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這篇銘辭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2021-03-05 09:21:43 字數 4009 閱讀 4753

1樓:匿名使用者

1、寫作目的

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2、原文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

何陋之有?

3、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苔痕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2樓:無所謂l的老巢

《陋室銘》由於受字數所限,特點與技巧並不出新.按道理並無可述之處,但仔細發現,此文還是有其相對的特點與技巧的,當然這些特點與技巧在我《藤王閣序》與《愛蓮說》中已有述及,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現在我就談談其特點與技巧的是如何巧妙的運用的.

精是《陋室銘》的特點之一,全文八十一字,就寫出了陋室與志向,精字用之實不為過.但更精的是,他能在這八十一字中還能用上譬喻、對比、白描、隱寓、用典等諸多寫作技法.可見作者行文之老到.

譬喻「斯是陋室,惟我德馨」.對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白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隱寓「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用典「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山」等等.而且他的這些技巧不是單獨用在那句那字上的,很多還是同步運用,更添文字的獨特魅力.

因為全文近似於白描,而對比句差不多通對全文,這二種技法,在此文裡不是穿插運用,而是相鋪相成也.還有隱寓,用典等,都是如此.這對於我們寫文來說,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我觀網路文字,一般是一種技法到底,猶其是反應在**中,大多數文字只是順鋪的直述,而倒敘、穿插、時空置換等等技法應用很少,這無疑會減弱了文字的魅力,讓讀者在一池死水中觀賞,你說讀者還有多少的興趣呢,所以合理的技巧運用,是增添文字魅力的好方法.《陋室銘》無疑帶給了我們啟迪.

韻律美是《陋室銘》的特點之二.通閱全文,讀起來可謂鋃鋃上口,口感極佳,這無疑得益於《陋室銘》的韻律之美.加上全文基本上都是對比句,同比句,更添上口的感覺.

給人以一種一唱一和的感覺.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吟唱豈能沒有韻律的獨特節奏美感呢?如果《陋室銘》少了這種韻律的存在,那麼讀起來還有多少滋味呢?

反觀我們現在的現代詩,故意追求拗口,有些甚至是語句都不通順,還謂之為新潮之詩,實是讓人莫名所以.試想,一首不能上口的詩還叫詩嗎?更別提那些讓人想破腦袋還不明其意的內容了.

此是題外話,點到即至,但行文追求韻律的美感,讓全文讀起來上口是每一位寫文字者必須注意的.文字缺少了聲律的美感,就像**缺了和弦,單調而少豐富的迴響了,這樣的文字與**,是我們自已也不願意看到聽到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寫文字者當記之.

《陋室銘》的第三個特點,也就是字盡意不盡,餘味回繚.看《陋室銘》行筆的流暢,可以想像劉禹錫是一氣呵成,因為中間絲毫沒有停頓的餘地.但他卻讓此文如**般曲終人不散,曲盡而餘音仍在.

用字已盡極點,再多言就有畫蛇添足之嫌.而最後乙個問號,卻留給了讀者以豐富的想像.孔子說了,但他不是直接的肯定,而是以一種問詢的方式間接肯定,這就留下了讀者各自的想像空間,孔子雲就是絕對的正確嗎?

這當然要看各人的理解不同了.

讀完《陋室銘》,我們感覺是它的意境綿遠,隱藏著更多更深的內涵,仿似是一池並不深的池水,可以觸底但對其中的內涵卻有種越琢磨越深奧的感受.這就是作者留給我們的財富.百人讀有百人的自我剖析,文字能做到如此,也算是作者寫文的功德圓滿了.

我們賞析與感悟,就是為了學到其中的精髓.就像他的意境綿遠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方法之一.是的,文字如果讀完沒有給讀者留下回味,也就是說這篇文字是失敗的.

因為它缺少了文章所必須具備的 意境與張力.沒有了這二樣的存在,文字只能是枯燥的.

《陋室銘》作用了什麼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說明。

3樓:匿名使用者

陋室銘寫作手法

1、 以山水比興,引出陋室的「馨」,(比興:比就是比喻,借助具體形象的事物,來說明

事理,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後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託之意。

)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於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

/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儘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對偶、擬人描環境(對偶:是一種方法,兩個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語句表現相關或相反的意思。擬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

對偶:對偶句特點:(1)上下句字數相等 (2)結構相同 (3)詞性相同 (4)意思密切相關 。

(作用)1能夠高度概括所要表達的內容,使之凝鍊集中。 2.能夠增強節奏感,使語言整齊、語句勻稱,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和背誦。

擬人:化靜為動、更生動活潑的表現出環境的清幽。體現「陋室不陋」

台階上長滿了青苔,窗前長滿了青草。把苔蘚、青草寫活了,有精神,有韻味。使人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反而覺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恬靜而雅緻。上、入,這兩個字把「苔痕」「草色」擬人化,「上」字生動地寫出苔痕漫上台階的狀態,而「入」字生動地寫「草色」有情、映入簾中的可愛形象,同時與「綠」「青」色彩搭配,顯得陋室環境生意盎然而又與世隔絕,襯托出主人情趣高雅而又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獨特形象。

3、 襯托、對仗誇朋友------雅

以手法。並以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4、 虛實、對比化生活----靜

開頭二十四字,實寫的是山和水;虛寫的是仙和龍。虛寫是為了引出實寫中的「德馨」二字點題,這裡寫山寫水,是為了與陋室進行模擬,寫仙寫龍,是為了與作者進行模擬,以表現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談笑有鴻儒。

為實寫。往來無白丁。為虛寫。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為實寫。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型。

為虛寫。 5、

6、模擬、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陋室銘寫作目的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1、寫作目的

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2、原文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

何陋之有?

3、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因為(陋室銘)的銘文(就感覺不到簡陋了)。

苔痕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裡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5樓:木·頭·秂

作者劉禹錫是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章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讚頌,抒發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

劉禹錫《陋室銘》劉禹錫《陋室銘》寫作背景

達官貴人,就陋,就是寫給達官貴人看的,表明自己的心志,就這件事情,有一段關於劉禹錫為何寫陋室銘的故事,當時劉禹錫不得志,這河邊居住,就是現在說的不是在市中心居住,只好在郊區買房子,後來啊,後來,我也忘了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

陋室銘的寫作背景,陋室銘 全文及寫作背景

劉禹錫因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受百般刁難,他卻怡然自樂。知縣見此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劉禹錫才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 陋室銘 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劉禹錫先被百般刁難,但他卻怡然自樂,後來...

陋室銘的銘是什麼意思,陋室銘是什麼意思

古代可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公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陋室銘的銘是什麼意思?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 與警戒自己。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題意,作者托物言志,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