4、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

5、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軀體不再由自己支配,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

6、移病:上書稱病,為做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

7、謝病:託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4樓:

一、關於提公升職務的有:

擢、公升、拔擢(用於由低階到高階的公升遷)——《漢書·趙充國傳》:「為後將軍。」(後將軍:

武官名。);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進(用於較高職務)——《史記·孫臏傳》:「於是忌孫子於威王。」

起復(恢復原職務)——《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

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復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為的。」

超遷、超擢(越級破格提公升)—— 《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史記·賈誼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二、關於調動職務的有:

轉、移、調、徙(一般的調動,調遷)——《漢書·袁盎傳》:「調為隴西都尉。」;《史記·淮陰侯列傳》:

齊王信為楚王。」;《宋史·理宗紀》:「程大元、李和以下將士六百一十三人補官資有差。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公升官)——《漢書·翟方進傳》:「方進轉為博士。數年,朔方刺

史。」;《後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為河間相」(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陟(公升遷,指官吏的提公升和進用)——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罰臧否,不宜異同。」

補(補充缺職或由候補而正式任命)——《漢書·蕭望之傳》:「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

三、關於降級免職的有:

罷、免、解、黜、奪(**因過失而解除職務)——《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太后大怒,乃逐趙綰、王臧等。」;《漢書·貢禹傳》:

「免官爵。」;《國語》:「公將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陟不聞。」;《書博雞者事》:

「使者遂逮守,脅服其官」。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譚嗣同》:「即寧夏知府,旋公升為寧夏道。」

貶、謫(因過失而降級)——《舊唐書·劉禹錫傳》:「連州刺史。」;《岳陽樓記》:

「滕子京守巴陵郡。

革、褫(皆為「革除」的意思,指撤職查辦。褫,音chì)——謝莊《上搜才表》:「張勃進陳湯而坐以爵。」(張勃因推薦陳湯而被革除爵位)

左遷(降級使用,貶官)——《三國志·魏書·盧毓傳》:「心猶恨之,遂左遷毓。」

還有開缺(**因故去職或者死亡,職位一時空缺,另選他人充任)、致仕(帶職退休)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官職指的是古代的從政人員的官職。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選官用人是國之大事,為了保證人才選拔,國家一方面大力發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斷探索和完善選官制度。

中國古代的人才制度主要有兩大類:世襲制和選拔制。

秦以前主要是世襲制度。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而選拔制主要有察舉、徵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

察舉制實行於漢代;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存在的時間最長,從隋朝一直延續到清末。

從明代起,科舉制的考試方法又產生巨大變革,改用八股方式衡文取士。歷代**以及人們對科舉制的詬病,大多不是針對科舉制本身,而是針對明清以後的八股文取士。

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過「世卿世祿」制度產生。戰國時,「世卿世祿」制逐漸廢除,官吏的選舉發生了根本變化。秦在統一之前,「仕進之途,唯闢田與勝敵而已」,而勝敵是其主要途徑。

秦統一後的官吏,也就多出於軍功。

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主義**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於一途,而且還可以互動使用。

以後,我國古代官吏選用又分別出現了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濫觴的科舉制。這些選官用人制度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表現出各種弊端。

「中興以人才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賢者亡」之說。因此認真總結中國古代選官用人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5樓:沒錯名字七個字

1、除【解釋】: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示例】:

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2、賞【解釋】: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

【示例】:

《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解釋】:既由選拔而提公升。

【示例】:

《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 坐謫興國州判官。」

4、遷【解釋】:改官。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公升遷;二是改任,相當於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三是降職。

【示例】:

《海瑞傳》:「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公升為知縣。

《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為江州司馬。

5、徙【解釋】: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

【示例】:

《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6、謫【解釋】:官吏降級,相當於貶。

【示例】:

《琵琶行》:「我從去年辭 帝京,謫居臥病當潯陽城。」

7、拜【解釋】: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

【示例】:《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張衡傳》:「公車特徵拜 為郎中。」

8、去【解釋】:卸職。

【示例】:

《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9、黜【解釋】:廢免,革職免官。

【示例】:

《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後秦 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10、放

【解釋】:放逐。

【示例】:

《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11、復

【解釋】:恢復舊職。

【示例】:

《書博雞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古代官職任免公升降的術語

關於任職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於爵位)、贈(用於追封已故者)徵、闢、薦、舉(多用於布衣作官)、點(用於口語)。

關於提公升職務的有:抉或(用於由低階到譏級)、進(用於較高職務追加)、起復(恢復原職務)、超遷。

關於降級免職的:罷、免、解(因非嚴重過失而解除職務)、貶、謫(因過失而降級)、革、褫(撤職查辦)、開缺(奉命或自請解除職務)、致仕(帶職退休)、左遷(降級使用)。

關於調動職務的:移、調、徒、量移(調的比原職稍好)、補(由候補而正式上任)

關於兼職的:領(以本官兼較低職)、攝(暫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權(臨時代職)、行(代行某職而尚無此官銜)、 (代替無本官的職務)、護(原官短期離職,臨叮守護印信)

二、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既由選拔而提公升。課文《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公升的意思。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4、遷,改官。用法較複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公升遷,如《海瑞傳》:

「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公升為知縣。二是改任,相當於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

「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新職太史令與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三是降職,即「左遷」。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為江州司馬。

5、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即說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6、謫,官吏降級,相當於貶。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當潯陽城。」

7、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張衡傳》:「公車特徵拜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9、去,卸職。《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裡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0、黜,廢免,革職免官。《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臺臣」以對「臧使者」的處分。

11、放,放逐。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公升為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公升遷,指官吏的提公升和進用。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即指提公升和進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公升官曰「陟」。如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3、奪,罷官免職。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書博雞者事》「又投間蔑汙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5、復,恢復舊職。《書博雞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思。

文言文中致事是什麼意思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麼意思

第一句庠 魏庠的稱呼。給事中 官名制敕 皇帝的詔令封駁 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違誤。翻譯 又和魏庠一起管理給事中的事務,凡是皇帝有不合適的詔令,允許封還駁正,以便及時知道。第二句蹕 清理道路。河中 河中府翻譯 然後在汾河北面祭祀,之後果斷地在河中府清出一條 帝王行走的 大道,於是主幹道寬敞,...

古代遂是什麼意思遂,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1 行,往 遂,往也。廣雅 釋詁一 白話釋義 遂,往的意思。2 稱心如意 使得到滿足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唐 李中碧 廬山 白話釋義 一年好像就隱藏,五老峰是知音。3 順利地完成 成功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 月令 白話釋義 上不乏使用,就各種事情。4 生長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

古代雙修是什麼意思,古代麻是什麼意思

雙修分為陰陽雙修和性命雙修兩種,陰陽雙修指的是男女房中之術,性命雙修指的是清淨修為,修性養命,陰陽俱在一體。古代麻是什麼意思 中雙修是什麼意思?就是男女在一起修煉的意思,這樣的話,可以陰陽結合 分種類,什麼男女雙修,魔武雙修等等,根據它內容看 佛道雙修是什麼意思?佛道雙修含義 既修佛也修道,以佛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