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教中獅子的腿後的棕毛叫什麼

2021-03-03 22:41:49 字數 4865 閱讀 3153

1樓:威小人物

獅子是復與佛教同時制

傳入我國的,佛教的發祥地印度自古就有敬畏獅子的風尚。傳說,釋伽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人皆以為「佛為人中獅子」。以山西五台山為道場的文殊菩薩的坐騎即為一頭兇猛的獅子。

客觀地講,獅子的傳入對我國影響最大的還是建築方面,它成了我國的守門獸,中國住宅建築門口,以獅子形象象徵威嚴、莊重,寓意鎮宅驅邪。從寺院到衙門,從城門到陵墓,獅子形象日益廣泛。

中國古代有獅子?

2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獅子與老虎不同,它不是土生土長而是進口的。獅子原來生長在非洲與亞洲的伊朗、印度一帶,傳說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安息國(今伊朗)國王贈獻獅子給漢章帝,從此獅子由異國他鄉來到中國。獅子在異國為珍獸,古波斯就以崇獅為時尚,王者戴著金花冠,坐在金獅座上。

佛教也將獅子尊為獸中王,傳說佛初生時,有五百獅子從白雪中走來,侍列門前迎接佛的誕生。獅子在原產地和在佛教中是有地位的,是被神化和被藝術化了的形象。也許正是這種原因,到了中國以後賦予它以特殊的使命,讓它突出地起到乙個護衛者的作用。

自古以來,在我國留下了眾多的石獅、鐵獅和銅獅子,從歷史的發展來考察,各個時期的獅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風格。

早期的獅子雕刻,造型比真實的獅子簡練,工匠們善於用概括和誇張的手法,用渾厚有力的線條表現出獅子作為獸中之王的神態。而晚期作品,在獅子的整體和細部上都更接近於真實,但在造型上卻只注意細部的刻畫而不注意整體的把握,反而失去了這種猛獸雄威壯實的特徵。這種風格的變化不是偶然的,它和那個時代總的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相符合。

唐代統一中國,維持了乙個政治上相對穩定,經濟上繁榮昌盛的時期,所以在建築發展史中,唐代可以說是乙個鼎盛時期。在當時的皇宮大明宮的含元殿、麟德殿等宮殿建築中,在佛光寺等宗教建築中,在眾多的唐代佛塔以及大量的唐代裝飾雕刻中,都可以看到這一點。這個時期建築風格上的特點是:

規模巨集大,氣魄雄偉,突出建築藝術上的大效果,壯麗而不纖巧。我們從唐代留下來的石獅子上也看到了這種風格。宋代建築,從技術上看,比前代更趨成熟,總結出一套建築形制、施工和用料的規範,但就其建築藝術風格來看,宋代建築逐漸走向秀麗的方向,在總體氣勢上大不如以前了。

這個特點在石獅子上也很明顯地反映出來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築和其他藝術上都表現出一種追求繁瑣綺麗的風氣,工藝品上堆砌玉石珍寶、金銀琺琅,連建築裝修上也鑲嵌上琺琅玉石,藝術之高低彷彿與金銀財寶的多少成了簡單的正比。

以上是歷史縱向上的比較,如果從橫向去比較,中外獅子形象也有風格上的差異。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乙個講究神似,乙個追求形似。中國獅子不求形態的真實,可以不符合解剖地將獅子身上或者四腰的肌肉任意起凸。

印度和西方的一些獅子卻十分講究造型的形似,獅子整體和獅子頭部及四肢都要與原形相符,獅子的身上、腿上的肌肉起伏也要符合骨骼與肌肉的解剖學,它們的總體特徵是形象很真實但神韻不夠。這種風格上的差異自然與中、西方在藝術創作上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傳統有關,在繪畫、雕刻等多種藝術門類的創作上都表現了這種差異。

獅子作為門前的守護神獸,它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副凶煞威武的神態。但這並不代表獅子的全部,在清代所留下來的眾多獅子雕刻中,我們發現有許多獅子並無凶相,有的略顯溫順,有的面露笑容還帶一點頑皮,有的顯出一副無賴之相,這是獅性的「人化」。

獅子一經人化,它的性格和形象都變得豐富多彩了。人們還賦予這些獅子以各種有趣的神奇傳說。北京宛平縣的盧溝橋,兩邊石欄杆的每一根望柱頭上都雕有石頭獅子,自古以來就傳說:

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並說如果數清了,石獅子就全跑了。這是因為欄杆柱頭上許多大獅帶著小獅,這些小獅在大獅的腳下、胸前、背後,姿態各異,工匠們還有意把小獅刻在隱蔽處,讓人不易發現。

3樓:匿名使用者

獅子的故鄉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過獅子的形象卻早為我們祖先熟知:從宋清兩代蒐集的周代銅器的精繪印本中,已有獅子的立體形象。

據說獅子是從西域傳來的。相傳東漢年間,獅子被作為禮物送給中國的皇帝。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被佛教推崇的獅子在人們心目中成了高貴尊嚴的靈獸,中國很快從印度等地學到了石獅子的雕刻藝術,並且出現陳列墓前的現象。

如四川雅安縣高頤墓前的石獅子,就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獅子,是東漢時期的遺物。所以獅子在中國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出現的,和麒麟一起成為中國的靈獸。唐代高僧慧琳說:

「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時,石獅子雕刻藝術達到了頂峰。由於採用傳神的創作方法,石獅子完全中國化了。中國的雕刻藝術大師將石獅子雕刻得異常壯麗,而且逼真:頭披卷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

明代後,石獅子雕刻藝術不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們生活中使用的範圍也更加廣泛。宮殿、府第、陵寢、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獅子守門;在門楣簷角、石欄杆等建築上也雕上石獅作為裝飾。如聞名中外的盧溝橋,其兩邊140個柱頭上,都雕刻著玲瓏活潑的石獅子。

姿態多樣,神情豐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靈活現。清代,獅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揚州畫舫錄》中規定:「獅子分頭、臉、身、腿、牙、胯、繡帶、鈴鐺、旋螺紋、滾鑿繡珠、出鑿崽子。

」石獅子通常以須彌座為基座,基座上有錦鋪。獅子的造型各異,在中國又經過了美化修飾,基本的形態都是滿頭捲髮,威武雄壯。獅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徵:

漢唐時通常強悍威猛;元朝時身軀瘦長有力;明清時較為溫順

4樓:匿名使用者

獅子產於非洲和西亞。據楊憲益先生《譯餘偶拾·民間儲存的唐《西涼伎>》說:「我國民間季節風俗裡的舞假獅子,我們要記得,是由印度傳過來的。

印度今日民間賽會裡還有舞獅子。我國本沒有獅子,關於獅子的一切知識原來都是由印度來的。就連獅子的名稱原來也是譯音。

錫蘭島原來梵名為僧伽羅(simhala),意為獅子國,大食人又名其島為sielediba或sirandib。中文的『獅子』恐怕不是根據梵文,而是根據大食人讀音轉譯的,這是因為古代南海的大食人為中印文化間的媒介之故。」從中國的古代文獻裡,也常常看到西域國家向中國獻獅子的記載,表明中國本土不產獅子。

司馬彪《續漢書》中說:「條支國出獅子、犀牛。章帝章和元年(87),安息國遣使獻獅子。」

楊炫之《洛陽伽藍記》中說:「永橋南道東有白象、獅子二坊......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為逆賊萬俟醜奴所獲,留於寇中。永安末(530),醜奴破,始達京師。」

李肇《唐國史補》中說:「開元末(約741),西國獻獅子。至長安西道中,繫於驛樹,樹近井,獅子哮吼,若不自安。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

由上述幾例可以見出,西域國家常向中國獻獅子。如果中國也產獅子,則不必勞他國遠途運來。《唐國史補》所載之事,說明古代中國人心目中的獅子,不同於尋常野獸,而具有某種靈性。

這就難怪唐初虞世南在《獅子賦》中,把獅子稱為「絕域之神獸」了。

獻到中國來的獅子,主要是供皇家觀賞。這種獅子,是經過人工馴化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裡,寫到韃靼的皇帝身邊,有十分馴良的獅子。

《馬可波羅遊記》第十五章說,皇帝在新年伊始時照例要接受王公貴族們的禮物,然後,皇帝請客人入席:

席散後,由樂師和梨園子弟表演節目,招待眾位賓客......在這時刻,有一頭獅子,被帶到皇帝陛下跟前,十分馴良,可以叫它躺在皇帝的腳下。文娛節目完畢後,大家才各自散去。

看起來,這頭獅子非常溫順,也能夠表演節目,並且是諸多節目中的壓軸戲。另外,《馬可波羅遊記》第十八章以濃筆重彩描繪了皇家豢養的獅子捕獵和生活的情景,顯然,這些獅子實際上組成了皇家的馬戲團:

大汗養著許多獵鹿用的豹和山貓,還有許多獅子,較巴比倫的獅子還要大。它的皮毛光澤,顏色美麗——兩側有條紋,間以黑、白、紅三種顏色。這種獅子善於襲取野豬、野牛、驢、熊、鹿、獐和其他供遊獵娛樂用的走獸。

獅子放出籠去追逐野獸,它那種兇猛的氣勢和捕獲目的物的敏捷靈快,使人看了讚嘆不絕。皇帝陛下為了這個目的,特意將獅子關在籠子裡用車運至行獵地點。獅子旁邊關著乙隻小狗,它們相處慣了,獅子不會對它加以傷害。

獅子一見獵物,動作敏捷,追撲之勢極為兇猛,人們很難對它約束和控制,必須用籠關住。最妥當的方法是,牽引著它們逆風前進,使獵物無法嗅到它們的氣味,否則獵物會立刻逃得無影無蹤,這就失去了行獵取樂的機會了。

明、清兩代中國皇家用於觀賞的獅子,仍由西方國家進貢。

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九中說:「成化戊戌(1478)西夷貢獅子,家大夫在京師蟲蟻房曾見之。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又貢,內兄張子文時為陝西布政使,親見之。」

毛奇齡有《詔觀西洋國所進獅子,因獲遍閱虎圈諸獸,敬制長句紀事》詩,其中有「康熙戊午十七載,神武聲名播遠海」之句。按康熙戊午為公元2023年,這一年也有「西洋國」進獻獅子。

這些獅子都是能夠表演的。《留青日札》中說,明代「西夷貢獅子」時,馴獸員也一起來華,獅子被鐵索縛在樁上,「夷人與之狎習戲舞」。從「狎習戲舞」四字,也可以知道明清的獅戲同羅馬鬥獸場時代的鬥獅是完全不同了。

石獅子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裝飾。現在,常有飯店、酒樓用石獅子作仿古的文化符號,可過去只有五品(中國古代以品數表示官的階級大小。五品官相當於現省級以下、縣級以上的地方行政**。

)以上的**才能在門口立威嚴的石獅子。石獅子頭上的發卷數,還可以讓人進一步認定主人的官爵品級,皇帝的石獅有13排捲髮,親王有12排,其他**依爵位遞減。

古代時屋頂上的像小獅子的裝飾物叫做什麼名字

5樓:沐沐

我查了一下:據

bai《大清du會典》記載,這些zhi琉璃釉面小獸的排列順dao序為:龍、鳳、獅子專

、天屬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其中天馬與海馬、狻猊與押魚之位可置換。

如果你說像獅子的,那就該是」狻猊「

狻猊: (拼音:suān ní),形似獅子,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叫「披頭」。

傳說中龍的第五個兒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隨之吞煙吐霧。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它兇猛無比,吃虎豹

關於佛教中“無畏的獅子”,求詳細解釋

里昂大叔 獅子代表勇猛無畏,獅子是文殊菩薩坐騎,同時獅子也是 文殊菩薩講經時有如獅子般聲音巨集大,直擊人心,所以在五臺山上有獅子吼文殊.望採納 獅子在藏傳佛教中叫什麼如圖所示,我沒有多少分求大家幫忙 還是叫做獅子 沒騙你 或是叫 清風綠荷不自意 獅子象徵勇猛,以象徵佛法的大勇。有沒有人知道佛教中哪個...

法院門口的石獅子叫什麼法院門口的獅子叫什麼?

格子裡兮 叫獬豸 xi zh 寓意辨別是非曲直,也是 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 的象徵。獬豸與法有著不解之緣,從古代 法 字的結構上就能體現出來。古代的 法 字寫作 灋 f 說文解字 廌部 記載 灋,刑也,刑平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灋 字由 水 廌 去 三部分組成。水 代表執法公平如水,...

古代管梳妝台叫什麼,梳妝台在古代的時候叫什麼呢

古代用的梳妝台叫妝奩。妝奩是古人盛放梳妝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流行開來,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傳統造物追求 器以載道 的意境,妝奩的發展代表了不同時代 不同階層的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妝奩,主要指裝化妝品的小盒子,不包含現代梳妝台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