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wyp駱遙
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指的是: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它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也是這些階級互相博弈的結果。
2、剩餘價值理論:在批判地繼承古典終濟學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創立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來的。
2樓:穿甲燃燒爆破彈
馬克思兩個偉大發現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資料拓展:
一、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又稱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歪曲為經濟唯物論。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它既是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又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必然結果。
自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了這一嶄新的歷史觀以後,它不斷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內容上不斷充實,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並且還將在新的實踐中繼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科學思想中的偉大成果,為人類認識開闢了乙個新的廣闊的科學領域。實現了整個社會歷史觀的變革,實現了哲學的變革,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奠定了歷史理論基礎。
二、剩餘價值學說,剩餘價值學說的結論是發現了資本剝削,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剝削就是剩餘價值或者說存在於剩餘價值之中。資本家最為嫉恨的就是這個學說。中國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中,社會上曾經提出的理論挑戰也是這個問題,成為社會上質疑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首要問題。
其實,關於剩餘價值和剝削問題,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並沒有終結,還有研究拓展的空間。
剩餘價值學說**於勞動價值論:「人的勞動是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而且,活勞動創造價值,死勞動——物化勞動不創造價值。馬克思的這些判斷完全正確,是人類經濟學的真理,不僅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也一樣適用於對封建社會經濟生產的分析,包括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生產。
那麼,為什麼實踐中會出現認識矛盾呢?
分歧的關鍵點在於對一組概念的認識上,就是「活勞動」與「死勞動」。「活勞動」創造價值,那什麼是活勞動?「死勞動」不創造價值,哪些勞動屬於死勞動?
對於這兩個概念的分析存在認識差異,嚴格地說,並不是馬克思本人的責任,而是那個時代的侷限。今天看來,那個時代社會生產提供的材料是有限的,不足於對「物化勞動」進行更加詳細、準確的分類。現代智慧型化的生產線以及智財權的普遍性應用,為勞動價值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天地。
假設:增加新的機器裝置,以提高生產率後,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縮短,而相對剩餘價值增加,這裡有個問題需要考慮,即:新的機器作為生產力的一部分,作用突現出來,提高了勞動效率。
這說明資本不僅可以購買人力的勞動,也可以購買機器的勞動,機器勞動因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而提供了價值貢獻,那麼,這兩種勞動在創造新價值的過程中分別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機器為什麼會產生新價值呢?因為,機器是貨幣購買的,本質上是上一次勞動的剩餘,剩餘的勞動有的是以產品的形式存在,這些產品可成為消費產品、生產資料,甚至是庫存或者是廢品(消費不了,又賣不出去,最後變質廢棄的)。
如果成為消費品,沒有參與新的再生產,以及庫存和廢物也不參與再生產,那這一部分剩餘勞動(產品)相對於再生產來說,就是「死勞動」,不創造價值。關鍵的關鍵就是作為生產資料的那部分剩餘勞動(產品),它們雖然參與了再生產過程,馬克思也認為它們是「死勞動」,從而不產生新價值。這是我們今天研究的重點和焦點。
另外,剩餘勞動中的一部分是以貨幣的形式存在,有的購買技術,有的購買了裝置,有的以工資形式僱傭了工人。在這部分(以貨幣資本存在)剩餘勞動中,工人是「活勞動」,確定無疑,那麼,購買現代化裝置、購買新技術的這部分剩餘勞動(資本),究竟是「活勞動」還是「死勞動」?這也是研究的重點。
矛盾的焦點集中在了「活勞動」與「死勞動」上。
運用我們前面闡述的「再勞動」理論進行分析,購買裝置、技術的這部分資本可以屬於「再勞動」範疇,它們參與了再生產以及新價值的創造。這從表面上看也許與馬克思原來想論述的觀點不太契合,但實質上,並不違背馬克思論證剩餘價值和剝削是如何產生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說,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新的歷史時期有了新的勞動要素的參與,研究新的勞動要素,並將剩餘價值定位更加準確。
3樓:丸糯
縱觀整個人類思想發展史,馬克思一生對人類思想作出了兩個最偉大的貢獻:一是揭示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是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發現了剩餘價值,在此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唯物史觀的發現是馬克思對人類思想史的一次劃時代的偉大貢獻。恩格斯把唯物史**作馬克思的「第乙個偉大發現」。列寧認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馬克思實現的哲學革命最主要的標誌、最核心的成果當然是唯物史觀,而唯物史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是他們的「共同見解」。馬克思、恩格斯對他們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首次表述是在寫於1845—2023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如恩格斯所說,正像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這一發現超越了以往一切社會歷史理論,確立了全新的社會歷史觀,一種前無古人的、科學的社會歷史解釋框架,在社會認識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義。在馬克思之前,從古希臘時期的德謨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唯物主義到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應該說唯物論已經發展到了人類思想的高峰;在馬克思之前,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已經發展到了人類思想的高峰。黑格爾是辯證法大師,但他的辯證法是裝在唯心主義框架裡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則是形上學的,而且在歷史觀上仍是唯心論的。
馬克思站在人類思想史的最高峰,把唯物主義與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歷史觀,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也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必然結果。與以往的唯心主義歷史觀相反,馬克思在考察社會歷史、尋找社會發展的真實動因時,不是從主觀意識、客觀精神、上帝、神意或抽象的人性出發,而是從現實的人及其活動出發,從現實的人的物質生活條件出發,從現實的人的生產活動實踐出發。在馬克思看來,「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是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乙個前提。
人們為了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為了生活,就必須進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物質生產是人類的第乙個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
追求生存發展需要滿足的物質生產活動,是人們的一切思想動機背後的、最深刻的物質根源。人們所從事的物質資料生產,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人類社會的經濟關係及其派生的政治關係、思想文化關係等一切社會關係,都是在物質生產基礎上建構起來的,並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必須從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經濟基礎出發來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來說明一切人類社會歷史現象。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它將唯心主義從社會歷史領域中徹底清除,從而徹底地解決了歷史觀領域唯心主義佔統治地位的狀況,實現了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與歷史觀上的唯物主義的統一,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徹底的和完備的唯物主義學說。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關係的批判以勞動價值理論為核心,批判的結果是形成了剩餘價值理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剩餘價值理論是借助於數學手段對早期異化勞動理論的經濟學論證。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乙個過程,勞動和勞動力是有區別的,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在市場購買了工人的勞動力,並付給工人相當於勞動力價值的工資,但是工人在勞動過程中付出的活勞動產生的新價值高於勞動力價值,二者之間的差額就是剩餘價值「。
勞動價值論以對工人工資的破解為契機,分析了在資本主義雇用勞動制度下,勞動力的價值與**的背離,背離的差價正是資本的利潤,它是超出於勞動**的價值部分,即剩餘價值。因此,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的利潤不是由總資本生成,馬克思將總資本分為不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只有可變資本(v)所帶來的剩餘勞動(m)才是利潤的真正**,可變資本和剩餘勞動的比例就是剩餘價值率。
在對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內在矛盾和外在矛盾的運動過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馬克思進而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分析資本的矛盾運動是開端,而資本的矛盾運動主要體現在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運動和資本轉化為剩餘價值的運動上。馬克思把商品二因素理論運用於對資本主義經濟中勞動力商品的分析上,說明了勞動力作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樣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因素,只不過勞動力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從而是由「維持勞動力佔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而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所具有的特殊性則在於,它不僅能夠創造價值,而且能夠創造出比勞動力商品價值更大的價值。
勞動力的使用所創造的價值和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兩個不等的量,它們之間的差額就是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餘價值。馬克思在這一矛盾運動的分析中揭示了剩餘價值的**。
馬克思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矛盾運動。馬克思把勞動二重性理論運用於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分析,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實質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作為勞動過程,工人的具體勞動轉移生產資料的價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作為價值增值過程,工人的抽象勞動一方面創造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為資本家創造了剩餘價值。
馬克思把勞動二重性理論運用於對資本的劃分,說明了資本可以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馬克思對資本不同部分在價值增值過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剩餘價值的真正**,從而為考察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馬克思深入考察了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統一。
以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這一歷史發展為主線,馬克思考察了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向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轉化的歷史過程。與此相適應,勞動對資本的隸屬關係也由形式上的隸屬轉向實際隸屬。勞動對資本的實際隸屬標誌著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已進入它的成熟階段。
馬克思的這一分析已經預示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崩潰的內在的必然性。
正因為有了剩餘價值論,馬克思才發現了資本的秘密,才揭示了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內在矛盾和經濟危機。迄今為止的資本主義發展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唯物史觀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給予人類特別是給予無產階級的偉大的認識工具。唯物史觀的創立和運用,既使剩餘價值真正成為揭開資本主義生產奧秘,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和滅亡規律的理論,也通過剩餘價值理論的創立和闡述使自身的科學性得到了充分的論證。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作為馬克思一生中兩大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兩塊基石,正是在這兩塊基石之上,馬克思徹底解決了空想社會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形成了對社會主義的科學認識。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從這個意義上說,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理論的結合給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提供了重要啟示。
馬克思兩大發現的意義馬克思兩大發現其意義
馬克思一生兩大發現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 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一生兩大發現之一,而且是第一個偉大的發現,正是通過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科學全面 徹底地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從而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實現了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所實現的哲學變革的關鍵。揭示了...
馬克思的偉大精神是什麼,馬克思和恩格斯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馬克思創立的廣為bai 人知的du哲學思想為歷史唯 zhi物主義,其最大的 dao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回發展。馬克答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 資本論 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 政治經濟學批判 馬克思認為,這是 政治經濟學原理 的東西,這是 精髓 後來人可以在...
請問一下馬克思所說的人的兩個尺度是指的什麼?先謝謝了
馬克思在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中曾說過 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乙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物件上去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我理解,馬克思在這裡談了兩個方面的意思 其一,動物只能按照它所屬的那個 物種的尺度 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