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雲起時是那首詩裡的句子作者又是誰

2021-03-05 09:20:26 字數 3641 閱讀 9864

1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不應灰心 即使人生走到山窮水盡之時 也能有閒心看白雲悠悠 人到船頭自然直 不直,也能看行船流水 這是何等大無為心胸!

王維,字摩詰,他的詩是大唐詩域中的一塊奇葩,因為他總是力圖用詩句傳達佛理禪心。

非常高深

在《終南別業》這首詩中,摩詰以尋常的隱逸意象和不尋常的情感體認描述了一種合乎人類天性的生活方式。

首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南山」既實指輞川別墅所在,也作為傳統意象,表白了厭棄塵俗、皈依佛老的姿態。

做人難能可貴的是知曉什麼時間合於做什麼事。道與年輕活潑的生命不相適,徒增不必要的煩惱與作態,強健的生命本應從多種維度體味自然。道與龍鍾老態是相稱的,但這卻掩蓋了智者對道的鍾愛,彷彿年邁無力,迫不得已才與道結緣。

「四十而不惑」,中歲的閱歷足以參禪悟道,若好道且溶於道,則為中年略顯沉重艱澀的生命增添一抹閒適自得之色。因而,中歲好道,是合宜的。

正是有了對道的喜好,才有「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獨」,「自」二字尤可見王維對獨處之美的欣賞和享受。所謂「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人總是期許分享,分享心湖激盪的那一瞬,分享茅塞頓悟的那一剎,急於剖白自己,也急於探詢他人。殊不知,人與人之間的交通其實存在諸多迷霧,屏障,對於你的「心聲」,旁人或是不知曉這點表白需要回應,故而沉默以對,或是心無靈犀,想岔了道,會錯了意,總而言之,那點心聲出口之際就已決定了不幸??

大煞情致,並由此認清了知音難覓的尷尬境況。既然如此,何不三緘其口,自知勝事?或許這樣的心態過於封閉保守,但聊勝於對牛彈琴的無所適從。

再看頸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之曼妙,雲之飄盪,動靜舒卷構成了疏朗的畫面。

正如《宣和畫譜》所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更精妙的是雲的介入,「無心以出岫」的白雲是天真忘機而閒散的,詩人卻能擯除時間觀念,隨行水窮,坐待雲起。

按照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靜觀水流20分鐘已是不易,行至水窮處恐怕不大有時間,更別說待到雲起時了。其實,生活得慢一點,與水親近一些,有什麼不好?曾在鄉下,江邊,站了半個小時,雙足浸泡在清涼的江水中,眺望遠方,只看無心的雲,卻覺得我在緩緩漂流,那份親柔,舒展和安全的感受,彷彿又回到了母體。

因而,我羨慕王維,他不是急切地尋找河的濫觴,而是悠悠地行到水窮處,全然化解了人類面對自然的無謂心機。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來,林叟算得上詩人的知音,這相逢卻是「無心的遇合」。

世外之人讀後該覺得詩人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世上之人卻不免一番感傷,為那偶然背後的必然。

讀完全詩,不曾見過可憎的說理,只記得雲靄的滋潤清新,卻在不覺間神遊了摩詰的禪境,這便是摩詰詩畫的妙處。

水窮處,沒有水的地方,也就是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絕境。魏晉時的阮籍率意駕車,至無路處,慟哭而還。大概他想到的是人生的窮途末路吧,王勃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還是陸游比較通脫,在山重水複中看到柳暗花明。而王維的眼前沒有陡然展現令人驚奇的景觀,但他索性坐了下來,看到雲從山頭、心頭冉冉、裊裊飄起,象一種飄逸的思緒。彷彿此時的他也變成一絲白雲,正乘著風從草尖飄過,渾然物我兩忘,心境澄澈。

不見流水,總會有行雲。

絕處不一定都能逢生,就看你採用何種姿勢了。王維這一坐,不知不覺就使自己雄踞人生的制高點。水盡的地方,山不是很高嗎?那更好,有了乙個俯瞰人生的高度。

水果真消逝嗎?該處可能為山澗的發源地,水掩於地表之下,或在岩石罅隙,或在草根潤處。即使水在這裡完全乾涸,抬頭望天,原來水蒸騰為水氣上了天了,幻化為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雲是雨的胚胎,有云,就有水的希望。

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里的水是因雨匯聚而成的,有云起來,在空中洶湧,就表示水快來了,即將在山澗中澎湃。

想起人生過程,難免會碰到障礙。有的是身體的障礙,有的是心理的障礙,有的是環境的障礙。你在愛情、事業、學問等山峰上勇往直前,到後來竟然發現腳下是一條絕路,危岩聳立,荒草萋萋,山窮水盡悲哀失落的心境難免出現。

但這不是窮途末路。地上沒有路,就抬頭望天空,身臨絕境,心靈還可以擁有暢遊的天空。

官不當,可以做林泉的主宰。松風竹露比玉液瓊漿清淡,但味永:我愛的人離開了,愛我的人可能就出現了。

治學至焦頭爛額,有時會豁然開朗。王國維不是借用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比喻做學問的境界嗎?

不是要看水嗎?等待雲在空中聚集,有云總會有下雨的一天:即使沒有下雨,還可以從蔥蘢的草色感受水的無處不在。你能說,一棵草,不是一片直立起來的水嗎?

並不是人人都要悟禪,人生只須有那麼一點感悟。

無路可走時,找一塊石頭坐下來,看雲起雲湧。

2樓:匿名使用者

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 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乙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

另乙個可能 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枯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坐看雲起時 是那首詩裡的句子 作者又是誰

3樓:新尚人阮俊海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坐看雲起時是哪首詩裡的句子?請寫下整首詩的內容.

4樓:伐曉的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注釋】

①終南,指終南山。②陲:邊境;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作者簡介】

王維,字摩詰,父親早死,母親篤信佛教。從開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寶三年(743),王維先隱終南山,晚年又在陝西藍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

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覆,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閒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

【譯 文】

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興致來了,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樂。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閒無心的雲興起漂遊。

偶然間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談說笑毫無拘束,忘了回去的時期。

【文體知識】

本詩屬於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

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

5樓:匿名使用者

王維的《終南別業》,全文為:

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

興來美獨往, 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全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自王維的 終南別業 原文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自王維的 終南別業 原文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

坐看雲起時,後面一句是什麼,坐看行雲流水時的下一句是什麼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終南別業 詩意畫.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chu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 s u 談笑無還期。坐看行雲流水時 的下一句是什麼?原句應是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出自王維的 終南別業 全詩版內容如下 終南別業 王...

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句子的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什麼朝代

有三種說來法 一 引自 水滸傳 源 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二 作者 夢 夕瑤 仙蹤難覓情如夢,蓬斷隨風葉隨風。同心千載痴情盼,守得雲開見月明。三 送徵雁 錢起 秋空萬里淨,嘹唳獨南征。風急翻霜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