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老夫
孝心是對雙親長輩孝敬的心意,是中國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孝心被稱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到現在概念已經完全變化了,這個詞誰都可以用,有各式各樣的解讀,但結果各有不同,你說呢?
2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孝道是關於孝的倫理道德觀念,規範以及孝的行為方式的總稱,它涉及的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關係處理問題。傳統「孝道」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乙個從自發、自覺到強化、定型的過程。中國傳統孝道的基本內容包括物質贍養、精神賠養與祭祖思親,光
大宗門三個方面。傳統孝道的本質是愛,是對父母之善的回報,是對血緣家庭關係的維護。隨著歷史的發展,孝道超越了個體家庭生命延傳的價值,成為子女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在家庭血脈延傳中的實現。
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原本是家庭道德規範的「孝道」不僅越出血親家庭的範圍,推廣到家族親戚之間以及社會,而且,擴大成社會道德規範。孝的本質的擴充套件可分為價值性擴充套件,社會性擴充套件與政治性擴充套件三個方面。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孝道」作為中國的傳統道德,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經歷代統治者的補充,加工,深化以及不同程度、各有側重的宣揚和提倡,它的內容龐雜,優劣並存。傳統孝道的歷史價值在於:1、在漫長的古代社會歷史發展中,它對於保持家庭的和睦團結,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①、傳統孝道有利於調整封建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②、孝道作為人類內發而至誠的愛的情感,為中國古代社會人際關係的莫定了倫理精神基礎和實踐起點;③、立身」之孝引發憂世的情懷,報親揚名之考成為孝子忠君愛國的動力。2、傳統孝道對中國社會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培育了中國人的優秀人格特質。如:
仁愛孰厚,守禮溫順,愛好和平等。然而,傳統孝道是個優弊共存的「雜揉體」。也有其不足之處。
①、傳統孝道中父母天賦權威,造成的父母子女間人格不平等,後來又被統治者利用和極端化,從而造成中國人的保守與奴性性格。②、傳統孝道中血緣優先意識,使得父子關係超越於法律的現象時有發生。③、傳統孝道中「孝感」迷信與「愚孝」觀念與科學精神相違背。
對於傳統孝道,我們應採取一種批判繼承的態度。
在古代孝道思想中,從孝敬父母這個核心出發,在家庭內部推及孝敬一切長輩,尊老愛幼、夫妻和諧、兄弟和睦;在家庭外部,推及尊敬一切長者、愛護一切幼者、愛鄉、愛國等觀念,都是傳統孝道的精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吸取傳統孝道中的精華部分,去其糟粕,並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形成社會主義新的道德規範。傳統孝道中的精華部分,在當代社會仍有其重要價值。
其倫理價值在於:①、傳統孝道精華部分是形成現代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價值淵源,有利於和睦社會風尚;②、孝道的培養與實踐是提高當代人道德素質的起點之一;③、『侖有利於培養合作精神,克服利己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氾濫。其政治價值在於:
它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興旺,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有助於發揚愛國主義。其哲學價值在於:傳統孝道精華部分有著珍視生命價值的哲學意義。
它體現了中國人珍視現世有限生命的哲學意識。不僅善事父母,而且重視父母及自身的現實生命並力求加以保護。總之,傳統孝道思想不僅僅是乙個倫理觀念,實際上也深刻地影響
了我國政治、文化、思想走向。在21世紀中華民族文化程序中,傳統孝道經過批判繼承,仍將發揮其積極作用。論傳統孝道及其現代價值傳統孝道是關於孝的倫理道德觀念、規範以及孝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它涉及的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關係處理問題。對古代傳統孝道的研究,古代思想家、學者早己經進行,近代人也給予相當的關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許多在海外與港台的學者圍繞孝道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現代轉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學術進展。
80年代至今,在傳統孝道研究方面,更是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百餘篇**發表,有近20本專著出版(見後附《**論著目錄》)。綜觀這些**論著對孝道的產生、發展演變、意蘊、性質、作用、地位、影響、批判繼承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多學科、多角度、多層面的深廣研究。但對傳統孝道精華部分的現代價值,卻還有需要深入挖掘。
傳統孝道精華部分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將就此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奠基於傳統孝道之上的社會,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傳統孝道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傳統孝道及其精華部分的現代價值為研究物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我國傳統孝道的內容、本質、特點的辨證分析,指出傳統孝道中的精華部分對於我國當代社會有著重要的倫理價值、政治價值與哲學價值。
一、傳統孝道的基本內容與本質
(一)、傳統孝道的基本內容
傳統孝道的內容十分豐富,有人將其歸納為15個方面:1、敬愛雙親;2、順從雙親;3、諫親以理;4、事親以禮;5、繼承志業;6、顯親揚名;7、思慕親情;8、娛親以道;9、使親無憂;10、隨侍在側;11、奉養雙親(養體與養志);12、愛護自己;13、為親留後;、14、葬之以禮;15、祀之以禮。』有人認為以上可概括為三點:
一是經濟奉養;二是精神贍養:三是祭祖思親,光大宗門。2有人認為孝道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1、養親二即子女對父母的奉養,它又包括四點內容:①子
女對父母應負責贍養。②盡力為父母做事,滿足父母的需求。③守侯在父母身邊。
④關心父母身體健康。2、尊親:要在人格上對其尊重,思想上令其滿足,使父母健康長壽。
3、遵親:子女只是對父母奉養還不夠,還要積極地順從他們的意願。4、禮親:
要求對父母的奉養符合周禮。5、光親:主張入世治國,流芳一百世。
主張乙個人要在社會上建立功業,以
光宗耀祖。3有人認為:善事父母的規範大致可分為事生與事死兩個方面。
其中事生包括二方面:1、養親敬親:2、居常以禮、侍疾以憂;3、行之以順,諫之以理。
事死包括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以及繼志述事、大孝終身慕父母三方面。4有人認為孝道內容包括事生與事死兩個方面。其中事生包括養、敬、憂、諫四個方面,事死則包括儉、哀與不違三個方面。
』有的研究者則以孝的兩重性及現代價值判斷標準來概括孝的內容,認為從孝道的負面社會價值角度看,孝有以下含義:1、「無違」即孝;2、父子相隱;3、「父母在,不遠遊」;4、「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夕;5、「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6、厚葬久喪;7、「孝感」迷信與「愚孝」觀念。其積極正面價值則包括:
1、贍養父母;2、敬親尊親;3、諫爭即孝;4、尊老;5、將孝親與濟國救民結合起來。』
綜合以上學者的研究,本文把中國傳統孝道的基本內容概括為物質贍養、精神贍養與祭祖思親,光大宗門三個方面。1、物質贍養物質贍養,是指子女在吃、穿、住、行等方面滿足父母的物質生活需求。作為子女,應該使父母吃飽穿暖,衣食無憂。
孔子說:「用天之
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2即作為普通老百姓,要勤其四肢,按時勞作,易其田疇,樹桑養畜,生產出足夠的物質財富,以保證父母生活能夠達到溫飽而作為仕人,應該入仕,可以不擇官而仕,用其傣祿供奉雙親,為父母的物質生活提供保障。
2、精神贍養傳統孝道認為作為子女,不僅要從物質方面給予父母衣食供奉,更要重視精神贍養。子女對父母的精神贍養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關心父母的精神生活,經常與老人進行精神交流,多從精神方面給予父母以慰籍與關心。
《禮記•曲禮》中要求子女做到「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父母身體不好時,子女尤其要盡心侍奉、關心父母。「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3後來的二程還提出了「知醫為孝」的思想認為「病臥在床,委之庸醫,比於不慈不孝。事親者,亦不可不知醫。」『另外,父母上了年紀後會有孤獨感,子女有條件的話應常陪伴在父母身邊,給予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這種精神土的安慰也正是年邁的父母心靈深處所最為期望的)②、一子女要尊敬父母,包括尊敬父母的人格,尊敬父母的意見,做使父母高興的事情,使其心情愉快。
子女如果在奉養中不尊敬父母的人格,對父母沒有敬心,那麼即使能給父母提供山珍海味,也不會被認為是真正的孝。換句話說:真正的「孝」應該在物質贍養的基礎之上更上一層樓,達到「敬」。
孔子強調要以敬的態度贍養父母,關心父母的健康,以敬愛的心情與和顏悅色的態度對待父母。他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敬並不是很容易的事,《禮記•祭
義》認為:「養可能也,敬為難。」孔子也認為:
「色難」。2子女還應尊重父母的意見,即使父母的意見有不對的地方,也不要當面指責他們,以免傷父母的心。另外,子女應做讓父母高興的事情,讓父母心情愉快。
③、子女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並且不做令父母為自己擔心的事。《孝經》中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3作為子女,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持健康的體魄,就是對父母的孝敬。
一則可憑藉自己的健康來贍養父母,另一方面,可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減少父母的精神壓力,這本身就是孝。子女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還表現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4以及「父母唯其疾之憂」5子女如果有恙,父母會很擔心,所以子女要保持健康的體魄,以免父母掛念。
3、祭祖思親,光大宗門中國古人特別重視喪禮和祭禮,講究「慎終追遠」。古人認為喪禮和祭禮不僅能表達生者對己故的先人的追憶,如《尚書•文侯之命》中之「追孝於前人」,《論語》中說:「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而且,它們亦能體現人子的孝心,表示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荀子說:「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其在君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川當今學者李澤厚先生總結說:
「追懷死者的喪葬禮儀,都具有此種情感兼理知的重要功能。」2此外,喪葬之禮還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曾子說: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子還曾講「孝之於親也,生則有義以輔之、死則哀以在焉,祭祀則往之,以敬如此,而成於孝子也。」『在傳統孝道思想中,還強調娶妻生子以延續香火是孝子必盡的責任。
視「無後」為最大的不孝。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5這種思想在今天來看是錯誤的,應該受到批判。傳統孝道不僅要求子女對父母盡奉養義務,而且要求他們立德,儀言,立功,以達到「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6的目的。光宗耀祖,光大宗門是傳統孝道的乙個很重要的內容。
古人認為:「揚名顯親,孝之至也。』,7在古代社會中,父母的權威,家族的門第,都可成為子女的庇蔭之所,個體隨即就賦有延續、光大門庭的使命。
子女若無權勢、門第可以依靠,那麼子女就肩負著實現父母理想的重任,振興家門,昇揚門第就成為子女崇高而艱難的責任。
(二)、傳統孝道的本質及其擴充套件
1、傳統孝道的本質
傳統孝道的本質是愛。孝首先是子女對父母的愛。每個人都是由父母孕育而生,因父母
的精心養育和照顧而長大,這種生命創造與養育的客觀事實,使人類產生了發自天性的對父母的愛。血緣關係和父母的養育以及親密的交往等等都使這種愛更為真誠、自然、強烈。因此,愛父母是孝道的內在精神動力,孝道產生於愛的自然親情,傳統孝道的本質是愛。
這種愛是對父母的無私的愛,是對父母之善的回報,是對血緣家庭關係的維護,是人類種姓持續發展的自然性和社會性保障,因而也是人類發展的一種天然性動因。孝的發展是由父母呵護、關愛的天倫之樂演變為歸附、體恤父母的和諧之美。這是人類生命流程的美,孝是流動美的體現,而且恰恰也是人類特有的美。
』2、傳統孝道的本質的內涵與擴充套件
孝一經產生就包含著兩種責任之「愛」,即後輩對活著的前輩的敬愛的責任和對己逝的前輩的祭祀的責任。這是傳統孝道本質的基本內涵。而傳統孝道的本質的擴充套件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①、價值性擴充套件—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愛作為孝道的本質,首先是從愛親開始的。愛親雖然起源於個體家庭的血脈延傳,但在以後的歷史中,孝可能會超越個體家庭生命延傳的價值,成為子女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在家庭血脈延傳中的實現。
作為了女,奉養父母,
盡自己的贍養義務,是個人價值的表現;而奉養父母,要遵守國法,並在光宗耀祖,顯親揚名的目標激勵下奮發進取,立身行事。這既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同時也是社會價值實現、
②、社會性擴充套件—家族與社會。在歷史和現實之中,孝並不侷限在對待父母身上,而是可以推廣擴大到家族親戚之間以及社會,孔子提出「睦和於父母之黨,可謂孝矣。」』根據《孟子.
梁惠王上》所載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思想,應當由尊敬自己的父母擴大到尊敬社會上的所有長者,從而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用同樣的感情去敬愛別人的父母。在《孝經》中曾提到過:「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這與《論語•學而》篇所說的「**入則仕,出則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一脈相通的。』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原本是家庭道德規範的「孝道」不僅越出血親家庭的範圍,推廣到家族親戚之間以及社會,而且,擴大成社會道德規範。「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
』,而《孝經•開宗明義章》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合睦,上下無怨。」一語道出了《孝經》宣揚孝道的目的是為了治理天下和把「孝」作為建_立良好社會秩序的指導思想。
③、政治性擴一展—移孝作忠。《尚書•蔡叔之命》中說:「爾尚蓋前人之衍,惟忠惟孝。
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周公囚蔡叔,成王封蔡叔之子蔡仲,告誡他用力彌補前人的過失,思忠思孝,為後代立下榜樣。這裡已將「忠」與「孝」相聯絡。
「後來,以孝為本的倫理綱常,不僅溝通了家和國的關係,形成了在政治結構上,家庭是國家的縮影,國家是家庭擴大的格局,而且在社會理念形成了君代表國的概念,使古代人民的種種愛國行動往往通過忠君來體現,這樣在情感基調上也就使孝和忠統一了起來,孝成為忠的基礎,忠則是孝的延伸。「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弟,故順可移於長」,從而有效地將孝於宗族長輩的家庭倫理情感轉化成為忠於國家朝廷的政治觀念。
什麼是孝心,怎樣體現孝心,什麼是孝順,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可以提到 二十四孝圖 來闡述這個道理,孝心是應該的,但不可盲從!什麼是孝順,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孝順呢?孝順的含義有很多,從經濟到精神都有。但現代孝順並不等於就是買些東西,吃頓飯之類,更需要的是發自內心對父母的關愛。也許只是幫老人梳梳頭,或許只是捏捏父母的肩,甚至只是一聲問候,但這份心意會讓父母和子女都...
佛家形容孝心的語句,讚美「孝心」的句子有哪些?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讚美 孝心 的句子有哪些?描寫孝心的句子 描寫孝的好詞好句 1 大孝無痕。有一種愛,很小。孝,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愛在細微處,一杯水 一張相 乙個 乙個叮嚀 便是生活裡點滴愛的流淌 孝,貴在恆,敬茶九九茶意濃,理髮廿載情更醇,愛...
表達孝心的詩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餘溫.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 為政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